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基于《雇佣劳动与资本》早期中译本的分析
1
作者 何乐如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7,共7页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研究意义重大。“工人阶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之一,其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常常将“工人阶级”译为“劳动阶级”... 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概念的中国化考证研究意义重大。“工人阶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概念之一,其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常常将“工人阶级”译为“劳动阶级”与“劳工阶级”,这种译法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近代中国落后苦难的社会现实,使得“工人阶级”概念一经传入就获得普遍的认可与广泛的传播,“工人阶级”概念中的中国元素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工人阶级”并不是一个一经产生就永恒固定的概念,它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工人阶级” 《雇佣劳动与资本》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利希笔记》与马克思对资本认识的深化
2
作者 张义修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67,共5页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 《哲学的贫困》 雇佣劳动关系 经济史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 南京大学 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塞尔笔记》C与“居利希笔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一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共6页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 《哲学的贫困》 雇佣劳动关系 经济史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 南京大学 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利希笔记》与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对殖民地盘剥的重要思考
4
作者 吴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3,共5页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 本组关于马克思“居利希笔记”研究的笔谈,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近期完成的最新成果。马克思完成于1846—1847年的“居利希笔记”,是他第二次经济学研究的《布鲁塞尔笔记》 C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经济史研究笔记中,马克思第一次面对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统治的全景式的历史现实,其中,他不仅使自己在前期经济学理论中遭遇的资产阶级社会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变得具体和鲜活起来,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获得了来自欧洲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支撑。马克思这一重要的经济史研究,也是我们面对同时期《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经典文献需要深入了解的思想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雇佣劳动与资本》 《哲学的贫困》 雇佣劳动关系 经济史研究 南京大学 历史唯物主义 经典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初步呈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翟青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176,共8页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研究的系统总结。在这部著作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实际确立,生产关系范畴从抽象进一步走向具体,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得到继续贯彻。马克思首次全面系统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政治... 《雇佣劳动与资本》是马克思早期经济学研究的系统总结。在这部著作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已实际确立,生产关系范畴从抽象进一步走向具体,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得到继续贯彻。马克思首次全面系统地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政治经济学解剖,形成了资本、工资、劳动(力)商品、交换价值、供求关系、价格、生产费用等新的经济范畴体系,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得以初步阐发,资本积累理论在萌芽中孕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在交互建构中实现了更高层次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雇佣劳动与资本》是一部凝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重要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佣劳动与资本》 唯物史观 生产关系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