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赞诺夫对马克思传的四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合传》评析
1
作者 贾向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6,共4页
梁赞诺夫为马克思传记的研究与出版做出了四大贡献:第一,首倡将马克思传记列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全集;第二,最早将马克思传记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与梅林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历史争论;第三,MEGA1的编辑出版为马克思传奠定坚实可靠的文献基础... 梁赞诺夫为马克思传记的研究与出版做出了四大贡献:第一,首倡将马克思传记列入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全集;第二,最早将马克思传记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与梅林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历史争论;第三,MEGA1的编辑出版为马克思传奠定坚实可靠的文献基础;第四,《马克思恩格斯合传》注重马克思恩格斯生活、思想、革命的世界历史背景介绍,是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生平思想的极好入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赞诺夫 马克思 MEGA1 《马克思恩格斯合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干扰节点定位方法的优化设计
2
作者 贾仁祥 单鸿涛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1-1518,共8页
为了维护无线传感网络的运行稳定性,设计一种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干扰定位优化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的方式,完成对无线传感网络入侵样本的取样,不再标记所有节点,实现对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对象的简洁标记。放弃入侵前阈值定义入侵等级的传统... 为了维护无线传感网络的运行稳定性,设计一种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干扰定位优化方法。通过粒子群算法的方式,完成对无线传感网络入侵样本的取样,不再标记所有节点,实现对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对象的简洁标记。放弃入侵前阈值定义入侵等级的传统思路,查询关键节点对象,并针对其定义攻击性判定Hash函数,联合相关攻击项,判定已标记对象入侵攻击等级。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实施入侵信息的拟合处理,根据无线传感网络划分条件,定位入侵攻击项,完成无线传感网络入侵干扰节点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定位偏差在0.5~0.1之间,字段检测长度与真实长度的数值比保持在99%以上,检测时间低于30 s。符合检测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性信息的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感网络 入侵干扰节点定位 粒子群算法 边界坐标 HASH函数 信息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合优化的多传感器测距误差残差补偿修正算法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璞 刘利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3-1787,共5页
在复杂环境下,多传感器协同测距过程,受信号强弱、传感器性能、光照的影响,测距过程存在一定误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测距误差补偿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多传感器信号分解成低频和高频信号,并对高频信号采取阈... 在复杂环境下,多传感器协同测距过程,受信号强弱、传感器性能、光照的影响,测距过程存在一定误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测距误差补偿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多传感器信号分解成低频和高频信号,并对高频信号采取阈值量化处理。将处理后的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重构,完成信号降噪。其次采用坐标投影法构建误差模型,并在模型中采用带有拟合优化的残差补偿法修正误差。最后将灰度重心算法与电荷耦合原理结合消除光斑,完成多传感器测距误差补偿。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算法的残差平均值在0.37附近波动、标准差平均值为0.42、信号采集误差平均值小于1 Hz,能够实现多传感器测距误差的准确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感网络 测距误差修正 线性拟 小波变换降噪 阈值量化 灰度重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点拟合的无线传感网络干扰约束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啸涛 周凯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9-313,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干扰约束会影响资源传输过程的网络运行稳定性与通信效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边界点拟合的无线传感网络干扰约束资源分配算法。利用信号传输特征获得传感器节点信号功率,分析节点实际方位和检测值的差异。利用差异值创建损失... 无线传感网络干扰约束会影响资源传输过程的网络运行稳定性与通信效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边界点拟合的无线传感网络干扰约束资源分配算法。利用信号传输特征获得传感器节点信号功率,分析节点实际方位和检测值的差异。利用差异值创建损失函数,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边界点补偿距离,定位干扰源位置。明确无线传感网络用户信道容量,计算用户接收机中各单位干扰能量传输的比特值,构建干扰约束模型。利用二维离散Henon映射系统初始化原始个体矩阵,使用并行遗传算法完成节点自适应迁移,实现资源分配全局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干扰约束资源分配的平均节点度为2.15,资源分配误码率平均值为0.2%,在实验次数为500时资源分配耗时为1.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感网络 资源分配 边界点拟 干扰约束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文献语境中知行关系的发生学研究——以《史记》“异代合传”为核心
5
作者 党艺峰 党大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164,共4页
本文以《史记》"异代合传"提供的文献语境考察知行关系这一中国思想史的核心命题的发生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思维特征。在古典文献语境中,知行之间借助言语实践这一媒介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了兼容知、言、行三种要素的逻辑结构,因... 本文以《史记》"异代合传"提供的文献语境考察知行关系这一中国思想史的核心命题的发生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思维特征。在古典文献语境中,知行之间借助言语实践这一媒介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了兼容知、言、行三种要素的逻辑结构,因此,知行关系超出认识论而同时成为政治哲学和修辞学命题,其政治哲学内涵即司马迁所谓的发愤言志。知行关系命题在古典时代的逻辑结构和命题内涵对于反省置身于技术体系奴役之中的当代人来说具有特殊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关系 《史记》 异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里渊光纤分布式传感中谱拟合算法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徐志钮 赵丽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647-3657,共11页
为了能给基于布里渊散射光纤分布式传感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中测量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基于不同入射光脉宽和叠加平均次数的布里渊谱验证了伪Voigt模型和噪声模型对布里渊谱表征的有效性,然后在考虑扫频范围偏差的基础上基于仿真布... 为了能给基于布里渊散射光纤分布式传感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中测量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基于不同入射光脉宽和叠加平均次数的布里渊谱验证了伪Voigt模型和噪声模型对布里渊谱表征的有效性,然后在考虑扫频范围偏差的基础上基于仿真布里渊谱和实测布里渊谱系统研究了扫频范围偏差程度、扫频范围、线宽、信噪比、扫频点数、谱峰比对布里渊频移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扫频范围偏差系数的增加布里渊频移误差增大,且增速随之也逐渐增大;扫频点数不变时,误差随扫频范围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扫频范围为1.5~3倍线宽时误差变化不大;扫频点数和扫频范围与线宽的比值均不变时,误差随线宽增加呈正比增大;扫频间隔和扫频范围与线宽的比值均不变时,误差随线宽增加呈幂规律增大;当信噪比增加时误差呈指数规律下降;扫频范围与线宽的比值不变时,误差随扫频点数增加而呈幂规律减少;当布里渊谱形状变化时误差相对变化不大。最后对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分布式传感在电气设备具体应用时测量参数的选择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散射 光纤分布式 布里渊频移 谱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传感智能腿套的肌电信号拟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佳慧 王建萍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34,共6页
为进一步开发智能服装新的个性化功能,文章选用镀银锦纶纱作为织物传感材料并设计4种电极部位组织和尺寸制作16款智能腿套,同步采集4种运动状态下穿戴智能腿套试样与Ag/Ag Cl凝胶电极的小腿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时域、频域和相关函... 为进一步开发智能服装新的个性化功能,文章选用镀银锦纶纱作为织物传感材料并设计4种电极部位组织和尺寸制作16款智能腿套,同步采集4种运动状态下穿戴智能腿套试样与Ag/Ag Cl凝胶电极的小腿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采用时域、频域和相关函数分析方法得到各试样的肌电信号拟合性能评价结果。结果表明:静态下,智能腿套电极尺寸过大或过小都易出现信号异变;动态下,智能腿套肌电拟合性能较优的圆形电极部位添纱组织为1×1抽条、1×2抽条组织,较优添纱尺寸为16纵行×32横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腿套 织物 表面肌电信号 性能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低占空比传感网中基于分段拟合压缩的数据容灾存储算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蒋婵 梁俊斌 +1 位作者 马方强 李陶深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76-2383,共8页
数据存储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管理的基础操作.在移动低占空比传感网中,由于节点的移动性,每个节点需要频繁更新邻居节点集合,使得节点能量消耗过大;同时,节点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仅在少部分时间内苏醒工作,造成数据备份的通信延... 数据存储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管理的基础操作.在移动低占空比传感网中,由于节点的移动性,每个节点需要频繁更新邻居节点集合,使得节点能量消耗过大;同时,节点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仅在少部分时间内苏醒工作,造成数据备份的通信延迟过大.提出一种快速的低能耗数据保存机制.首先,源节点基于连续时间序列对感知数据进行分段线性拟合压缩;接着,节点根据预估故障概率和存储空间大小,计算出合理的压缩数据备份数量.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动态自适应传输协议.实验仿真表明,与已有存储算法比较,该机制具有更低的传输能耗和通信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低占空比感网 数据存储 分段线性拟压缩 数据备份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液压支架诊断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校朋 付振 +2 位作者 王朕 姜春阳 高思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8-191,共4页
目前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无人开采虽然已经可以实现,但是主要还是以远程人工实时监控与实时干预下进行的,若井下设备出现故障,在远程人工干预无法解决时还是需要检修人员深入井下排除故障。其中液压支架作为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主要的支护设... 目前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无人开采虽然已经可以实现,但是主要还是以远程人工实时监控与实时干预下进行的,若井下设备出现故障,在远程人工干预无法解决时还是需要检修人员深入井下排除故障。其中液压支架作为矿井下综采工作面主要的支护设备和动力输出设备,其数量规模庞大且结构上传动连接装置繁多,控制系统多样,对于这样庞大的系统维护检修上是相当困难的。并且对于检修维护液压支架仅仅依靠维护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维护经验不仅难度很大,效率也很低。采用多传感技术融合对液压支架上传感器采集到的倾角、位移、压力、环境状态等数据信息进行融合,上传主控分析系统实时监测液压支架的运行状态,提前预知支架以及设备故障,实现故障自诊断与自适应控制。因此,在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中,研究多传感技术融合的控制系统以实现液压支架故障自诊断及控制。对促进实现智能化开采的发展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技术融 系统故障自诊断 系统自适应控制 动态监测 趋势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带宽时延感知数据汇聚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耿中宝 宋亚磊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8-1643,共6页
为提高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的传输效率,设计了一种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带宽时延感知数据汇聚方法。该方法构建三类虚拟队列,并根据带宽时延数据判断阈值进行端到端计算,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流计算相应的带宽时延阈值。使用卡方拟合检验... 为提高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的传输效率,设计了一种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带宽时延感知数据汇聚方法。该方法构建三类虚拟队列,并根据带宽时延数据判断阈值进行端到端计算,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流计算相应的带宽时延阈值。使用卡方拟合检验方法对当前时延感知数据的信任度进行判定,在此基础上排除异常或偏离分布模型的数据样本。对高卡方统计量的数据进行压缩或信息提取,并通过聚类权值实现感知数据汇聚。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在高斯噪声或莱斯噪声环境下,能将传输时延控制在50 ms以内,网络带宽数据汇聚结果较高,且网络数据传输耗能低于100 J。这表明多信源无线传感网络带宽时延感知数据汇聚可减少传输时间和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信源无线感网络 带宽时延感知 数据汇聚 卡方拟 节点信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的无线传感网络数据拟合系统
11
作者 刘潇 倪艺洋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6-69,共4页
在对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中,数据拟合精度会对最终的研究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激光扫描的传感网络数据拟合系统设计。分析了数据拟合系统的空间几何坐标关系及激光扫描原理,并以此为依托设计了扫描系统的结构组成;激... 在对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中,数据拟合精度会对最终的研究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提出基于激光扫描的传感网络数据拟合系统设计。分析了数据拟合系统的空间几何坐标关系及激光扫描原理,并以此为依托设计了扫描系统的结构组成;激光扫描数据采集模块提高了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采集效率和配准精度,利用Matlab软件对配准后的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向量进行拟合,在求解出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多元函数极值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系统的拟合误差。从观测样本的残差分布结果能够分析出,无线传感网络数据的拟合精度得到显著提高,训练样本的RMS值降低了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感网络 精度 残差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A技术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试验系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军芬 黄民双 +2 位作者 冯音琦 薛龙 孙亚玲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共3页
建立了基于BOTDA(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的分布式传感实验系统,该系统由150 mW窄带激光器、50 mW窄带激光器、声光调制器、脉冲发生器、环形器、频率计数器、光电探测器及相应光学器件组成。进行了温度传感试验,获得传感光纤处于25℃、3... 建立了基于BOTDA(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的分布式传感实验系统,该系统由150 mW窄带激光器、50 mW窄带激光器、声光调制器、脉冲发生器、环形器、频率计数器、光电探测器及相应光学器件组成。进行了温度传感试验,获得传感光纤处于25℃、35℃、45℃及55℃时的布里渊频移谱,通过对不同温度下频移谱峰值进行拟合得出该系统的温度系数。进行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试验,将传感光纤分成3段,中间段置于温控箱中,调节温控箱的温度,使中间段温度不同于其他两段,扫描泵浦激光频率,使得处于室温下的传感光纤中发生受激布里渊散射,利用示波器获取了当光脉冲为2μs时系统输出电压信号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洛仑兹函数拟 布里渊频谱 温度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样条拟合的光纤光栅机敏柔性结构形态重构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晓锦 蒋丽娜 +2 位作者 孙冰 张合生 易金聪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27-1634,共8页
研究了细长机敏柔性结构的三维形态拟合与重构方法以实现高性能飞行器结构形态主动监测。首先,介绍B样条曲线拟合基本原理,分析基于正交曲率信息的空间三维曲线重构算法和实现步骤,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构建了机敏结构模型和实验环境,... 研究了细长机敏柔性结构的三维形态拟合与重构方法以实现高性能飞行器结构形态主动监测。首先,介绍B样条曲线拟合基本原理,分析基于正交曲率信息的空间三维曲线重构算法和实现步骤,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构建了机敏结构模型和实验环境,基于Visual C++平台和OpenGL技术开发了可视化软件;然后,描述正交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阵列曲率检测方法,分析与验证了实验模型结构的三维空间形态拟合与重构实验;最后,采用B样条与线性插值两种拟合算法分别对半径为50 cm的标准圆形态进行坐标拟合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样条拟合算法具有更好的拟合重构效果,其拟合坐标标准差是线性插值拟合算法的40%。光纤光栅机敏柔性结构空间形态重构与可视化效果良好,验证了B样条拟合算法的高精度和低误差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样条拟 机敏柔性结构 正交空间曲率 曲线拟与重构 光纤光栅感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网信号传播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戴天虹 赵永政 +2 位作者 张佳薇 张晓东 袁铭润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9-205,共7页
基于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分别研究了433 MHz和2.4 GHz频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在密林、疏林、林间小路和草坪4种不同环境下的信号接收强度与信号频率、环境因素以及通讯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制的GreenLab节点实地测量4种环境下的信号接... 基于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分别研究了433 MHz和2.4 GHz频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在密林、疏林、林间小路和草坪4种不同环境下的信号接收强度与信号频率、环境因素以及通讯距离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制的GreenLab节点实地测量4种环境下的信号接收强度,使用对数距离衰减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4种环境下两频段信号的衰减指数为1.676~2.735.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所有环境中信号接收强度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均符合对数距离衰减模型,拟合优度为0.904~0.956.通过对测量数据与模型之间的残差值和均方根值的分析,得出两种频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在不同环境中衰减的特点,可为林区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与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感网 信号 数据拟 接收信号强度 衰减模型 林业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树种对林间无线传感网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佳薇 张晓东 +1 位作者 李明宝 赵永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14875-14881,共7页
为保证在智慧林业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采集与传输的准确性,探究不同树种对林间无线传感网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基于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在5种林区环境中,分别研究了433 MHz和2.4 GHz频段无线信号的衰减规律,利用对数距离衰减模型对信号接... 为保证在智慧林业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采集与传输的准确性,探究不同树种对林间无线传感网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基于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在5种林区环境中,分别研究了433 MHz和2.4 GHz频段无线信号的衰减规律,利用对数距离衰减模型对信号接收强度值进行拟合。结果表明:5种环境下信号衰减指数介于2.297~2.853,拟合优度在0.907~0.967,信号接收强度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均符合对数距离衰减模型;通过对不同树种林间两种频段信号的传输衰减特点分析可知,林间无线传感器信号传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林分郁闭度,低矮灌木等林间障碍物密度,树种不是决定性因素。同时为实现林区环境中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合理规划和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感网 信号 数据拟 不同树种 衰减模型 林业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耦合的亚像元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安博文 薛冰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222-225,共4页
光纤耦合图像之间存在亚像元级位移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互补信息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采用传统相位相关法进行整像元级配准,通过拟合多个谱峰值进行亚像元级配准,利用待插值点周围的4条B样条曲线实现图像插值融合。实验结果表明... 光纤耦合图像之间存在亚像元级位移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像互补信息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采用传统相位相关法进行整像元级配准,通过拟合多个谱峰值进行亚像元级配准,利用待插值点周围的4条B样条曲线实现图像插值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图像空间分辨率,且复杂度较低、重建图像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光纤束 亚像元 相位相关 多峰拟 B样条插值 超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笔式视觉传感技术中控制点坐标测量值的修正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风山 岳彦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513-2516,共4页
为了提高光笔式便携三维坐标视觉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成像机理,在CCD摄像机像平面内对光笔上被测控制点的实际像点坐标进行平面直线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修正后的实际像点坐标;对计算出的被测控制点坐标在摄像机坐标系... 为了提高光笔式便携三维坐标视觉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系统的测量原理和成像机理,在CCD摄像机像平面内对光笔上被测控制点的实际像点坐标进行平面直线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修正后的实际像点坐标;对计算出的被测控制点坐标在摄像机坐标系中进行空间直线的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修正后的被测控制点坐标,推导出了平面和空间直线的最小二乘拟合和数据修正公式.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上述数据处理后,被测点坐标的测量稳定性在Z,Y,X方向上可分别提高0.644mm,0.04 mm,0.00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感技术 误差修正 直线拟 最小二乘法 三维坐标测量 光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异型文化之合成品:“竹林七贤”的意蕴与背景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子烨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本文在陈寅恪先生观占的基础上,对魏晋文化史中的"竹林七贤"问题重新予以阐释。"竹林七贤"并非有组织的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的名士群体,换言之,这一名目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后人意念虚构的产物.其实际的创造者是... 本文在陈寅恪先生观占的基础上,对魏晋文化史中的"竹林七贤"问题重新予以阐释。"竹林七贤"并非有组织的在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的名士群体,换言之,这一名目并非客观存在,而是后人意念虚构的产物.其实际的创造者是在东晋时代深具影响力的名士谢安。就其内蕴而言,它是由天竺佛家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基因合成的,其产生与晋人的审美观念、心灵意识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七贤” 成品 《全晋文》 《高僧传》 谢安 《晋书》 格义 意蕴 竹林名士 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Ⅳ级六杆机构的传力特性分析及曲柄存在准则
19
作者 邹昌平 梁锡昌 黄茂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38-143,共6页
本文讨论了Ⅲ级六杆机构的曲柄存在准则及其使用方法;研究了几种六杆机构的传力特性;得出几条重要结论;提出用“合力臂”评价六杆机构传力特性的方法;并对常用六杆机构的实用性作出了定性的评价。
关键词 平面六杆机构 力臂 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carbon-based materials for microwave absorption materials
20
作者 LI Zheng-xuan WU Xi +8 位作者 JIANG Bo YANG Wang DONG Jun-yan DING Zhong-zhen ZHANG Chen DU Shao-xiong LI Si-yuan FENG Ruo-yao LI Yong-fe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30,共20页
The ever-increasing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has inevit-ably caus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heat accumulation problems,and dual-function materials with both a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igh elect... The ever-increasing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has inevit-ably caus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heat accumulation problems,and dual-function materials with both a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igh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EWA)are regarded a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solving these problems.Carbon materials are widely used as thermal and EWA filler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conductivity and outstanding thermal conduction properties,and have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in the field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in recent years.The status of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carbon-based high thermal-conduction microwave absorption materials,including carbon fibers,carbon nanotubes,graphene and amorphous carbon,is re-viewed,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s on their absorption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properties,such as core-shell structure,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and heteroatom doping,is also elaborated.Feasible solutions for the cur-rent problems with these materials are proposed,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valuable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design of carbon-based high thermal conduction microwave absorbing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材料 微波吸收 机理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