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非体系化哲学的体系化建构——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的学术主题与理论意义 |
李佃来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哲学体系”研究 |
顾伟伟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3
|
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 |
邹吉忠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4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要指示精神专家座谈会会议纪要 |
陈谦(整理)
张志杰(整理)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
蒋昌和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1 |
2
|
|
6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 |
刘冠军
|
《学术论坛》
|
2003 |
1
|
|
7
|
哲学体系研究的新开拓——《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由来和发展》评介 |
辛敬良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8
|
“制度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的讨论与回应 |
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走出与回归——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演化逻辑 |
张秀琴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0
|
“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 |
李荣海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1
|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一种历史的透视 |
张文喜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2
|
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
张秀琴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3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学术回顾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1978-2008)之一 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 |
杨学功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10 |
7
|
|
15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构建刍议——商榷、就教于黄楠森教授 |
卢冀宁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6
|
逻辑起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 |
孙夕龙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新探索——评《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结构》 |
张国祺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
18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三种形态研讨会综述 |
叶志华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9
|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可贵探索——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态》 |
王雨辰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20
|
走向文化理论的“术语革命”——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关键概念的流变及其思想史意义 |
孟飞
陈子祺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