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霍比特人》系列电影改编策略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柏柯
-
机构
洛阳理工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105,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46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同样改编自英国文豪J.R.R.托尔金同名小说的《霍比特人》三部曲,延续了《指环王》三部曲创造的艺术奇迹,巩固了奇幻电影在当代电影市场中的重要地位。但与《指环王》三部曲的电影改编不同,《霍比特人》三部曲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小说文本,而是从托尔金的"单薄的"同名小说拆解改编得来。《霍比特人》三部曲的电影改编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改编技巧,本文从童心稚趣的儿童视角、史诗化的电影语言与多元化的人物形象三方面加以分析。
-
关键词
魔幻小说
电影改编
《霍比特人》
电影语言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霍比特人》中的黑色美学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树光
-
机构
赤峰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3-145,共3页
-
文摘
彼得·杰克逊的《霍比特人》系列电影在继承《魔戒》中的唯美风格之外,也沿袭了《魔戒》中的黑色美学路线。杰克逊选择了放大《霍比特人》中与《魔戒》共有的恐惧、软弱、尊严、抗争、生存等主题,使影片始终萦绕着悲剧性的压抑气氛。可以说,正是黑色美学让影片具有一定的深度,避免《霍比特人》成为空洞的视觉大片。文章从压抑的精神状态、与情绪相关的黑色意象、希望中隐含绝望的叙事三方面,分析《霍比特人》的黑色美学。
-
关键词
《霍比特人》
彼得·杰克逊
黑色美学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霍比特人》与影像本体论关系刍议
- 3
-
-
作者
王秉清
-
机构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课题项目"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GH-2014)
-
文摘
英国语言学家、作家J·R·R·托尔金的文学成就远比其语言学方面的造诣更为人所称道,奠定他在英国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史上地位的,正是他创作的奇幻小说《魔戒》。这部作品同样在数十年后成就了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及他的维塔工作室,他将《魔戒》拍成了气势恢宏的电影并揽获了十余座"小金人"。本文从影像本体论、《霍比特人》影像的现实感与虚幻性、拍摄手法对中国电影的启示三方面观照这部影片。
-
关键词
《霍比特人》
托尔金
彼得·杰克逊
影像本体论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从《霍比特人》看名著改编
- 4
-
-
作者
陈菁
-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96,共3页
-
文摘
彼得·杰克逊执导的《霍比特人》基本忠实于托尔金原著的情节,将《指环王》中由比尔博口述的冒险经历以精彩的画面展现给观众,满足了"托迷"乃至更多层次上观众的娱乐需求。但是就作品的基调来说,原著传递出来的是一种"归去来兮"式的田园温情,而电影则近于史诗性壮阔的格调,这也导致其上映之后口碑毁誉参半。文章从"故事性"的保留、视听效果的打造、欲望情节的添加三方面,以《霍比特人》为例,分析名著的电影改编。
-
关键词
《霍比特人》
托尔金
彼得·杰克逊
电影改编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由《霍比特人》看英美奇幻小说改编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瑶
-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外语教学部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98-100,共3页
-
文摘
托尔金的《魔戒》与《霍比特人》先后被彼得·杰克逊搬上大银幕,在全世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中土"狂潮。随着电影的上映,托尔金所构建的中土世界被具象化,彼得·杰克逊也凭借着六部电影名利双收。目前,学界从改编的角度对杰克逊电影的研究仍然较为滞后。可以说,彼得·杰克逊对原著的改编是十分成功的。文章以《霍比特人》为中心,从对原著的忠实还原、电影对商业的妥协、人物关系上的适当改动三方面,看英美奇幻小说改编。
-
关键词
《霍比特人》
彼得·杰克逊
J·R·R·托尔金
奇幻小说
改编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解读《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
- 6
-
-
作者
李金燕
隋丹婷
-
机构
江西服装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1-153,共3页
-
文摘
《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不仅是科技上的一次重大尝试,而且也是中土的一场史诗大战。其是三部曲电影之终结篇,由巨著《霍比特人》改编,彼得·杰克逊执导。在这部电影中,随着一股黑暗势力的出现,比尔博在绝望中掀起了冒险之旅的高潮。此刻的精灵部落、矮人族和人类必须做出抉择,是选择被敌人一举歼灭还是和衷共济,成为整个电影的整体格局,也因为选择的发展和冒险之旅的开启,使得《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形成了跌宕起伏的剧情,在这个基础之上,借助现代化的拍摄手段,最终成就了这部气势恢弘的伟大作品。
-
关键词
解读
《霍比特人》
《五军之战》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的叙事结构与电影美学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张宪伟
-
机构
吉林动画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36,共3页
-
文摘
作为魔幻电影《霍比特人》系列的最终章,《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凭借其宏大的叙事和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在艺术表现力与票房成绩上同时获得了不俗的成绩。《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将好莱坞魔幻电影的发展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从《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出发,通过对该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该部电影在对原著小说的改编与影像转化的分析与总结,从而进一步对好莱坞魔幻电影的创作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做出总结和展望。
-
关键词
《霍比特人》
好莱坞
魔幻电影
改编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艺术理论场域下电影接受美学之探
- 8
-
-
作者
邓琦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7-29,共3页
-
文摘
学界对于“艺术理论”本身的概念研究一直存在着模糊地带,关键问题在于艺术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共同的、基本的原理,还是有着具体艺术形式的限定。其实这两点并非不可调和,艺术理论有其内在的一体二元性。直接的造型印象是人思维此岸性在艺术场域中的本质体现,如在《菊豆》《指环王》《霍比特人》等影片中,空间布局是令观众形成整体造型印象的核心要素。“诗与画”的情绪是人思维彼岸性在艺术场域中的本质体现,如《恋恋风尘》中的镜头语言运用、《八月照相馆》中对于声音塑造意境作用的凸显。所以,电影的发展较其他艺术形式而言,表现出更强的现实性、时代性的特点。
-
关键词
镜头语言
《指环王》
《霍比特人》
整体造型
空间布局
声音塑造
接受美学
二元性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