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奏响人性光辉的号角——电影《集结号》音乐解析 |
刘淼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
2
|
《集结号》:革命战争影片的新突破 |
李掖平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3
|
生命的价值 人文的情怀——国产战争片《集结号》的解构主义视角 |
李红绿
赵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4
|
“现象”之“真”——电影《集结号》与现象学的文化视野浅谈 |
周鼎
黄振华
唐晓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5
|
多元话语的变奏——《集结号》叙事管窥 |
胡清
刘兵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6
|
试论战争片中的个体价值表达——以《拯救大兵瑞恩》与《集结号》为例 |
徐晓利
李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7
|
从《集结号》看中国电影大片的转向 |
陈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8
|
试论中国商业影片的精神价值诉求危机——以影片《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为例 |
张菁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9
|
公民伦理与革命伦理的“道德商谈”——从小说《官司》到电影《集结号》 |
支宇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0
|
以《集结号》为例谈美术对电影主题的作用 |
宋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1
|
从《集结号》看电影美术对电影主题的影响 |
范明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12
|
对新世纪中国式大片《集结号》的思考 |
徐颖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3
|
从《集结号》看国产战争影片的文化转型 |
徐红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4
|
《集结号》镜头语言探析 |
文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5
|
《集结号》中美学艺术对电影主题的影响 |
张丽莉
孙永维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6
|
《集结号》:人性与军令孰重 |
李文凤
弓太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7
|
电影《集结号》中的爱国主义与当代启示 |
朱兰
但家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8
|
“非名著”改编的一个范例——《集结号》编导“再创造”艺术略谈 |
张小龙
李赢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9
|
从设计美学的视角看《集结号》 |
张春秘
董宝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20
|
主体精神的重建与世俗特性的光大——评电影《集结号》 |
郭学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