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拓跋鲜卑南迁匈奴故地时间和契机考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曹永年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79-84,共6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魏书·序纪》云: 献皇帝讳阾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曰:“此土荒遐,未足以建都邑,宜复徙居。”帝时年衰老,乃以位授子。 圣武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于是欲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 这是现存关于拓跋鲜卑第二次南迁的唯一的一条历史记载。这条出诸“人相传授”的史料,极为简略,拓跋部南迁匈奴故地的许多重要情况都是迷离恍忽,看不清楚。1980年嘎仙洞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李敞石刻祝辞的发现,宣帝率众“南迁大泽,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之大泽为呼伦池,已可成为定论;但,第二推寅(阾)——诘汾南迁的时间,契机等,还有待索隐考订,才能求得近似的了解。
-
关键词
匈奴故地
拓跋鲜卑
拓跋部
《魏书·序纪》
神人
公元
《魏书》
乌桓
夫余
后汉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新唐书》陇西李氏敦煌房辨疑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张书城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5-121,189,共8页
-
文摘
《新唐书》陇西李氏敦煌房辨疑张书城《新唐书》卷72上《表》第12上《宰相世系》2上历述陇西李氏各房世系之后结语:陇西李氏定著四房:其一曰武阳,二曰姑臧,三曰敦煌,四曰丹阳。据此看《世系表》就会发现其中有这么几个问题:第一,《表》中对武阳、姑臧、丹阳三...
-
关键词
敦煌
《新唐书》
鲜卑拓跋部
李陵
拓跋氏
拓跋鲜卑
陇西
太武帝
匈奴
《魏书·序纪》
-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论拓跋鲜卑南迁及其氏族制度解体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陈启汉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36-43,共8页
-
文摘
一、在大鲜卑山阶段拓跋鲜卑族最早的居地大鲜卑山,这个久议未决几乎无望证实的历史问题,自拓跋鲜卑“石室”的发现得到了证实.大鲜卑山是在今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东麓嘎仙洞一带的山地.相传当时还生活在森林里的拓跋鲜卑祖先,据“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以“射猎为业”,兼事“畜牧”,在“幽都之北,广漠之野”迁徙不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也没有文字,遇事则“刻木纪契而已”.(以上引文均见《魏书·序纪》卷1.以下引文同)传说所展示出来的完全是一幅原始社会的生活图景.
-
关键词
拓跋鲜卑
氏族制度
部落联盟
拓跋部
《魏书》
酋长
匈奴故地
《魏书·序纪》
乌桓
拓跋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析北魏官制中的八座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冯君实
-
出处
《史学集刊》
1982年第4期19-24,共6页
-
文摘
北魏的官制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胡汉杂糅,新旧交替,废置无常,因此极为混乱。虽然前人对北魏官制曾做过整理,但对北魏官制中的“八座”,则未予注意。其实八座在北魏中央政权机构中地位极为重要。
-
关键词
北魏
官制
试析
政权机构
地位极
胡汉
新旧
拓跋部
部落联盟
《魏书·序纪》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