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殖民境遇中艺术的政治文化命运——对电影《霸王别姬》的阐释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经建 钟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2,共4页
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在政治文化命运这一命题上,呈现出三种言说形态:其一,艺术无法脱离政治和历史而独立生存,但也决不能完全受制于二者,更不能成为二者的工具;其二,近代中国于内政局动荡,于外殖民侵略,京剧连同所有民族艺术失去... 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在政治文化命运这一命题上,呈现出三种言说形态:其一,艺术无法脱离政治和历史而独立生存,但也决不能完全受制于二者,更不能成为二者的工具;其二,近代中国于内政局动荡,于外殖民侵略,京剧连同所有民族艺术失去稳定的"后方",处于"被看"的失语境遇;其三,京剧若想长远发展,就必须从传统思维的桎梏中转变,借助新的传播方式和先进技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后殖民境遇 政治文化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霸王别姬》中音乐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钱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29,共2页
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是一部经典影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从头至尾充满了戏剧冲突,其中的音乐对电影情节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让情节的跌宕起伏更加凸显,也使得整部影片的主题与情感不断提升、升华。本文从贯穿于影片始终的京剧... 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是一部经典影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从头至尾充满了戏剧冲突,其中的音乐对电影情节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让情节的跌宕起伏更加凸显,也使得整部影片的主题与情感不断提升、升华。本文从贯穿于影片始终的京剧、不同节奏不同音色的各种乐器、让《霸王别姬》成为经典的《让爱已成往事》等方面对电影《霸王别姬》中音乐对电影情节的推动作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音乐 电影情节 推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一次尝试——从同性恋题材角度再看《霸王别姬》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燕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2-53,共2页
Y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荣获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这也是至今为止,陈凯歌和中国电影所能达到的艺术最高峰。关于《霸王别姬》的分析评论早已不计其数,但似乎都在回避着这部影片在选材上对同性恋这一敏感话题的明显涉... Y1993年,陈凯歌执导的《霸王别姬》荣获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这也是至今为止,陈凯歌和中国电影所能达到的艺术最高峰。关于《霸王别姬》的分析评论早已不计其数,但似乎都在回避着这部影片在选材上对同性恋这一敏感话题的明显涉及。然而,这是影片本文分析中所不可回避的,《霸王别姬》所设置的并受到西方关注和认可的两个卖点,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京剧和同性恋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陈凯歌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福柯的“权力”理论浅析影片《霸王别姬》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40-41,共2页
福柯认为权力没有中心点、没有主体、没有机构,它不是单向性的,它永远存在于关系之中;权力来自四面八方,它无处不在;主体是被权力造就和生产的"驯顺的身体"。本文以陈凯歌导演的影片《霸王别姬》为例,尝试运用福柯的"权... 福柯认为权力没有中心点、没有主体、没有机构,它不是单向性的,它永远存在于关系之中;权力来自四面八方,它无处不在;主体是被权力造就和生产的"驯顺的身体"。本文以陈凯歌导演的影片《霸王别姬》为例,尝试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此片,力图启发一种新的电影读解策略,以克服影视批评中存在的印象化、直观化、非学术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权力 《霸王别姬》 规训 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痴与凡人——《霸王别姬》、《梅兰芳》之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岳晓英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3,137,共4页
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与《霸王别姬》同样讲述一代京剧名伶的故事,两部影片在角色设置、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确有其相近相承之处,彼此之间又有着微妙的貌合神离之处,特别是在影片叙述的中心指向上,《梅兰芳》与《霸王别姬》相比... 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与《霸王别姬》同样讲述一代京剧名伶的故事,两部影片在角色设置、镜头语言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确有其相近相承之处,彼此之间又有着微妙的貌合神离之处,特别是在影片叙述的中心指向上,《梅兰芳》与《霸王别姬》相比发生了一个从"戏痴""凡人"的彻底转变,《霸王别姬》的个性表达也逐渐过渡为《梅兰芳》的大片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霸王别姬》 《梅兰芳》 相近相承 相反相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霸王别姬》看程碟衣的身份认同之旅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37-37,共1页
中国第五代影人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采用了一种多主题、多角度的叙事方式,将同性恋主题隐藏于历史和文化的母题之中,片中主角程碟衣的感情经历映射了历史变迁中个体多舛的命运。程蝶衣在无处不在的影像中发现并不断修正自我,抛弃... 中国第五代影人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采用了一种多主题、多角度的叙事方式,将同性恋主题隐藏于历史和文化的母题之中,片中主角程碟衣的感情经历映射了历史变迁中个体多舛的命运。程蝶衣在无处不在的影像中发现并不断修正自我,抛弃了男性的自然属性,而与戏中的虞姬融为一体,幻化成了霸王的爱人,最终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形象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同性恋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和自我内在引导对人的“阉割”──《霸王别姬》与《萨拉辛》之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袁方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9期131-133,共3页
《霸王别姬》和《萨拉辛》是两篇极具相似点的作品,但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同志小说。相同的单亲家庭造就了两位不同的艺术家+相似的同性之爱造成了共同的命运悲剧。他们承受着命运的“阉割”,在传统引导的社会中却从未泯灭独立人格的渴望... 《霸王别姬》和《萨拉辛》是两篇极具相似点的作品,但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同志小说。相同的单亲家庭造就了两位不同的艺术家+相似的同性之爱造成了共同的命运悲剧。他们承受着命运的“阉割”,在传统引导的社会中却从未泯灭独立人格的渴望与艺术生命的坚执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阉割 传统文化 内在引导 《霸王别姬》 《萨拉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王别姬》:一个酷儿阅读的起点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3,共3页
以酷儿理论的"性/别"论述为基点,结合巴特勒、塞芝维克和劳丽蒂斯的酷儿论述与关键概念对电影并小说文本《霸王别姬》进行细读。
关键词 《霸王别姬》男性阴柔 认同 欲望 情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京剧《霸王别姬》的具身呈现及场上表演的文本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5,共8页
杨小楼的具身表情思维对梅兰芳表演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年京剧鼎盛时期之所以能出现不少全能的戏曲艺术家,是因为戏曲演员从童子功训练开始就扎实掌握了“可引用的姿势”,而能不断组合、化合姿势的直接审美效果就是具身表情的凸... 杨小楼的具身表情思维对梅兰芳表演的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当年京剧鼎盛时期之所以能出现不少全能的戏曲艺术家,是因为戏曲演员从童子功训练开始就扎实掌握了“可引用的姿势”,而能不断组合、化合姿势的直接审美效果就是具身表情的凸显。“梅党”编攒《霸王别姬》和梅兰芳、杨小楼在该剧上演后反复删减修改的过程,也充分说明正是具身表情思维决定了传统戏曲场上表演文本结构的生成。这种在元杂剧中就以插演方式存在的场上表演的文本结构,凸显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场上搬演的简繁适度、冷热调剂规则,观赏者由此获得了非“最高行动线”情节高潮的情感聚合审美高峰体验。这种非封闭的开放性插演结构,也为观赏者在期待视野里目睹艺术大家临场插演逞才能留下了瞬间掌声间断剧情的审美时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具身表情 非“情节整一性” 场上表演文本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古的悲情绝唱——浅析龙德云《霸王别姬》中“泛调性”与多调性的创作技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蒲倩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本人有幸参加了龙德云教授发表在2014年第2期的作品《霸王别姬》的排练与首演,并担任女高音(虞姬)的角色,在此,特对角色的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作一个陈述和浅析,如能对以后要排练此作品的同行及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本人将感到莫大的... 本人有幸参加了龙德云教授发表在2014年第2期的作品《霸王别姬》的排练与首演,并担任女高音(虞姬)的角色,在此,特对角色的体验,和对作品的理解作一个陈述和浅析,如能对以后要排练此作品的同行及朋友们有一定的帮助,本人将感到莫大的欣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创作技法 多调性 泛调性 悲情 作品 女高音 排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对照艺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辰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86-87,共2页
电影《霸王别姬》在总体结构的建立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把"对照手法"贯穿始终,发展了雨果提出的"美丑对照"原则,把视点聚焦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性上,使作品呈现出宏大、严谨、对称的艺术风貌。从时间维度上看,电... 电影《霸王别姬》在总体结构的建立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都把"对照手法"贯穿始终,发展了雨果提出的"美丑对照"原则,把视点聚焦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人性上,使作品呈现出宏大、严谨、对称的艺术风貌。从时间维度上看,电影厚重的历史感和迫切的现实感相交错,时代的大背景与小人物的命运相对照;在空间维度上看,导演采用"戏中戏"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戏里戏外两位主人公的不同性格,成功塑造了程蝶衣这一经典的银幕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对照手法 叙事 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季平戏曲题材电影音乐创作研究——以《霸王别姬》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楚守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28-129,共2页
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电影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创作的戏曲题材的几部电影音乐尤其引人注目,他根据电影的内容,用民族元素和作曲技术手段来表达真挚的情感,他的电影音乐中浓郁的民族风情、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表达、对画面与音乐结合... 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电影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创作的戏曲题材的几部电影音乐尤其引人注目,他根据电影的内容,用民族元素和作曲技术手段来表达真挚的情感,他的电影音乐中浓郁的民族风情、对人物内心的挖掘与表达、对画面与音乐结合的把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部戏曲题材的电影中,他对戏曲元素的运用、所采用的作曲技术、音画结合更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不断突破、求新求变的创作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季平 《霸王别姬》 电影音乐 戏曲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霸王别姬》看程蝶衣艺术形象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娟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72-74,共3页
《霸王别姬》是香港女作家李碧华所著小说,后经陈凯歌执导成电影,由张丰毅、张国荣、巩俐主演,荣膺全球百部最佳电影之一,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恺撒奖,并荣获金球奖、金棕榈奖、费比西奖等多个奖项,成为华语电影难以超越的巅峰之作。《霸... 《霸王别姬》是香港女作家李碧华所著小说,后经陈凯歌执导成电影,由张丰毅、张国荣、巩俐主演,荣膺全球百部最佳电影之一,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恺撒奖,并荣获金球奖、金棕榈奖、费比西奖等多个奖项,成为华语电影难以超越的巅峰之作。《霸王别姬》讲述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梨园师兄弟段小楼与程蝶衣的一生情感纠葛与爱恨离愁,电影版中融入历史与人性、国家与个人,兼具了史诗格局与文化内涵。从一句"奴本是女娇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电影版 华语电影 李碧华 形象分析 张国荣 情感纠葛 娇娥 金球奖 巩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电影《霸王别姬》中的自杀意象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甘秋霞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1期38-38,共1页
电影《霸王别姬》以小癞子、菊仙和程蝶衣三人自杀身亡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的尴尬与无奈,表达了编导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深切忧虑,充分体现了经典影片关怀生命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 《霸王别姬》 自杀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生存意识的彰显——从《霸王别姬》到《梅兰芳》
15
作者 田亦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它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并且将人的普遍生命力的象...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它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并且将人的普遍生命力的象征形式与集体无意识的存在所统一起来的实体,定义为“原型”。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原型批评”研究方法,已在心理学、文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明显地反映在对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分析上。无论人类社会经过怎样的变迁,人类思想发生怎样的演进,艺术作品中看似变化多端的象征都没有失去其埋藏于内里的基本模式,这是一种人类思想的遗传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梅兰芳》 生存意识 集体无意识 民族 心理学家 象征形式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王别姬》与“梨园”风花雪月
16
作者 王好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48-49,共2页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耸立的一座高峰,是形而上的通俗史诗。电影以中国文化积淀浓厚的京剧艺术为目标,中国半个世纪历史时空为背景,京剧艺人的生活为内容,交织着传统文化、人们的生存状态、人性的反思与领悟,表现了非正常的艺术...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耸立的一座高峰,是形而上的通俗史诗。电影以中国文化积淀浓厚的京剧艺术为目标,中国半个世纪历史时空为背景,京剧艺人的生活为内容,交织着传统文化、人们的生存状态、人性的反思与领悟,表现了非正常的艺术迷恋者在世俗生活中的困境。故事按照史诗程序追求情节的波澜起伏,让时代的风云变幻塑造人物不同时期的形象、有条不紊地再现了中国"梨园"阶层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风花雪月的人生。导演的匠心独具和艺术独特,提升了影片的文化意蕴和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人性 艺术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霸王别姬》中蒋雯丽的表演设计
17
作者 齐靖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28,共2页
《霸王别姬》以精美的制作、精彩的故事情节安排和动人的表演在电影史上堪称佳作,剧中蒋雯丽的表演虽然只有简短的七分钟,但是导演陈凯歌通过对其表演细腻到位的安排设计,对剧中蒋雯丽表演角色的出场服饰设计、表情设计和贴切角色生活... 《霸王别姬》以精美的制作、精彩的故事情节安排和动人的表演在电影史上堪称佳作,剧中蒋雯丽的表演虽然只有简短的七分钟,但是导演陈凯歌通过对其表演细腻到位的安排设计,对剧中蒋雯丽表演角色的出场服饰设计、表情设计和贴切角色生活的动作设计,清晰地交代出蒋雯丽表演角色生活的年代、时代背景和角色的职业特点以及一个母亲对孩子无私的"母爱"。蒋雯丽也通过自己出色的表演,把故事的中心精髓即"母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霸王别姬》 表演设计 蒋雯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同性恋者的悲剧——《霸王别姬》观后
18
作者 郑启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27,共1页
《霸王别姬》使清冷的影院又热闹了起来,人们冲着“金棕榈”国际大奖,冲着巩俐也冲着张国荣张丰毅,都想一睹为快。
关键词 《霸王别姬》 张丰毅 张国荣 巩俐 同性恋者 国际大奖 电影观众 陈凯歌 电影作品 无法自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霸王别姬》的得与失
19
作者 峻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24,共1页
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赢得46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使中国影人又惊又喜。然此片亦非至善至美之作,有得也有失。
关键词 《霸王别姬》 戛纳国际电影节 陈凯歌 人物动作 至善至美 戛纳电影节 运动画面 《黄土地》 叙事主题 叙事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帷幕后的幽微目光——论《霸王别姬》里的张公公和袁四爷
20
作者 尤作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30,共4页
电影《霸王别姬》是以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三人的人生命运与关系纠缠作为情节主线展开故事讲述的,这三个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霸王别姬》最为重要的三个角色。人们讨论、分析和研究《霸王别姬》也往往围绕着这三个主要角色的性情... 电影《霸王别姬》是以段小楼、程蝶衣、菊仙三人的人生命运与关系纠缠作为情节主线展开故事讲述的,这三个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霸王别姬》最为重要的三个角色。人们讨论、分析和研究《霸王别姬》也往往围绕着这三个主要角色的性情品格、价值观念和命运纠缠等展开。这种提纲挈领式的研究方式无疑渊源已久,并被认为不证自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王别姬》 研究理念 边缘人群 日常化 结构主义叙事学 双重视野 历史叙述 中国传统文化 艺术审美 生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