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与恶的撕咬——读毛姆的短篇小说《雨》 被引量:5
1
作者 邹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02-103,共2页
《雨》是英国20世纪重要作家W.S.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英国海外殖民地西萨摩亚为背景,描写传教士戴维森的所作所为及其与妓女汤普逊的纠葛,对此作者的叙述极富层次。《雨》中的戴维森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却有其... 《雨》是英国20世纪重要作家W.S.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它以英国海外殖民地西萨摩亚为背景,描写传教士戴维森的所作所为及其与妓女汤普逊的纠葛,对此作者的叙述极富层次。《雨》中的戴维森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却有其鲜明的个性和审美价值。作者通过这种关系,揭露宗教的虚伪和人性的堕落,塑造了西方文学作品中传教士和妓女的又一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姆 《雨》 传教士 妓女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对立: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雨中猫》 被引量:26
2
作者 姜淑芹 严启刚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7,共4页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猫》通过一只雨中的小猫展现了自然与文明、女性与男性的双重对立,是一篇充满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经典之作。故事开篇的景物描写首先确立了文明对自然的统摄与压抑;继而通过猫与书的对立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漠视与...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猫》通过一只雨中的小猫展现了自然与文明、女性与男性的双重对立,是一篇充满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经典之作。故事开篇的景物描写首先确立了文明对自然的统摄与压抑;继而通过猫与书的对立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漠视与压制;最后通过野猫与家猫的对立揭示了父权制以文明为工具对自然与女性的双重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雨中猫》 双重对立 海明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人和猫——析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的象征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贾艳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05-107,共3页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早期的一篇通过象征手法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通过分析作家生活经历和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可以解读“雨中的猫”所具有的多重象征意义:“猫”象征着孩子,“妻子”对“猫”的渴望表达了女性对母性的期盼,折射了美...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早期的一篇通过象征手法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通过分析作家生活经历和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可以解读“雨中的猫”所具有的多重象征意义:“猫”象征着孩子,“妻子”对“猫”的渴望表达了女性对母性的期盼,折射了美国20年代“新女性”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认同;“雨”象征死亡,暗示着人物命运的不幸,既象征着“妻子”流产的婴儿,也预示着夫妇婚姻关系的解体;如果“雨中的猫”寓意婚姻关系解体的内因:夫妻在对待生孩子的矛盾,则饭店老板让侍女送给“妻子”的“大玳瑁猫”寓意婚姻关系解体的外因:第三者的插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雨中的猫》 象征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出楚简看《诗经·雨无正》的诗旨——兼论东周时期的“周亡”与“周衰”观念 被引量:7
4
作者 谢乃和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32,共9页
《雨无正》系《诗经·小雅》之一,列于《节南山之什》第四篇,前人谓之"变雅"。其诗旨素有三端:刺厉王、刺幽王和平王东迁后诗。随着《诗论》与《系年》等新出楚简的公布,可考证《雨无正》当为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诗,其绝... 《雨无正》系《诗经·小雅》之一,列于《节南山之什》第四篇,前人谓之"变雅"。其诗旨素有三端:刺厉王、刺幽王和平王东迁后诗。随着《诗论》与《系年》等新出楚简的公布,可考证《雨无正》当为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时诗,其绝对时间大致在公元前762-前759年左右,作者为平王的近侍之臣,诗旨则在于为其时王统未集的平王吁请内外服臣工的支持。不唯如此,新出楚简与传世文献对西周末年周室的动乱则有"周亡"与"周衰"的不同撰述,从而揭示出平王由王统未集到正统确立后东周政治思想变迁的另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无正》 诗旨 《系年》 二王并立 周亡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我要!我要!我要!”到“她要,他要,他们要”-丰裕社会中的“雨王汉德森”的精神指归 被引量:8
5
作者 祝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3-89,共7页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汉德森在非洲获得的智慧使他精神上发生了从"我要!我要!我要!"到"她要,他要,他们要"及从"猪性"到"狮性"的巨大变化。他从精神沉睡、死亡意识以及自我的樊篱中走出,回归...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汉德森在非洲获得的智慧使他精神上发生了从"我要!我要!我要!"到"她要,他要,他们要"及从"猪性"到"狮性"的巨大变化。他从精神沉睡、死亡意识以及自我的樊篱中走出,回归到现实世界,试图开始新的生活。这种转变表现了贝娄对所谓"异化"和"荒原"之说的反动,映射出贝娄的"认识自我,融入社会"的伦理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雨王汉德森》 精神困境 精神指归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调元《雨村曲话》与《剧话》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瑶瑶 杨晓宇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雨村曲话》与《剧话》是清代学者李调元戏曲研究成就的集中体现。文章通过对《雨村曲话》与《剧话》内容的梳理和评介,从理论、史料以及学术思想贡献等方面探讨了二书的文献价值。
关键词 李调元 《雨村曲话》 《剧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意境的现代性转换——戴望舒《雨巷》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南志刚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雨巷》 戴望舒 现代性转换 意境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 解析 诗词艺术 现代诗歌 诗人气质 古典诗词 创作手法 现代意味 诗性美 代表作 中国 熔铸 眷恋 情感 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后集》试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秀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42,共8页
马思聪先生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的创作领域十分广泛,尤其以小提琴作品影响最大、艺术水准较高。《雨后集》是马思聪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艺术歌曲集。通过词的来源、词曲结构的处理、节奏处... 马思聪先生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的创作领域十分广泛,尤其以小提琴作品影响最大、艺术水准较高。《雨后集》是马思聪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艺术歌曲集。通过词的来源、词曲结构的处理、节奏处理及调性布局、钢琴伴奏等诸多方面的分析,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手法对《雨后集》进行阐释,从中找出它的音乐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聪 《雨后集》 词的来源 词曲结构 节奏处理、调性布局 钢琴伴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美国电影《雨人》中的人性挚爱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102,共2页
美国电影《雨人》是由著名导演莱文森所执导的一部亲情题材的电影,因其独特的拍摄方式、耐人寻味的情节以及深刻的寓意而广受观众好评。这部电影具有极为深刻的文化和道德内涵,能够在精神层面引发人们对人性的重新思考,不仅在整个20世... 美国电影《雨人》是由著名导演莱文森所执导的一部亲情题材的电影,因其独特的拍摄方式、耐人寻味的情节以及深刻的寓意而广受观众好评。这部电影具有极为深刻的文化和道德内涵,能够在精神层面引发人们对人性的重新思考,不仅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在整个美国电影史上也占有着重要地位,并因此获得了包括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在内的诸多国际大奖。本文通过剖析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和剧情等,来进一步解读影片所表达的主旨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人》 人性 道德 表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影片《雨人》中的情感救赎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红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101,共2页
《雨人》是巴里·莱文森1988年执导的一部电影,它反映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弊病——对财富和利益的追逐,使人际间情感越来越疏离。影片中查理出于对财富的追逐而疏远了生活中的至亲——恋人、兄长、父亲,而最终他的患孤独症的哥哥... 《雨人》是巴里·莱文森1988年执导的一部电影,它反映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弊病——对财富和利益的追逐,使人际间情感越来越疏离。影片中查理出于对财富的追逐而疏远了生活中的至亲——恋人、兄长、父亲,而最终他的患孤独症的哥哥雷蒙却完成了对查理的情感救赎,使查理的情感得以回归。今天,放眼当今社会,几乎每个现代人都能从查理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此时重温经典影片《雨人》,分析雷蒙对查理的情感救赎,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人》 情感危机 情感救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入《雨巷》的三条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利景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这首诗节奏优美,诗情缱绻,诞生以来一直备受称誉。在语文出版社编辑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该诗是必修篇目。我们知道,大凡文学经典都是开放性的,具备从多种角度进行阐释的可能...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这首诗节奏优美,诗情缱绻,诞生以来一直备受称誉。在语文出版社编辑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中,该诗是必修篇目。我们知道,大凡文学经典都是开放性的,具备从多种角度进行阐释的可能,本文尝试从三种不同的路径进入《雨巷》,以期提供理解这首名作的三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巷》 路径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语文教科书 语文出版社 文学经典 戴望舒 诗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王亨德森》:索尔·贝娄的浪漫主义宣言 被引量:15
12
作者 蓝仁哲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0-34,共5页
索尔·贝娄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接受西方悲观的"荒原观念"影响到刻意走自己的浪漫主义路子的转变。《雨王亨德森》被称为他的浪漫主义宣言,以浪漫主义的批评视角探讨这部小说,分析其主人公亨德森去非洲的原因,非洲之行的... 索尔·贝娄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接受西方悲观的"荒原观念"影响到刻意走自己的浪漫主义路子的转变。《雨王亨德森》被称为他的浪漫主义宣言,以浪漫主义的批评视角探讨这部小说,分析其主人公亨德森去非洲的原因,非洲之行的自我探索历程以及小说结尾所呈现的与华兹华斯《永生颂》相应的诗意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王亨德森》 索尔·贝娄 浪漫主义 “荒原观念” 加拿大 小说 文学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读对语文学习的作用——以《雨的四季》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毕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Z期26-28,共3页
对于语文学习,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雨的四季》的教学为例,精心设计了四种朗读教学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朗读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在语言、情感、意境上的精美之处,继而让学生在朗读中将该文章的内容与理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实... 对于语文学习,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雨的四季》的教学为例,精心设计了四种朗读教学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朗读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在语言、情感、意境上的精美之处,继而让学生在朗读中将该文章的内容与理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实现自身与文章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的四季》 语文学习 朗读 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 精心设计 文章 课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的晴雨录奏报及资料的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炳涛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2-214,共13页
“晴雨录”奏报是清代雨泽奏报制度的重要形式,早在康熙六年就已经出现,但仅限于京师地区。康熙二十四年在各行省推广“晴雨录”奏报以失败告终,只有北京“晴雨录”奏报一直坚持到清末。根据奏报主体的身份,现存“晴雨录”档案可以分钦... “晴雨录”奏报是清代雨泽奏报制度的重要形式,早在康熙六年就已经出现,但仅限于京师地区。康熙二十四年在各行省推广“晴雨录”奏报以失败告终,只有北京“晴雨录”奏报一直坚持到清末。根据奏报主体的身份,现存“晴雨录”档案可以分钦天监《晴雨录》、织造《晴雨录》、太监《晴雨录》和巡抚《晴雨录》,前三者在记录内容、格式、奏报时间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清代“晴雨录”档案在历史气候重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利用异源资料(日记资料、“雨雪分寸”档案)的比勘发现,三种类型的《晴雨录》与其他资料的相似度均高于85%,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晴录” 制度运行 内容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中的猫》中的女性主义体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霍娟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Z期42-43,共2页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大部分作品都充斥着"硬汉"的形象,然而,他却因为发表《雨中的猫》而被大家认为是一位关注女性和女性意识的作家。女性主义是环境保护运动和解放运动的产物,它以追求自由和解放生命为目标,渴望建立男性与女性...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大部分作品都充斥着"硬汉"的形象,然而,他却因为发表《雨中的猫》而被大家认为是一位关注女性和女性意识的作家。女性主义是环境保护运动和解放运动的产物,它以追求自由和解放生命为目标,渴望建立男性与女性、自然与人类的平等相处。本文就《雨中的猫》中"猫"的形象进行解读,阐述女性主义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中的猫》 女性主义 海明威 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斐仲《雨花庵诗余》稿本的价值述略
16
作者 陶运清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94-96,共3页
钱斐仲是清代著名女词人、书画家,所著的《雨花庵诗余》手稿本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稿本收词四十八首,前有钱斐仲对自己诗歌的校订、时人魏谦升和杨锦雯的题词,正文中有魏谦升的批注,后有钱斐仲诗一篇.稿本小楷端秀、行书苍浑.该稿本保... 钱斐仲是清代著名女词人、书画家,所著的《雨花庵诗余》手稿本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稿本收词四十八首,前有钱斐仲对自己诗歌的校订、时人魏谦升和杨锦雯的题词,正文中有魏谦升的批注,后有钱斐仲诗一篇.稿本小楷端秀、行书苍浑.该稿本保留了词集的原貌,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斐仲 《雨花庵诗余》 手稿 版本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题旨·范式·格调:奥斯卡经典《雨人》的三重观照
17
作者 李璐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由巴瑞·莱文森执导的电影《雨人》(1988),是一部深受全球影迷喜爱的好莱坞经典之作。导演用充满温情的镜像表达,将原本的两个陌路人即患有自闭症的哥哥雷蒙和精明的汽车销售商弟弟查理,通过短短6天的公路之旅,将他们兄弟间的故事,... 由巴瑞·莱文森执导的电影《雨人》(1988),是一部深受全球影迷喜爱的好莱坞经典之作。导演用充满温情的镜像表达,将原本的两个陌路人即患有自闭症的哥哥雷蒙和精明的汽车销售商弟弟查理,通过短短6天的公路之旅,将他们兄弟间的故事,及旅途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娓娓道来。本片所折射出的社会现实问题和人性的桎梏,以及点滴入心的保守主义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人》 镜像表达 社会现实问题 自闭症 保守主义 莱文森 情感体验 奥斯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批评的视野重读《雨王汉德森》
18
作者 张丽华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16-117,共2页
《雨王汉德森》是索尔·贝娄(1915-2005)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主人公汉德森非洲之旅的奇特经历。本文从生态批评理论出发,结合汉德森的非洲经历,分析作品中不同层面的生态观念和生态意识。
关键词 《雨王汉德森》 生态批评 生态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茫、削弱与丧失了的女性主体意识——重读《雨中的猫》
19
作者 付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X期56-57,共2页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享誉世界文坛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众人的眼里他的形象就是"硬汉子"形象,主要从他的理性角度分析出他的人格魅力,由于海明威的特殊背景他擅长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描述,在女性主义也是如此。《雨中的猫》就是... 海明威是二十世纪享誉世界文坛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众人的眼里他的形象就是"硬汉子"形象,主要从他的理性角度分析出他的人格魅力,由于海明威的特殊背景他擅长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描述,在女性主义也是如此。《雨中的猫》就是写关于海明威心中的女性主义的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雨中的猫》中的环境、旅店老板以及"失而复得"之猫的描写分析,阐述父权社会制度下女主人公主体意识如何从迷茫到削弱直至丧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中的猫》 女性意识 迷茫 削弱 丧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对《雨中猫》语篇的分析
20
作者 张利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72-73,共2页
海明威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小说,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看起来语言朴实无华、简洁凝炼,但是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雨中猫》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这篇文章对当时的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广... 海明威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小说,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看起来语言朴实无华、简洁凝炼,但是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雨中猫》很好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这篇文章对当时的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功能语言学主要侧重对写作技巧的分析和文本的链接研究,对于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海明威的《雨中猫》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对其功能语言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的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雨中猫》 功能语言学 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