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以《香菱学诗》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渊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7,共5页
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取主要靠语文课堂,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取决于教师教的是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在今天也许不应该再是一个问题,但观察现实的语文课堂,发现在确定教学内容时,... 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取主要靠语文课堂,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取决于教师教的是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在今天也许不应该再是一个问题,但观察现实的语文课堂,发现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许多现象还是常常出人意表之外。不知是因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太突出,还是因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内涵不确定,同一篇课文,语文教师在选择教什么时,仍存在严重的歧异现象。不同的教师依据自己对文本解读的角度和层次,选择了适合自己特色但未必合宜的教学内容,这个普遍发生的问题不解决,想改善阅读教学的生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似乎很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内容 语文课堂 《香菱学诗》 语文教师 语文能力 个性 文本解读 阅读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学传薪 文章津逮——读《香菱学诗》札记 被引量:1
2
作者 戴建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高中 语文教 《红楼梦》 《香菱学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一个苦难的灵魂——《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明 吴丹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2,共4页
一、序曲:课堂导入 师:《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多去读读这本书。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 一、序曲:课堂导入 师:《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多去读读这本书。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进入《红楼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菱学诗》 课堂实录 《红楼梦》 灵魂 苦难 感受 课堂导入 阅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之我见——用合情理、不穿凿的创作原则串起来
4
作者 蔡义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6,共4页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杰作,在语文教材中一直以节选的形式呈现。如何把握长篇小说节选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像《红楼梦》思想这么复杂、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小说。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原著与节选部分的关系?
关键词 设计 《香菱学诗》 创作原则 古典长篇小说 《红楼梦》 情理 语文教材 语文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香菱学诗》的悲剧意蕴
5
作者 姜夕吉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1期61-62,共2页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插曲.也是香菱一生遭际中的一个小插曲。读《香菱学诗》,须将香菱一生的遭际以及它在《红楼梦》中的作用联系起来,才可以体味出这个颇具匠心的小插曲的悲剧意蕴。
关键词 《香菱学诗》 悲剧意蕴 《红楼梦》 插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陆句不可学说开去
6
作者 孙文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6,共3页
在《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却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人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那么,为何类似陆句的... 在《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却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人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那么,为何类似陆句的诗不可学呢?这个问题不仅关涉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而且暗含着若干文论上的话题,对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和文学性写作教学中的审美取向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细细咀嚼、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菱学诗》 审美取向 写作教 阅读教 作品 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该省略的一首诗
7
作者 毛刚飞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红楼梦》 省略 语文教材 《香菱学诗》 经典作品 节选 第六册 人教版 选文 高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细品味香菱的笑
8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4,共2页
一、抓关键,“苦、笑”两字贯串整节课 《香菱学诗》的课堂有着回环精彩的教学设计:“苦-笑-苦-笑”。首先是原著标题“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课文标题“香菱学诗”的比较,令学生更形象和直观地感受香菱学诗的情状——“苦“。那么... 一、抓关键,“苦、笑”两字贯串整节课 《香菱学诗》的课堂有着回环精彩的教学设计:“苦-笑-苦-笑”。首先是原著标题“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课文标题“香菱学诗”的比较,令学生更形象和直观地感受香菱学诗的情状——“苦“。那么香菱自己感到学诗苦吗?由此引出对香菱的“笑”的品析。而这个“笑”着学诗的态度,又进一步地表现出香菱学诗的“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菱学诗》 品味 课文标题 设计 “笑”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让阅读从“原汁原味”走向“有滋有味”
9
作者 李燕 蔡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6,共6页
《香菱学诗》教学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红学大师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本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走进《红楼梦》,做一次智慧的阅... 《香菱学诗》教学实录(节选) 师:同学们,红学大师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本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走进《红楼梦》,做一次智慧的阅读。一起分享你们初读此文的原汁原味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汁原味 阅读 《香菱学诗》 《红楼梦》 对话 实录 周汝昌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