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2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odAdditivesDataBook》《食品添加剂实用手册》(中文版)
1
《粮油食品科技》 2004年第6期3-3,共1页
由JECFA(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专家吉姆·史密斯等国际食品工业专家和学者共同编写的《Food Additives Data Book》一书(2003年出版,售价:339美元,详见http://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FoodAdditivesDataBook 食品工业 加工工业 中文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管理现状及法规比较
2
作者 许文涛 粟元 +1 位作者 朱龙佼 马世灿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作为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产业正凭借技术优势在全球食品工业领域崭露头角,并引发广泛关注。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不仅能够提供传统食品添加剂和配料无法实现的功能和营养,还有助于解决食品供应... 作为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产业正凭借技术优势在全球食品工业领域崭露头角,并引发广泛关注。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不仅能够提供传统食品添加剂和配料无法实现的功能和营养,还有助于解决食品供应链中的可持续性问题。然而,由于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新颖性,其管理与法规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管理策略和法规体系存在差异。比较和分析了国内外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法规及管理现状、国内外法规体系、国内外管理机构与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国内外标准体系构成。研究发现,我国对于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管理相较于国外不够完善,法规体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法规制定、实施和监管方面,同时管理机构和风险评估机制的不同影响了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标准体系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监管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同时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 安全性 管理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3
作者 王立枫 王琳 +5 位作者 巩雪 徐渐 张英蕾 迟玉杰 张华江 夏宁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3期122-125,130,共5页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中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满足专业工程认证的要求,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存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了在现有的专业工程认证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和考核形...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科学中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满足专业工程认证的要求,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存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了在现有的专业工程认证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实际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改革的必要性,采用引用课程思政、多元化教学等元素,提高“大食物观”背景下食品专业学生在专业工程认证教育下的综合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工程认证 食品添加剂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添加剂”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文安燕 曾海英 秦礼康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109-113,共5页
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考核方式单一、忽略过程性考核、局限于线下考核及教师评价为主等问题,以OBE理念为指导,建立了由课堂考核评价、个人考核评价、团队考核评价、章节检测及终结考核组成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该体... 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考核评价中存在考核方式单一、忽略过程性考核、局限于线下考核及教师评价为主等问题,以OBE理念为指导,建立了由课堂考核评价、个人考核评价、团队考核评价、章节检测及终结考核组成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以期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凝聚为统一发展的整体,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食品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食品添加剂 课程考核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新鲜水果中10种食品添加剂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超群 陶瑞 +2 位作者 赵竟凯 诸夔妞 梁晶晶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01-205,219,共6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桑葚等新鲜水果中多种添加剂的方法。[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甲醇-水溶液(V∶V∶V,1∶1∶1)作为提取试剂,经振荡及超声提取后,用纯水稀释及定容,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用超...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桑葚等新鲜水果中多种添加剂的方法。[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甲醇-水溶液(V∶V∶V,1∶1∶1)作为提取试剂,经振荡及超声提取后,用纯水稀释及定容,经0.22μm滤膜过滤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分析检测,采用WatersAtlantisT3C18色谱柱(2.1mm×150mm,5μm)作为分析柱,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结果]10种添加剂在质量浓度为10.59~3260.67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38),方法检出限为0.02~1.50mg/kg,定量限为0.25~4.00mg/kg;分别向桑葚和杨梅样品中添加浓度为2倍、5倍、10倍定量限浓度的10种添加剂标准品,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21%~108.92%,RSD为0.74%~9.63%。[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前处理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复性强等优势,能应用于杨梅、桑葚等水果中添加剂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新鲜水果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阳酱腌菜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残留情况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建议
6
作者 李格 余林宇 +3 位作者 张露苗 李慧敏 朱礼 周瑚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2,共6页
[目的]对岳阳酱腌菜产品进行检测情况分析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方法]2024年对岳阳10个县区酱腌菜中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残留进行了检测,共采集了5 712批次酱腌菜。在检测的5 712批次酱腌菜产品中,共检出不合格样品10批次,不合格率为0.1... [目的]对岳阳酱腌菜产品进行检测情况分析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方法]2024年对岳阳10个县区酱腌菜中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残留进行了检测,共采集了5 712批次酱腌菜。在检测的5 712批次酱腌菜产品中,共检出不合格样品10批次,不合格率为0.18%,说明整体情况较好。从食品添加剂检测情况来看,酱腌菜中共检出10种食品添加剂,检出率为0~73.49%,超标率为0~1.86%,其中着色剂柠檬黄存在不合理使用,超标率为1.86%;其次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率为1.02%;从污染物残留情况来看,虽然岳阳酱腌菜中污染物残留情况的检出率较高,但未发现超标情况。[结果]岳阳酱腌菜食品添加剂使用普遍,存在个别不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而污染物残留情况整体安全性较好。[结论]建议监管部门对酱腌菜产品建立食品添加剂质量防控体系,规范企业和个体户生产行为,进而促进酱腌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障酱腌菜消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腌菜 食品添加剂 污染物残留 检测情况分析 质量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CO_(3)强化食品添加剂废水水热湿法还原解毒铬渣的研究
7
作者 文惠子 习路遥 +4 位作者 何淑玉 谭善宜 张沥文 陈绍华 杜亚光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铬渣是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含有大量高毒性的Cr(Ⅵ),若进入环境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利用Na_(2)CO_(3)作为置换液强化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水热湿法还原解毒无钙焙烧铬渣。探讨了食品添加剂... 铬渣是生产金属铬和铬盐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含有大量高毒性的Cr(Ⅵ),若进入环境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利用Na_(2)CO_(3)作为置换液强化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水热湿法还原解毒无钙焙烧铬渣。探讨了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用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铬渣解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与铬渣质量比为6∶100(废水为0.24g,铬渣为4.0g)、温度为120℃、Na_(2)CO_(3)浓度为0.6mol/L,反应时间为3h,得到的滤液中Cr(Ⅵ)质量浓度为0.24mg/L,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限值(0.5mg/L)。同时解毒铬渣中Cr(Ⅵ)的浸出质量浓度为0.13 mg/L,小于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规定中铬渣用作路基材料和混凝土骨料Cr(Ⅵ)的污染控制限值(0.5 mg/L),可以作为混凝土骨料综合利用。解毒机理表明是CO32-置换了铬渣中的Cr(Ⅵ),加速Cr(Ⅵ)从固相到液相的传质,随后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中的葡萄糖等还原性物质将置换至溶液中的Cr(Ⅵ)还原成Cr(Ⅲ),达到解毒铬渣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六价铬 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 水热湿法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王宏伟 张华 +3 位作者 刘兴丽 申慧珊 望运滔 张艳艳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122-125,共4页
探讨了面向“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首先介绍了研究性教学的概念和内涵,以及“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存在的瓶颈。随后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实践,包括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多元化教学... 探讨了面向“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首先介绍了研究性教学的概念和内涵,以及“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存在的瓶颈。随后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性教学改革实践,包括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兴趣、创新实践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与统一,以及强化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突出学生主体性。最后,探讨了构建合理的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基于多方面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及应用 研究性教学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结合食品添加剂对牛肉饼微生物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孔秋莲 郑琦 +5 位作者 颜伟强 田文慧 岳玲 陈志军 张艳艳 戚文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139,共12页
电子束辐照作为一种物理冷杀菌技术,在牛肉饼等预制食品的微生物控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高剂量辐照容易导致含脂食品的风味、色泽等感官品质发生劣变。为了降低电子束辐照对牛肉饼感官品质的不良影响,作者研究了电子束辐照结合食... 电子束辐照作为一种物理冷杀菌技术,在牛肉饼等预制食品的微生物控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高剂量辐照容易导致含脂食品的风味、色泽等感官品质发生劣变。为了降低电子束辐照对牛肉饼感官品质的不良影响,作者研究了电子束辐照结合食品添加剂对牛肉饼微生物及色泽、风味、滋味等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低剂量电子束辐照结合食品添加剂的杀菌保鲜方法。结果表明,1.6 kGy电子束辐照结合丁香油可进一步降低辐照牛肉饼中的微生物水平;同时,1.6 kGy电子束辐照结合护色剂可显著抑制辐照导致的色泽劣变;此外,1.6 kGy电子束辐照对牛肉饼风味评分无显著影响,但不同处理组在电子鼻传感器W1W上表现的响应值差异较大,并发现硫化物是造成风味差异的主要物质。牛肉饼电子舌响应值最高的传感器是鲜味,1.6 kGy电子束辐照后鲜味响应值降低。电子束辐照结合丁香油及护色剂处理的牛肉饼于4℃冷藏7 d后,其菌落总数与单一电子束辐照0 d的样品无显著差异,风味评分无显著变化,色泽评分显著高于单一电子束辐照处理,且熟制后仍保持较好的红色色泽,鲜味响应值高于单一电子束辐照处理的样品。该研究为牛肉饼辐照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食品添加剂 牛肉饼 杀菌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刍议 被引量:7
10
作者 苏志明 项海波 +1 位作者 闫爽 王乐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7-1300,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指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1]。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指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包括营养强化剂”[1]。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除保证其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外,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也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实验室质量控制 工业技术进步 现代食品工业 营养强化剂 天然物质 安全卫生 添加剂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雯雯 杜娟 +2 位作者 洪艳平 赵燕 涂勇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16-122,125,共8页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具有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将课程思政元素从“学、识、用”3个层次融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授课体系中,建立“学以识,识为用,用促学”...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具有多元性、综合性的特点,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社会需求,将课程思政元素从“学、识、用”3个层次融入“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授课体系中,建立“学以识,识为用,用促学”三位一体食品添加剂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基于OBE理念的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比较,依据课程目标达成度目前选择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即课前线上发布预习资源,课中线下讲授+线上直播异地同步进行课堂活动,课后全方位评价学习成效,师生双方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以循环上升的方式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解锁、奇思妙想和热点解惑等教学模块,加深了学生工程知识理解程度,培养了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科学研究、个人与团队、职业规范、沟通和终身学习等多方面能力,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采用的校内校外融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可为食品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理论教学 成果导向教育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师”背景下的“食品添加剂”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雯雯 周志娥 +3 位作者 汤雨露 秦兰 孙超 李骏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118-123,126,共7页
作为食品相关专业核心课程——“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产业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智慧教学推广率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等痛点,提出了在“金师”背景下,利用农业院校的优势与特点,以资源材... 作为食品相关专业核心课程——“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产业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智慧教学推广率低、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学生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等痛点,提出了在“金师”背景下,利用农业院校的优势与特点,以资源材料库建议、虚拟仿真结合工程实训、学生学习能动性调动为切入点,构建“五育融合教育、对接经济发展新需求、嵌入学科前沿新进展、融入科研实践新成果(三全育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优化考核机制,通过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产教研融合、课内外联动-校内外联动、融入课程思政、揉入前沿进展及科研成果、多样化资源集成、双线结合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能力,以达到“一中心、一融合、五支撑”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专业课堂更具温情,让本科教育教学更有爱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金师 产教研融合 启发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3
作者 王永刚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2期123-125,129,共4页
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与“学”缺乏深度融合、成绩构成简单、过程性学习监督力度不够、课程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等问题,以“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为学习主线,... 针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与“学”缺乏深度融合、成绩构成简单、过程性学习监督力度不够、课程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等问题,以“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为学习主线,逐步形成立体化、系统性育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炳银 陈红平 +2 位作者 田宝明 张洁茹 张相春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1期33-44,共12页
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防止食品变质、改善食品感官品质和提高食品营养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不合理使用导致安全和舆情问题多发。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且作为天然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在粮油、水产、果蔬食品中已经广泛应用,但... 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防止食品变质、改善食品感官品质和提高食品营养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不合理使用导致安全和舆情问题多发。茶多酚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且作为天然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在粮油、水产、果蔬食品中已经广泛应用,但茶多酚易氧化、滋味苦涩的特性也限制了其使用。文章对茶多酚在食品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行梳理,进一步对其抗氧化、抑菌等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旨在推动茶多酚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在预制菜中的规范使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娜莉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3,共6页
近年的政策利好和新冠疫情催化加速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预制菜因其便捷的优势,为消费者所青睐,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国内预制菜领域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标准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国内预制菜行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的研究较... 近年的政策利好和新冠疫情催化加速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预制菜因其便捷的优势,为消费者所青睐,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国内预制菜领域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标准法规和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国内预制菜行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的研究较少。介绍了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研究现状,对预制菜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预制菜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策略,以期在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在让消费者能够享用到真正健康美味预制菜的同时,也有利于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预制菜 规范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神经网络的食品添加剂太赫兹光谱分类识别方法
16
作者 刘洋硕 燕芳 +1 位作者 李文文 赵渺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3-1892,共10页
该研究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苯甲酸、山梨酸、木糖醇、L-丙氨酸、三聚氰胺和苏丹红Ⅰ号6种食品添加剂进行光谱检测,并计算得到其在0.4~2.4 THz频段的太赫兹实验谱。采用Savitzky-Golay(S-G)平滑方法对实验谱数据进行校正与预处理,... 该研究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对苯甲酸、山梨酸、木糖醇、L-丙氨酸、三聚氰胺和苏丹红Ⅰ号6种食品添加剂进行光谱检测,并计算得到其在0.4~2.4 THz频段的太赫兹实验谱。采用Savitzky-Golay(S-G)平滑方法对实验谱数据进行校正与预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光谱数据降维,并分别将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定性分类识别模型。结果表明,CNN模型和LSTM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3.8%和92.7%,而引入Attention机制建立的复合神经网络(CNN-LSTM-Attention)模型的分类识别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达到99.5%。为了构建更客观以及更丰富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上述3种模型,采用F1分数作为评价指标,经对比发现,CNN模型和LSTM模型的F1分数分别为0.91和0.88,而CNN-LSTM-Attention模型的F1分数为0.95,明显优于上述两种模型。将3种模型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混合物的定性分析,结果显示,CNN-LSTM-Attention模型在对混合物的识别中表现出明显优势,识别准确率为90.0%,F1分数为0.87,优于CNN与LSTM模型,在食品添加剂混合物的定性识别中具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CNN和LSTM模型,使用复合神经网络CNN-LSTM-Attention建立的定性分类模型在准确率、F1分数方面均为最优。该研究为食品添加剂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提供了理论支撑,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食品添加剂 神经网络 CNN-LSTM-Atten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食品添加剂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广鑫 陈亮稳 +1 位作者 陈志娜 王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15-118,共4页
从教学方式、思政元素和考核评价3个方面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首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章节导学与课前任务布置、课堂知识拓展与讨论以及线上习题发布与精练... 从教学方式、思政元素和考核评价3个方面对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首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章节导学与课前任务布置、课堂知识拓展与讨论以及线上习题发布与精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最后,采用达成度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成果产出。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效果和总评成绩均得到明显提高。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混合式教学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教学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培燕 胡鹏丽 +5 位作者 于鲲 吴迪 陈春旭 杜传来 吴晓伟 郑海波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3期112-117,共6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将雨课堂智慧平台应用到“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教学策略。结课后,通过雨课堂平台向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为解决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将雨课堂智慧平台应用到“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实践教学策略。结课后,通过雨课堂平台向授课班级发布调查问卷,旨在评价学生对雨课堂授课模式的满意程度。统计结果表明,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食品添加剂 学习效果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创融合教育理念下“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望运滔 李瑞 +1 位作者 王宏伟 张华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7期136-138,142,共4页
“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是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教学团队针对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是郑州轻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教学团队针对以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的,从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多方面进行了专创融合教学改革,提出了一套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体系,并在近年来的“食品添加剂及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实践和完善,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有效促进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有机融合,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及应用 课程改革 专创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27
20
作者 郑威 王亚立 +4 位作者 刘天 于雪飞 陈宁 董静 李春研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5-197,200,共4页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食品"色香味"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俨然已经成为现代食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食品的外观、色泽以及口感等的改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会产生严重... 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食品"色香味"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俨然已经成为现代食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食品的外观、色泽以及口感等的改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会产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文章以食品添加剂为中心,论述了其功能和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 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