|
1
|
作为方法和范式的注解——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片论 |
鲍国华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2
|
在经典性和历史性之间的鲁迅研究——以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为中心 |
袁盛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3
|
鲁迅新诗创作中的叙事与抒情——从早期白话诗到散文诗集《野草》 |
姜玉琴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野草》:鲁迅的生命之维 |
张金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摩罗”复现和“心声”再起——鲁迅早期的诗歌经验与《野草》的写作 |
宋夜雨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童年经验与《野草》创作心理机制 |
胡鸣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影响与超越——鲁迅《野草》与屠格涅夫散文诗比较论 |
卢洪涛
公炎冰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
8
|
论鲁迅《野草》的解构主义倾向 |
杨学民
靳新来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4 |
3
|
|
|
9
|
关于鲁迅《野草》的几个意象的解析(二) |
李玉明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10
|
论鲁迅《野草》的怀疑精神 |
李玉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
11
|
鲁迅《野草·求乞者》考论 |
张洁宇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
12
|
都市视角下的鲁迅《野草》重释 |
张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13
|
《野草》:鲁迅精神现象的诗学书写 |
雷世文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14
|
“温故知新”:透过《自言自语》及“过去”的视角重读鲁迅的《野草》——献给亡友冯铁教授 |
寇志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5
|
鲁迅《野草》的现代主义因素探析 |
宾恩海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16
|
鲁迅《〈野草〉题辞》破解 |
胡尹强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2 |
3
|
|
|
17
|
启蒙与焦虑:鲁迅《野草》主题解析 |
史修永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8
|
“落花”与“野草”——龚自珍与鲁迅之生命意象比较研究 |
朱奇志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19
|
谈谈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 |
孙玉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20
|
鲁迅《野草》重释(其一) |
李玉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