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城市的“照着说”:历史唯物主义的田野工作——列斐伏尔《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研究
1
作者 张一兵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I0002,共14页
在《都市革命》一书中,列斐伏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靠近,还是资本主义都市化实践的现实研究氛围潜移默化的结果,而《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则是他从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之后诸多文本中深入研读历史唯物主义的田野工作的成果。这是一个... 在《都市革命》一书中,列斐伏尔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靠近,还是资本主义都市化实践的现实研究氛围潜移默化的结果,而《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则是他从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之后诸多文本中深入研读历史唯物主义的田野工作的成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逻辑转换节点。特别是在对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细读中,虽然他并没有直接找到关于城市的专题性研究,但他真的经历了一次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的洗礼。列斐伏尔应该是第一次学会了从客观实际出发去打开现实和概念。这是列斐伏尔思想中一次方法论上的重大转折。虽然他仍然保留着人本主义话语的外饰,但那种从价值悬设出发的人学批判话语已经彻底失去了主人话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城市》 历史唯物主义 空间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发展的文化力量——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宇文利访谈
2
作者 宇文利 徐亚豪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F0003,共6页
在访谈中,宇文利教授主要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谈论了文化研究的路径和要义。他认为,用文化化人就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解决人自身存在的困境和应对人群所遇到的危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 在访谈中,宇文利教授主要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话题谈论了文化研究的路径和要义。他认为,用文化化人就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解决人自身存在的困境和应对人群所遇到的危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应时代之运和社会发展之需而产生的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契合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更为紧迫、更为重要的需要。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必然会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使之沿着平衡、协调、稳定的方向持续推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当代价值
3
作者 顾成敏 杨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提出“两山理论”等生态文明发展范式,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在辩证法层面,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统筹供给需求关系、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量变质变转化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体系;在认识论层面,坚持实践导向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理论—政策—实践”的动态反馈机制;在唯物史观维度,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并通过人民主体性实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核心,创新提出的“六个坚持”战略原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又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新发展理念 系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视域下乡村人才振兴路径
4
作者 肖宁 段满江 《村委主任》 2025年第5期263-265,共3页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在其中产生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具有内在的理论依据,基于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坚持科学性和实践性,和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高度的内在...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在其中产生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具有内在的理论依据,基于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坚持科学性和实践性,和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点。在我国提出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面临着乡村人才的就业机会不多、乡村人才结构不合理、乡村的大环境阻碍乡村人才振兴等方面不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科学性、实践性、价值性、发展性、创新性等基本立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增加乡村就业机会;坚持人民是社会历史的推动主体,优化乡村人才结构;健全乡村本土人才队伍系统培养体系等实践路径来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辩证主义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文化理论的“术语革命”——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键概念的流变及其思想史意义
5
作者 孟飞 陈子祺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注重文化研究的学术化、学理化水平,构建了具备英国特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其在自身发展历程之中藉由“文化”术语的批判性借鉴、变迁再造以及对于相关文化研究术语的原始性创新,在思想史上引发了文化研...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尤其注重文化研究的学术化、学理化水平,构建了具备英国特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其在自身发展历程之中藉由“文化”术语的批判性借鉴、变迁再造以及对于相关文化研究术语的原始性创新,在思想史上引发了文化研究领域的一次“术语革命”。考察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键术语与核心概念的流变过程,在历史高度、表达深度、思想广度方面把握其重要意义,不仅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性与多样性、准确透视历史真实状况的必然要求,亦成为当今中国总结提炼标识性文化概念、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革命”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 思想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领悟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哲学智慧——基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的考察
6
作者 郭树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8,共15页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矛盾论具有了更大的现实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矛盾论承认国际社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转化为冲突需具备特定条件,且矛盾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其研究方法包含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世界体系研...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矛盾论具有了更大的现实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国际社会矛盾论承认国际社会矛盾的普遍性,认为矛盾转化为冲突需具备特定条件,且矛盾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其研究方法包含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世界体系研究法、国际政治社会学方法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多种方法。全球化概念在国际社会矛盾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方面,全球化、全球化问题及其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议题;另一方面,国际社会矛盾论以研究全球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为出发点,全球化的多维发展及其矛盾运动推动着国际社会矛盾论的创新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基本矛盾之一的当下,中国应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社会矛盾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习近平外交思想 全球化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程创新,... 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遵循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程创新,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精心打造“融城思政”品牌,全面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融理求真、城马力行”党建品牌,着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政课程 立德树人 社会服务能力 科学研究水平 办学理念 党的教育方针 苏州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回到经典”问题
8
作者 赖大仁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回到经典”问题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即针对这个研究领域出现的脱离原典而随意阐释的现象,因此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如何“回到经典”,大致有几个方面的含义或可能性,比如回到“经典文本... 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回到经典”问题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即针对这个研究领域出现的脱离原典而随意阐释的现象,因此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如何“回到经典”,大致有几个方面的含义或可能性,比如回到“经典文本”的研究阐释,在“历史性解读”和“互文阅读”中达到对经典文本内涵的确切理解;回到“经典命题”的研究阐释,在深入开掘中达到对标识性概念和理论命题的集中概括;回到“经典思想”的研究阐释,在深度领悟中达到对这种文论特性及文艺思想的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研究还涉及不同的阐释维度,如“本体阐释”指向对经典文本及其思想内涵的研究阐释,“还原阐释”要求回到经典文论生成的思想体系和历史语境中去进行研究阐释,“应用阐释”重视将经典文本的思想内涵跟当代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阐释,这些都包含了“回到经典”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 “回到经典” 经典文本 经典命题 经典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的概念辨析、价值立场与新时代演进
9
作者 韦洪发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0,共9页
共同体既是人类的存在论事实,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基础。法律深深嵌入共同体生活,是支撑共同体生活的龙骨和梁柱。以往的法律观对法律的理解要么因为诉诸超验和理性而走向虚伪和空洞,要么因为着眼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和... 共同体既是人类的存在论事实,也是人类认识自身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基础。法律深深嵌入共同体生活,是支撑共同体生活的龙骨和梁柱。以往的法律观对法律的理解要么因为诉诸超验和理性而走向虚伪和空洞,要么因为着眼法律体系内部的逻辑和形式而陷入僵化和机械,要么因为仰赖历史和传统而堕入不知今夕何夕的迷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注重法律对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和法律所承载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注重法律对人的本质的尊重和捍卫。在价值立场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主张法律应该致力于确保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应该体现绝大多数人乃至全体人民的意志,应该维护先进生产力,助力创造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条件。习近平法治思想,尤其是作为其主要内容的“十一个坚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者在新时代的实践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法律观 正当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意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3,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新时代文化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文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新时代文化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文化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新使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吸纳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等新观点新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价值、文化阶级、文化使命、文化融合、文化形态、文化领导权、文化开放等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内在规律、构筑起其基本方法、构建起其科学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新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向军 卢静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F0002,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系统反映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逻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系统反映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逻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上取得新认知,进一步阐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科学内涵、社会功能;在“为什么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问题上进行新思考,立足历史、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阐明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问题上做出新部署,从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制度保障、具体方法、全面领导等方面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进行谋篇布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丰富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全喜 李培鑫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西方生态政治学是特定西方语境下政治社会变革和学术话语塑造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破解了西方生态政治学对生态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遮蔽,是一种兼具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知识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方生态政治学是特定西方语境下政治社会变革和学术话语塑造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破解了西方生态政治学对生态政治现象的意识形态遮蔽,是一种兼具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知识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充分彰显出构建中国自主生态政治学理论的自信与自觉。其原创性贡献表现为:在社会主义原则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刻揭示了生态政治的本质规定;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了生态政治的根本保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准确界定了生态政治的实践主体;始终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之大者”,科学谋划了生态政治的战略布局;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拓宽了生态政治的全球视野。从学术史层面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的原创性贡献,可以为当下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政治品格提供学理支撑,并推动生态政治学“从西方到东方”的研究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原创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庆祥 汤茂玥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前我国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质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理化阐释与体系化建构。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建构来讲,首先要理清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对此,我国理论界关切和研究得...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前我国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质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进行学理化阐释与体系化建构。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建构来讲,首先要理清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对此,我国理论界关切和研究得还远远不够。所谓研究对象是指,理论在解析典型样本时所面对和解答的根本问题。19世纪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经典马克思主义为主体形态,其研究对象是:揭示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20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主体形态,其研究对象是:小农经济或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落后国家如何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并建成社会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体形态,其研究对象是:在“两个大局”相互激荡的背景下,中国如何由大国变为强国,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走向世界并彰显超越资本主义的显著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如何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进而如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的逻辑论析
15
作者 徐国亮 陈芝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7,共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时代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从生成基础看,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内在契合构成了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新时代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从生成基础看,在立场观点方法上内在契合构成了二者融通的理论基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基础之上主体观念形态的发展脉络构成了二者得以融通的历史基础,共同利益诉求、社会文化环境等客观要素则构成了二者融通的现实基础。从价值意蕴看,二者相融通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是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群众基础的必要途径,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有效方法,是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南。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融入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之中,就是要在认知传导方面做到晓之以“理”,在思想共鸣方面做到动之以“情”,在常态推进方面做到持之以“恒”,在实践外化方面做到导之以“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 人民群众 日用而不觉 共同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联”成立前后中国左翼文坛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接受
16
作者 王建刚 许楠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0,共9页
“左联”成立前后,随着“革命文学”论战走向深入,中国左翼文坛开始自觉地翻译与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这一过程中,苏俄的无产阶级文学和日本的左翼文艺运动给了中国文艺界极大的启示,它们因此成为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桥梁。... “左联”成立前后,随着“革命文学”论战走向深入,中国左翼文坛开始自觉地翻译与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这一过程中,苏俄的无产阶级文学和日本的左翼文艺运动给了中国文艺界极大的启示,它们因此成为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桥梁。这一时期,中国文坛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翻译与介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科学的唯物史观和艺术社会学思想。鲁迅和瞿秋白等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坛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唯物史观 艺术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探究——评《化学教学论》
17
作者 马佚凡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5-I0005,共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能够指导人们用辩证与历史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探寻到世界运行发展的真理,更好地改造自我、提升自我。化学与哲学两个学科看似毫不相关,二者实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能够指导人们用辩证与历史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探寻到世界运行发展的真理,更好地改造自我、提升自我。化学与哲学两个学科看似毫不相关,二者实则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化学知识始终围绕着物质结构与性质、变化规律等内容展开,充分体现出哲学的唯物辩证思想。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于相关概念、原理的理解,更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用探究 化学教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 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化学知识 唯物辩证思想 提升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1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社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学院... 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及区域社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学院始终明确自身定位,以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尚道德情操和扎实理论基础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在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布局里,学院占据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枢纽的关键位置,承担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发展战略 人才培养 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信仰 前沿阵地 党的创新理论 道德情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式现代化: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经济理论的研究》
20
作者 邓金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奇迹背后的“中共学”“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命题也逐渐成为时代显学。研究政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中的关键性作用,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和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奇迹背后的“中共学”“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命题也逐渐成为时代显学。研究政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中的关键性作用,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和经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现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经济奇迹 关键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 学习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