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马贩子米歇尔·戈哈斯》中的吉普赛妇人及其预言
1
作者 李依昂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2期28-30,共3页
作为克莱斯特中篇小说的代表作,《马贩子米歇尔·戈哈斯》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性。该小说受启蒙运动影响颇深,带有克莱斯特写作一贯具有的现代性,却在故事中安排了吉普赛妇人及预言纸条的情节,并以之作为小说后半部分的线索。本... 作为克莱斯特中篇小说的代表作,《马贩子米歇尔·戈哈斯》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性。该小说受启蒙运动影响颇深,带有克莱斯特写作一贯具有的现代性,却在故事中安排了吉普赛妇人及预言纸条的情节,并以之作为小说后半部分的线索。本文通过分析吉普赛妇人及其预言的作用,探究此线索虽推动情节发展却并未改变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克莱斯特采取古希腊戏剧中“机械降神”的手段叙事以弥补小说不可调和的矛盾,并借“虚构的权威”展现了预言之下个体的自由意志,揭露了现实中国家机器的强权与虚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莱斯特 《马贩子米歇尔·戈哈斯》 机械降神 预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贩子的女儿》中的自然主义倾向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淑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的自然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人是受生理本能驱使的动物;人的命运是由环境决定的;追求叙述的客观性。劳伦斯是一个受自然主义影响的现代主义作家,他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了资本主义工业文...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的自然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人是受生理本能驱使的动物;人的命运是由环境决定的;追求叙述的客观性。劳伦斯是一个受自然主义影响的现代主义作家,他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索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冷漠,阐明了人类只有摆脱工业文明,回归自然和本性,才能建立一种全新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贩子的女儿》 自然主义倾向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贩子的女儿》:一个关于诱惑的故事(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静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4期257-258,共2页
人们从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通常都能解读出爱情具有一种拯救性的力量。然而这种理解忽略了这篇小说的标题。它也是一个关于诱惑的故事。梅布尔,这个马贩子的女儿,发掘了自已作为女性的一种力量并且很好的使用了它,从而... 人们从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中通常都能解读出爱情具有一种拯救性的力量。然而这种理解忽略了这篇小说的标题。它也是一个关于诱惑的故事。梅布尔,这个马贩子的女儿,发掘了自已作为女性的一种力量并且很好的使用了它,从而让自己得到了一个丈夫。该文首先从小说的标题入手,继而谈论梅布尔所面临的困境来一步步地揭示她使用的计谋。她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自杀,而后被弗雷格医生所救。她挑选了他,认为她是自己丈夫的合适人选,然后施展了浑身解数去诱惑他与她结婚。最终弗雷格医生爱上了她并承诺与她结婚。事实上他们彼此需要对方。他们两人都作了一桩不错的买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贩子 诱惑 计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贩子的女儿》语篇衔接的分析
4
作者 杜娟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3年第11期16-17,共2页
《马贩子的女儿》是英国小说家大卫·劳伦斯的精彩短片小说之一。本文作者将从语篇衔接分析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从而探索出小说的主题,达到利于读者更好地利用语篇衔接分析品读其他文学作品的目的。
关键词 《马贩子的女儿》 语篇衔接 衔接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贩子的女儿》中被凝视的“他者”的主体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月华 《海外英语》 2012年第3X期189-189,191,共2页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以描写男女两性关系而在文学界颇受争议。在其作品中,劳伦斯试图通过表述完美结合的两性来逃避工业化对人的异化。《马贩子的女儿》创作于1916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身心的创伤以及...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以描写男女两性关系而在文学界颇受争议。在其作品中,劳伦斯试图通过表述完美结合的两性来逃避工业化对人的异化。《马贩子的女儿》创作于1916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身心的创伤以及工业革命洪荒时代的到来使人性处于被压抑的境况。国内学者大都把研究目光集中在其中的意象极其心理分析层面,该文试图从男权凝视进行解读,探讨梅布尔从没落,死亡到重生,在男权凝视下血性意识的觉醒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视 马贩子的女儿 他者 劳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贩子的女儿》的会话分析
6
作者 丁宁 曹荣平 《现代语文》 2021年第2期81-86,共6页
《马贩子的女儿》看似是一个死亡—重生的拯救故事,女主人公玛波却在结尾时变得退缩懦弱。这一奇怪的结局成为许多读者心中的疑问,却一直未得到合理的解释。小说中,对话占据了一半的篇幅,应是全面解读人物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关键,而很少... 《马贩子的女儿》看似是一个死亡—重生的拯救故事,女主人公玛波却在结尾时变得退缩懦弱。这一奇怪的结局成为许多读者心中的疑问,却一直未得到合理的解释。小说中,对话占据了一半的篇幅,应是全面解读人物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关键,而很少有人注意。基于语用学的会话分析,通过运用隐性话语策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玛波和三兄弟的话语策略,运用合作原则剖析医生的深层心理,并对传统解读中关于玛波形象的观点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贩子的女儿》 会话分析 隐性话语冲突 言语行为理论 合作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贩子的女儿》的心理空间阐释
7
作者 赵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4年第3期17-18,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D.H.劳伦斯的《马贩子的女儿》中的原型分析,发现作者巧妙地运用原型与小说人物构建认知心理空间,表现出当时社会两性的不平等,让读者通过阅读在心理空间中重构小说人物关系。
关键词 《马贩子的女儿》 原型 心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聊斋志异》的良商形象
8
作者 程美秀 《蒲松龄研究》 1999年第4期92-98,共7页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商人形象 明清小说 马贩子 异史氏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中国传统文化 《豆棚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