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
1
作者 胡世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25-29,共5页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有这样一段话: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日《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曰《金陵... 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有这样一段话: 空空道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日《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则曰《金陵十二钗》。这段话旁边,有一条评语曰: 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据专家们考证,《风月宝鉴》确有其书,曹雪芹是在《风月宝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可卿 《风月宝鉴》 曹雪芹 《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 副册 反面人物 脂评 素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书合成《红楼梦》──关于《红楼梦》著作权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薛瑞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关键词 《红楼梦》 《风月宝鉴》 《石头记》 著作权问题 曹雪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警幻仙子 甲戌本 成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两书合成《红楼梦》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薛瑞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8-13,共6页
周绍良、杜春耕提出《红楼梦》是由《石头记》、《风月宝鉴》两书合成的观点是能够成立的,《红楼梦》中有许多两书合成的痕迹。文章从《红楼梦》中的“石头”旧事;“假作真时真亦假”;
关键词 《石头记》 《风月宝鉴》 《红楼梦》 曹雪芹 脂砚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著作权难以剥夺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人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41,共6页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在胡适之前说法较多;自胡适《红楼梦考证》发表之后,学界虽时有异议,但基本认同《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近年来,有人不断提出新说,否定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其实,《红搂梦》本身和脂批的不少记... 关于《红楼梦》的作者,在胡适之前说法较多;自胡适《红楼梦考证》发表之后,学界虽时有异议,但基本认同《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近年来,有人不断提出新说,否定曹雪芹对《红楼梦》的著作权。其实,《红搂梦》本身和脂批的不少记载明确告诉我们《红搂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的同时代人永忠、明义、袁枚、周春、沈赤然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明文记载着曹雪芹创作《红搂梦》这一历史事实;乾隆以后的大量诗文资料明确记述《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不难理解,这些证据若不能推翻,便不能剥夺曹雪芹对《红楼梦》这部不朽巨著的创作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著作权 《风月宝鉴》 《红楼梦考证》 甲戌本 乾隆 “红学” 脂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明清小说研讨会综述
5
作者 曾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9-140,共2页
’96明清小说研讨会综述曾良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96明清小说研讨会”,1996年4月22日至26日在四川内江师专举行。来自全国... ’96明清小说研讨会综述曾良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编辑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的“’96明清小说研讨会”,1996年4月22日至26日在四川内江师专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70余名专家、学者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研讨会综述 《金瓶梅》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正统” 小说创作 叙事结构 以三为法 《风月宝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红楼梦》创作思路问题
6
作者 郁永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70,共11页
《红楼梦》的创作,经历了《风月宝鉴》→《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复杂的演变过程。《红楼梦》是今本《红楼梦》的第四稿。“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①《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 《红楼梦》的创作,经历了《风月宝鉴》→《石头记》→《红楼梦传奇》→《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复杂的演变过程。《红楼梦》是今本《红楼梦》的第四稿。“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①《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它原来在“贾探春理家”之前《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位置上,而后被作者向前移至“葫芦案”和薛宝钗“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②故事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沿着这里往下创作,直到“末回《警幻情榜》”③为止,从而创作出“百回”④《红楼梦》。而后,曹雪芹将《上三十回》⑤压缩成三回《红楼梦》,放在第四回之前,作为小说的开端,之后,他又从开端修改下去,成为“百十回”⑥《红楼梦》,但始终未改变《红楼梦》创作思路。《红楼梦》创作思路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思路,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思路。这为统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红楼梦》结构、主题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月宝鉴》 《石头记》 《红楼梦传奇》 《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 创作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楼梦》数易其名得到的启示
7
作者 徐缉熙 《求是学刊》 1985年第2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红楼梦》 《风月宝鉴》 黛爱情 《石头记》 悲剧命运 启示 甲戌本 冷子兴 甄士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雪芹卒年新考
8
作者 季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红学界一般都将壬午看成曹雪芹的半年,本文认为,“壬午除夕”中的壬午,不是年历,而是除夕那天的日历,因此,曹雪芹确切的半年应该是1759年。
关键词 曹雪芹 脂砚斋 《红楼梦》 甲戌本 《风月宝鉴》 庚辰本 俞平伯 《石头记》 胡适 曹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流”种种
9
作者 万天星 《汉语学习》 1986年第6期26-27,共2页
《说文》:“风,八风也。” 八风即八方之风,故八方流传并八方搜集而来的民歌曰风诗。“流”,风以动之;故“风流”既与八方相关,又与风诗相关。 “风流”与八方相关者有三义。 一、喻各自分散;如王粲《赠蔡子笃》:“风流云散,一别如... 《说文》:“风,八风也。” 八风即八方之风,故八方流传并八方搜集而来的民歌曰风诗。“流”,风以动之;故“风流”既与八方相关,又与风诗相关。 “风流”与八方相关者有三义。 一、喻各自分散;如王粲《赠蔡子笃》:“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二、举止潇洒品格清高,能影响八方;如《晋书·卫玠传》:“此君风流名士,海内所瞻。” 三、由举止潇洒发展为行为放荡,有冶游之事;如《开元天宝遗事》:“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由这“风流”又转为“风月”,指儿女恋爱之事,如《石头记》又名《风月宝鉴》。由这“风月”又转为“风情”,指风月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诗 八风 自分散 相关者 教化 《风月宝鉴》 英雄人物 开元天 遗事 《石头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