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韦护》的创作—修改史与丁玲之“向左转”——重勘20世纪丁玲思想与文学的一个维度
1
作者
程格格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小说《韦护》的创作与修改及其关涉的丁玲思想“向左转”问题,是有关丁玲思想、文学与整个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重要议题。创作于1929年的《韦护》是丁玲清理思想中无政府主义残留并开始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键节点,主人公韦护形象塑造的...
小说《韦护》的创作与修改及其关涉的丁玲思想“向左转”问题,是有关丁玲思想、文学与整个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重要议题。创作于1929年的《韦护》是丁玲清理思想中无政府主义残留并开始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键节点,主人公韦护形象塑造的偏移现象与丁玲创作时对共产党的态度、书写方式的转变以及韦护原型瞿秋白的“二元性”有密切关系。40年代与80年代分别处于延安语境与改革开放“复出”语境中的丁玲对《韦护》的内容进行大量修改,文本内外的差异揭示了丁玲“为自身革命历史正名”与“为瞿秋白平反”的双重诉求。丁玲笔下不同时期的《韦护》体现了在“政治”与“文学”的张力场中她自我观照的转移,而主人公丽嘉的结局则隐喻了丁玲一生的革命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韦护》
版本修改
无政府主义
瞿秋白
“向左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韦护》的创作—修改史与丁玲之“向左转”——重勘20世纪丁玲思想与文学的一个维度
1
作者
程格格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3,共11页
文摘
小说《韦护》的创作与修改及其关涉的丁玲思想“向左转”问题,是有关丁玲思想、文学与整个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重要议题。创作于1929年的《韦护》是丁玲清理思想中无政府主义残留并开始转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键节点,主人公韦护形象塑造的偏移现象与丁玲创作时对共产党的态度、书写方式的转变以及韦护原型瞿秋白的“二元性”有密切关系。40年代与80年代分别处于延安语境与改革开放“复出”语境中的丁玲对《韦护》的内容进行大量修改,文本内外的差异揭示了丁玲“为自身革命历史正名”与“为瞿秋白平反”的双重诉求。丁玲笔下不同时期的《韦护》体现了在“政治”与“文学”的张力场中她自我观照的转移,而主人公丽嘉的结局则隐喻了丁玲一生的革命逻辑。
关键词
丁玲
《韦护》
版本修改
无政府主义
瞿秋白
“向左转”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韦护》的创作—修改史与丁玲之“向左转”——重勘20世纪丁玲思想与文学的一个维度
程格格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