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巧合与缝隙:《驿路梨花》的叙述困境及其突围
1
作者 胡馨元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58,共4页
《驿路梨花》通过设置悬念使情节一波三折,这一结构特点诱发叙述困境。小说在层层巧合中推进,过度巧合难免令人生疑;同时,内聚焦视角存在视野限制,小说的三重视角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局限性,因而产生了叙述缝隙。为了集中展现人性之美,叙... 《驿路梨花》通过设置悬念使情节一波三折,这一结构特点诱发叙述困境。小说在层层巧合中推进,过度巧合难免令人生疑;同时,内聚焦视角存在视野限制,小说的三重视角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局限性,因而产生了叙述缝隙。为了集中展现人性之美,叙述者借助文本内外相合弱化过度巧合,通过转换叙述视角弥合叙述缝隙,从而减轻了特殊情节结构造成的叙事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焦视角 非聚焦视角 情节 视角转换 《驿路梨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蔽与凸显:《驿路梨花》的叙事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蒋祖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6-59,共4页
学习《驿路梨花》,大家都比较关注雷锋精神的传递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这当然不错,但我们还要关注小说的叙事选择,即小说叙述中哪些被有意遮蔽,哪些又被凸显强化,这样才能与作家作品实现近距离的沟通与交流,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写... 学习《驿路梨花》,大家都比较关注雷锋精神的传递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这当然不错,但我们还要关注小说的叙事选择,即小说叙述中哪些被有意遮蔽,哪些又被凸显强化,这样才能与作家作品实现近距离的沟通与交流,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写作意旨。从词语的反复与强化、人物的塑造与安排、劳作的虚化和强调、时代的暗示与提醒等角度,探究作家叙事选择的匠心,由细微处深度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从而提升小说阅读素养和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蔽 凸显 《驿路梨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教学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培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31,共6页
《驿路梨花》是军旅作家彭荆风先生1977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短篇小说。这是他在特殊年代经历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折磨,重新舒展开写作的双翼后,情不自禁的抒发,表达了对在云南边地与朴实、纯洁的少数民族人民诚挚相处时光的怀念及对... 《驿路梨花》是军旅作家彭荆风先生1977年发表于《光明日报》的短篇小说。这是他在特殊年代经历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折磨,重新舒展开写作的双翼后,情不自禁的抒发,表达了对在云南边地与朴实、纯洁的少数民族人民诚挚相处时光的怀念及对美好未来的呼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驿路梨花》 教学思考 《光明日报》 短篇小说 军旅作家 少数民族 彭荆风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3,共3页
【教学目标】1.略读文章,整体感知全文;分析曲折情节,理解文章层层设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2.细读文章,理解“驿路梨花”含义,把握弘扬互帮互助精神与淳朴民风的主旨。一、导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我们初识了“略读”的... 【教学目标】1.略读文章,整体感知全文;分析曲折情节,理解文章层层设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2.细读文章,理解“驿路梨花”含义,把握弘扬互帮互助精神与淳朴民风的主旨。一、导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课,我们初识了“略读”的读书方法,这也是本单元学习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驿路梨花》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 互助精神 读书方法 学习重点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驿路梨花》的教学
5
作者 王为民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3期40-42,共3页
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文情并发的散文佳作。它通过“我”在哀牢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作,赞颂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时代特征——雷锋精神大发扬,“毛泽东思想代代相传”。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如何对初一学生讲授此文... 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文情并发的散文佳作。它通过“我”在哀牢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作,赞颂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时代特征——雷锋精神大发扬,“毛泽东思想代代相传”。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如何对初一学生讲授此文,我提出两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引导学生把握散文的结构 凡是优秀的散文,部非常讲究结构艺术。散文职材最广泛,表现手法最灵活,因此,结构灵活多样,变化无穷。《驿路梨花》这篇散文也不例外。在教学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驿路梨花》 小茅屋 哀牢山 教学 散文 小姑娘 雷锋精神 初一学生 变化无穷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用“五四三二一”教《驿路梨花》
6
作者 胡和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小茅屋 《驿路梨花》 艺术技巧 人物群像 思想内容 主题思想 安排顺序 解放军 教学任务 自然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驿路梨花》没有插叙——兼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商榷
7
作者 靳良轩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1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驿路梨花》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 插叙 初中语文 设置悬念 学生阅读 人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驿路梨花》板书设计荟萃
8
作者 郝忠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37,共2页
去年山东省青年教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举行了一次课堂教学板书设计大赛 ,优秀作品已汇编成书 ,即将出版 ,这是其中的一组板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板书历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它传达给学生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内容。人类对生... 去年山东省青年教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举行了一次课堂教学板书设计大赛 ,优秀作品已汇编成书 ,即将出版 ,这是其中的一组板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板书历来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它传达给学生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内容。人类对生活、生产、斗争知识的教授 ,从最初的口耳相传 ,到后来的甲骨卜辞、山岩壁画 ,直至后来真正意义上的黑板、多媒体 ,多多少少能够看出“板书”演变的痕迹。现在虽然有了先进的电教手段 ,但作为与教学内容血肉相连的一部分 ,板书仍然不能废弃 ,如何用好它 ,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板书设计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是施教者个性魅力的独特折射。正如我们大力倡导的语文创新教育 ,板书设计亦不可能有“标准答案” ,不可能是一个模子一统天下。繁的厚重 ,简的明快 ,各有千秋。希望这些多姿多彩的板书设计 ,能开启老师们的思路 ,对形成各自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驿路梨花》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
全文增补中
从“教课文”到“教阅读”
9
作者 王漫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7,共7页
“教课文”,是把具体课文教明白;“教阅读”,是以课文为载体,着意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二者不是对立关系,但焦点有所不同。语文阅读教学应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略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教才能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呢?... “教课文”,是把具体课文教明白;“教阅读”,是以课文为载体,着意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二者不是对立关系,但焦点有所不同。语文阅读教学应从“教课文”走向“教阅读”。略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教才能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呢?教师需准确把握略读的要求及学情,让学生成为略读的主体,同时略读技能的提高需要长期系统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课文 教阅读 精读 略读 《驿路梨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意”不忘“言”
10
作者 任海霞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64,共1页
常凯老师的《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准确抓住并凸显了“言语形式”这一学科教学的“牛鼻子”。在阅读教学中,重“内容”轻“形式”,一直占据着语文学科教学相当显著的位置。具体到语文学科,“言语形式”难道真的仅仅... 常凯老师的《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准确抓住并凸显了“言语形式”这一学科教学的“牛鼻子”。在阅读教学中,重“内容”轻“形式”,一直占据着语文学科教学相当显著的位置。具体到语文学科,“言语形式”难道真的仅仅只是受“内容”决定着、支配着的附庸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 “意” 《驿路梨花》 学科教学 言语形式 语文学科 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中应把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结合起来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浩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5,共1页
精彩的语文教学,一定是把学生的垂直思考和水平思考结合得非常好的教学。常凯老师关于《驿路梨花》的教学设计非常明晰地体现了这一特征,可以想见这节课上,学生思维流量的丰富和教师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垂直 《驿路梨花》 学生思维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 老师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说读写宜并重
12
作者 陈利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0年第S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听说读写 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 语文能力 集中注意力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素质教 创造性发展 《驿路梨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堂结构美探讨
13
作者 颜以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99年第4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结构美 课堂教学语言 形象美 语文教学过程 《驿路梨花》 语文教师 人文性 文章思 语文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势利导巧妙组材──介绍指导修改《写“福”字》的做法和体会
14
作者 孙章埂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3-46,共4页
因势利导巧妙组材──介绍指导修改《写“福”字》的做法和体会安徽合肥三十中学孙章埂构思是否新颖,组材是否巧妙,是衡量一篇习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新颖的构思,巧妙的组材,能使记叙文波澜起伏,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从而达到真实感... 因势利导巧妙组材──介绍指导修改《写“福”字》的做法和体会安徽合肥三十中学孙章埂构思是否新颖,组材是否巧妙,是衡量一篇习作好坏的重要标准。新颖的构思,巧妙的组材,能使记叙文波澜起伏,悬念迭出,引人入胜,从而达到真实感人的艺术效果。如何因势利导。循循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 指导修改 收录机 小茅屋 “双拥” 《驿路梨花》 共产党 构思新颖 做法和体会 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