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文学视野下的巴金——重读《随想录》 |
李怡
张雨童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2
|
人的尊严意识──《随想录》人文思想资源探索 |
郑波光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7 |
1
|
|
3
|
开启散文多元化时代的大书——重读巴金的《随想录》 |
凤群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4
|
巴金与现代人学——《随想录》新论 |
曾绍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5
|
《随想录》的另一个文本关于《〈随想录〉手稿本》 |
周立民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6
|
两个被误置的文本──重读《随想录》和《心灵史》 |
李林荣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7
|
《随想录》的叙述策略和魅力——2016年4月30日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
坂井洋史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8
|
《随想录》寻找、恢复自我形象的过程 |
李喜卿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9
|
重读巴金《随想录》的随想 |
筱嘉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0
|
社会改革的利器──读巴金的《随想录》 |
胡中乐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1
|
《忏悔录》与《随想录》 |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2
|
读巴金《随想录》的随想——为巴金故居对外开放而作 |
陈漱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3
|
《随想录》与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复苏 |
周立民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4
|
读《随想录》随想 |
杨虎
|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5
|
巴金《随想录》的艺术境界 |
吴欢章
|
《当代文坛》
|
1985 |
0 |
|
16
|
巴金《随想录》读后 |
傅安
|
《当代文坛》
|
1984 |
0 |
|
17
|
巴金“随想录”中的忏悔意识及其意义 |
江冰
|
《探索(浙江)》
CSSCI
|
1989 |
1
|
|
18
|
巴金与《往事与随想》 |
姚宏越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9
|
巴金研究:现状与问题——李存光学术访谈录 |
李存光
邵宁宁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20
|
文学创作者的“罪与罚”——巴金的道路与《寒夜》的位置 |
樊迎春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