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新认识《马氏文通》助字卷的得失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珏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8,共12页
《马氏文通》问世130年来,学界对其助字卷的评价仅限于肯定和褒扬。本文从系统性角度发现,该书助字卷为上古语气词构建了聚合系统、功能系统和叠助系统,但也存在四个重要不足。一是错将汉语语气词等同于印欧语的动词形态的功能。二是不... 《马氏文通》问世130年来,学界对其助字卷的评价仅限于肯定和褒扬。本文从系统性角度发现,该书助字卷为上古语气词构建了聚合系统、功能系统和叠助系统,但也存在四个重要不足。一是错将汉语语气词等同于印欧语的动词形态的功能。二是不清楚字句应有语气的形式手段为何物。三是没有明确区分字句应有语气和助字所表语气,更未明确二者关系。四是仅将语气词的功能分为信疑两个范畴。这四个不足对古今语气词研究至今仍然具有不可小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助字卷 聚合系统 功能系统 叠助系统 四个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与日本广池《中国文法》——清末中日汉语文言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无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3-140,共8页
日本广池千九郎的《中国文法》晚出于《马氏文通》4年,并尝试对《马氏文通》进行学术批评。二者文言语法研究内容体例编排特点突出,语法理论体系各自有差异,但或多或少都与西方语法理论有关,同时也注意吸收中国传统训诂成果,尽管程度有... 日本广池千九郎的《中国文法》晚出于《马氏文通》4年,并尝试对《马氏文通》进行学术批评。二者文言语法研究内容体例编排特点突出,语法理论体系各自有差异,但或多或少都与西方语法理论有关,同时也注意吸收中国传统训诂成果,尽管程度有所不同。在语法研究方法上,二者划分词类皆以词义为标准,注意语法意义标准,同时也都考虑了汉语文言语法词类划分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与《马氏文通》一样,广池的比较法也有共时比较、历时比较、中英比较、中日英比较等几类,甚至比前者更为明显。《中国文法》和《马氏文通》文言语法研究理论体系的建立,对我国汉语文言语法和白话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功绩巨大,对当今文言语法研究也有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中国文法》 汉语文言语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收与创新——《马氏文通》介词和连词问题的研究给我们的启迪 被引量:3
3
作者 宋绍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1,共4页
这是本刊"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推出的第三组笔谈,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郭锡良先生的文章从戴震的"学有三难"入手,讨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指出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语言学传统,我们学习西... 这是本刊"中国语言学自主创新之路"学术讨论专栏推出的第三组笔谈,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郭锡良先生的文章从戴震的"学有三难"入手,讨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应取的态度,指出中国和西方各有自己的语言学传统,我们学习西方语言学,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理论方法,以用于我们的汉语和其他中国语言的研究实践,而不是邯郸学步,套用他们的教条和研究成果。宋绍年先生的文章点评了《马氏文通》对介词和连词问题的研究,指出马氏的句读理论是在吸收西方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自主创新,一方面马氏套用了西方语法的标准和结论,另一方面又能根据汉语的特点加以改造,马氏的做法给了我们重要启迪。崔彦博士的文章从"二等字与来母的关系"、"李方桂的二等介音"两个方面评述了上古二等r介音的研究成果,强调从谐声字不能为上古二等韵构拟带l-的复辅音声母,r介音的构拟是虚拟性的,都不是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汉语介词 连词 汉语语法 吸收 语法系统 句法结构 句子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之“读”的来源及流变 被引量:3
4
作者 邵霭吉 《语言科学》 200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马氏文通》的“读”是借鉴西方语法中的subordinate clause(从句)理论、翻用我国传统语文学术语而建立起来的汉语语法概念。《马氏文通》通过各种方法对传统语文学的“读”进行解释,进行组合改造,使之与从句趋同,同时还把汉语中一些... 《马氏文通》的“读”是借鉴西方语法中的subordinate clause(从句)理论、翻用我国传统语文学术语而建立起来的汉语语法概念。《马氏文通》通过各种方法对传统语文学的“读”进行解释,进行组合改造,使之与从句趋同,同时还把汉语中一些不同于从句的短语加以曲解,把它们划入“读”的范围之中。在《马氏文通》以后出版的汉语语法著作中,虽然很少使用“读”这一术语,但对《马氏文通》之“读”理论所揭示的汉语语法规律却继承了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从句 来源 去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马氏文通》的接读代字 被引量:2
5
作者 蔡英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文通》提出的接读代字这一概念 ,敏锐地把握住了古代汉语中某些代词的特殊功能 ,是很有见地的。但又存在着成员界定不严 ,论述以偏概全的缺陷。从汉语语法体系的总体格局出发 ,不宜让接读代字成为一个独立类别。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接读代字 古代汉语 代词 功能 语法 合理性 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氏文通》句读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子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2,共3页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①由此可见,句读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该书的重点,正名、字...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①由此可见,句读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该书的重点,正名、字类等内容都是为它作铺垫的。“句”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文通》 传统语言学 定式动词 主谓结构 句子 汉语语法 汉语的特点 主要动词 名词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与中国传统句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红梅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124,共4页
《马氏文通》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 ,有模仿拉丁语法的痕迹 ,与我国传统的语法研究也有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无论在词法方面还是在句法方面都有对传统成说的继承。它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法研究的不少精华 ,例如虚词、句读、语序... 《马氏文通》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 ,有模仿拉丁语法的痕迹 ,与我国传统的语法研究也有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无论在词法方面还是在句法方面都有对传统成说的继承。它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法研究的不少精华 ,例如虚词、句读、语序、省略等等。本文主要从句法方面探讨它与中国传统语法研究的关系 ,包括句读之学和省略、倒装之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马氏文通》 句法研究 语法学 句读学 汉语 省略 倒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句读之别”再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邵霭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83-87,共5页
《马氏文通》非常重视区别"读"和"句",反复进行论说,还先后对17个段落和3篇短文进行"读"和"句"的分析,示范"读""句"区别,很费了一番气力。后人批评《马氏文通》"读&q... 《马氏文通》非常重视区别"读"和"句",反复进行论说,还先后对17个段落和3篇短文进行"读"和"句"的分析,示范"读""句"区别,很费了一番气力。后人批评《马氏文通》"读""句"界限不清,其实只是一种误解。关键在于"读"与"句"在结构上相同,只在语气上有区别,而语气是不怎么容易分辨的。不过,仔细领会《马氏文通》区分"读"与"句"的理论,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清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对西方语法的模仿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玉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9-65,共7页
本文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研究了《马氏文通》对西方语法的模仿。指出《马氏文通》的语法框架是模仿西方语法而建立起来的;对具体问题的处理,也有不少模仿西方语法的地方。研究《马氏文通》对西方语法的模仿,对于... 本文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研究了《马氏文通》对西方语法的模仿。指出《马氏文通》的语法框架是模仿西方语法而建立起来的;对具体问题的处理,也有不少模仿西方语法的地方。研究《马氏文通》对西方语法的模仿,对于汉语语法学史、汉语语法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语法 模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接读代字”看《马氏文通》的历史局限
10
作者 刘永耕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3-99,共7页
本文论证了《马氏文通》“接读代字”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接读代字” 失误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的“两商之句”
11
作者 邵霭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7-119,共3页
《马氏文通》的"两商之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假设复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选择复句",有人认为它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复句",一种是"假设复句",其实,两商之句与假设复句是大不相同的,... 《马氏文通》的"两商之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假设复句",有人认为它相当于"选择复句",有人认为它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复句",一种是"假设复句",其实,两商之句与假设复句是大不相同的,与选择复句也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假设复句 “两商之句” 选择复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转词小议
12
作者 朱媞媞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2期43-45,共3页
转词是《马氏文通》所论的句读成分之一,是动字的一种连带成分。卷十“论句读”专门论述的四种句子成分依次为:起词、语词、止词、转词。转词在《文通》卷四论动字、卷七论介字中曾多次论及,但都是附带讲到。《史通》到卷十彖四才对转... 转词是《马氏文通》所论的句读成分之一,是动字的一种连带成分。卷十“论句读”专门论述的四种句子成分依次为:起词、语词、止词、转词。转词在《文通》卷四论动字、卷七论介字中曾多次论及,但都是附带讲到。《史通》到卷十彖四才对转词进行了专门论述本文拟对转词的用法与矛盾之处谈谈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转词 句读 用法 介字 古代汉语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马氏文通》的起词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剑宇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85-89,共5页
关键词 《马氏文通》 《文通》 大主语 “焉” “读” “有”字句 宾语前置 中国语法学 介词短语 动词谓语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坐动”“散动”说评议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烈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5期117-122,共5页
《马氏文通》“坐动”“散动”说评议卢烈红“坐动”、“散动”说是马氏动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有价值的部分。本文辨析马氏关于“坐动”、“散动”的定义,清理其矛盾,揭示这一学说的科学价值。在汉语语法学发展史上,《马氏... 《马氏文通》“坐动”“散动”说评议卢烈红“坐动”、“散动”说是马氏动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有价值的部分。本文辨析马氏关于“坐动”、“散动”的定义,清理其矛盾,揭示这一学说的科学价值。在汉语语法学发展史上,《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具有划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动 坐动 《马氏文通》 语法功能 主谓短语 《文通》 动词短语 介词宾语 动字 动宾短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状字质疑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松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理论著作。它规模宏大,引例丰富,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汉语的语言结构规律,基本反映了上古汉语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的语法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为我国语法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基...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理论著作。它规模宏大,引例丰富,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汉语的语言结构规律,基本反映了上古汉语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的语法研究揭开了新的一页,为我国语法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文通》的科学价值及历史意义是不可磨灭的。但由于《文通》是借鉴印欧语法体系的间架而建立起来的汉语文言语法,而又是草创之作。因此,必然存在着理论不周,模仿与创造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通》 静字 动字 字类 名字 《马氏文通》 句法功能 语言结构 句子成份 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法的摹仿和创新——谈《马氏文通》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锡伦 《汉语学习》 1985年第2期31-36,共6页
一 概说 1·0 我国的语法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了萌芽,但是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者关系来说,古人一般重视对字、词的音和义进行研究,而忽视对语法的研究,这是由汉语固有的特点决定的。随着训诂学的兴起和发展,前人在训... 一 概说 1·0 我国的语法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了萌芽,但是从语音、语义和语法三者关系来说,古人一般重视对字、词的音和义进行研究,而忽视对语法的研究,这是由汉语固有的特点决定的。随着训诂学的兴起和发展,前人在训诂实践中也描写了一些语法现象。特别到了清代,小学研究进入全盛时期,清代学者的一些训诂著作,如袁仁林的《虚字说》、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等,接触到并解释了较多的语法现象。不过应该指出,他们的这些语法研究的成果,仅仅是以解释语义为目的的训诂副产品,因而是不成体系的,不能描写出古代汉语语法的全貌。汉浯语法学直到《马氏文通》问世以后才建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印欧语 散动 静字 动字 表词 《文通》 汉语 偏次 主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研究的新收获——读王海棻《<马氏文通>与中国语法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之朗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38-40,共3页
汉语语法学的奠基石,我国第一部语法学专著《马氏文通》的出版至今已历九十余个春秋。九十余年来,该书对我国语法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启发并带动了语法学界对古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而对这部巨著本身的研究,从它出版以后的十几... 汉语语法学的奠基石,我国第一部语法学专著《马氏文通》的出版至今已历九十余个春秋。九十余年来,该书对我国语法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启发并带动了语法学界对古汉语、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而对这部巨著本身的研究,从它出版以后的十几年开始,直到现在,几乎是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从而成为汉语语法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马氏文通》研究的初期,曾先后出现过质疑派(陶奎,《【文通】质疑》)、刊误派(杨树达,《【马氏文通】刊误》)和文法革新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语法学史 语法学界 现代汉语语法 《文通》 语法体系 汉语语法学 中国文法论 比较文法 汉语语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氏文通》中的“状字”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荔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96-102,共7页
关键词 《马氏文通》 形容词 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 《文通》 汉语语法 句法功能 汉语词类 静字 语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文通》的“字无定类”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乃仲 《汉语学习》 1985年第6期28-30,共3页
《马氏文通》谈字类划分时,有“字无定类”这样的话。很多人把“字无定类”解为“词无定类”,比如孙玄常先生就说:……,《马氏文通》里面也难免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问题。比如对于词类,他主张“无定类”,说: 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 《马氏文通》谈字类划分时,有“字无定类”这样的话。很多人把“字无定类”解为“词无定类”,比如孙玄常先生就说:……,《马氏文通》里面也难免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问题。比如对于词类,他主张“无定类”,说: 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之文义何如耳。(9页)这个说法就是词无定类,…… 把“字无定类”解为“词无定类”,这实在是一个误解。 就《马氏文通》全书的内容看,不可能提出“词无定类”的主张。 《马氏文通》中有这样的话:“……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又“凡字之分类,与所以配用成句之式具在,明于此无不文从字顺。”试想,如果是主张“词无定类”,那么何以又谈“从其类”呢?何以又谈明“字之分类”呢?《马氏文通》还说:“字分九类,足类一切之字,无字无可归之类,亦类外无不归之字矣。”这就是说,凡字都有可归之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无定类 《马氏文通》 无定义 词类 动字 字类 “字” 分词 兼类 用成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氏文通》之“顿”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霭吉 《高校教育管理》 1999年第1期48-53,共6页
“顿”是《马氏文通》中的一个术语,它是一种语言片断实体,多数能分析为一个短语,但又与短语不完全相同。它是被小停顿隔开而形成的既非句又非读的语法单位。
关键词 《马氏文通》 “顿” 语法 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