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颂陶藏心曲 谦抑避雄猜——论萧统《陶渊明集序》的另一面 被引量:5
1
作者 汪习波 张春晓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萧统尊崇陶渊明有相当明显的避嫌自明意味。梁武帝的阴忍猜忌 ,使萧统后期居储环境恶化 ,是萧统尊陶的重要原因。南朝尤其萧梁宫廷重隐的大背景 ,则为萧统的避嫌自明提供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关键词 尊陶 重隐 自明 萧统 《陶渊明集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明太子《陶渊明集序》“风教”说平议 被引量:2
2
作者 丁永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35,共8页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对大诗人陶渊明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当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他不仅以太子之尊,副君之重,颇不寻常地首次编撰了《陶渊明集》,而且亲自为其作传写序。在序文中昭明全面地评价了陶渊明,说:“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 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对大诗人陶渊明作出高度评价的第一人,当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他不仅以太子之尊,副君之重,颇不寻常地首次编撰了《陶渊明集》,而且亲自为其作传写序。在序文中昭明全面地评价了陶渊明,说:“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起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又说:“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明太子 《陶渊明集序》 二谛 佛教 佛化 舍道事佛 人生论 梁代 三教 儒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统编《陶渊明集》的时间及其诗文“无丝毫胎息渊明处”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耀震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今本《陶渊明集》的篇次,大抵都是承萧统所编《陶渊明集》而来。萧统编成该集,为之作序,是在中大通三年(531)四月他病死前,并且不早于前一年的正月。萧统《陶渊明集序》推崇陶渊明,而他的创作并未显现陶渊明的影响,正说明萧统爱嗜陶渊... 今本《陶渊明集》的篇次,大抵都是承萧统所编《陶渊明集》而来。萧统编成该集,为之作序,是在中大通三年(531)四月他病死前,并且不早于前一年的正月。萧统《陶渊明集序》推崇陶渊明,而他的创作并未显现陶渊明的影响,正说明萧统爱嗜陶渊明文风,是在他去世前不久,萧统没有足够的时间融化陶渊明的文风,创作出相似风格的作品。萧统编《陶渊明集》时正惭慨埋蜡鹅事的闯祸失足,失爱于父亲梁武帝,忧虑自己太子的地位被夺去,在极度矛盾苦闷中努力寻求解脱。古直和日本学者桥川时雄关于萧统《陶渊明集序》写作时间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集序》 时间 萧统 钱钟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萧统对陶渊明的接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剑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8-72,106,共6页
中古时期,萧统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写下了最有价值的一页。他评陶为人、为文有理想化、完美化的倾向。他主编的《文选》是后人接受陶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途径。萧统之所以能接受陶。
关键词 《陶渊明集序》 陶潜 《文选》 《闲情赋》 昭明太子 中古时期 《颜氏家训·文章》 接受史 《老子》 饮酒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情赋》之评价种种──兼说萧统在《陶集序》与《文选》中之不同价值取向 被引量:7
5
作者 力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10-14,共5页
萧统与钱钟书对《闲情赋》的评价最得其实。苏轼批评昭明是因误解陶赋之“强生事”;现当代部分学人说《闲情赋》大胆敢于反礼教,是拔高真在文学思想史上之地位,为全集”缩小’眼界之故。另通过对昭明在《陶渊明集序》中高度评价陶渊... 萧统与钱钟书对《闲情赋》的评价最得其实。苏轼批评昭明是因误解陶赋之“强生事”;现当代部分学人说《闲情赋》大胆敢于反礼教,是拔高真在文学思想史上之地位,为全集”缩小’眼界之故。另通过对昭明在《陶渊明集序》中高度评价陶渊明其人其文,而《文选》仅录陶作寥寥数篇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辨,指出:此非如国内外某些学人所说的是因明之矛盾,而是其采取道德(功用)与审美分殊之价值取向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情赋》 《陶渊明集序》 《文选》 评价 价值取向 文学研究 萧统 钱钟书 陶渊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斗米”探源——《陶渊明诗二首》备课札记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连发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2-33,共2页
“五斗米”探源——《陶渊明诗二首》备课札记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杨连发将《汉书·百官公卿表》与《晋书·职官志》的记载相对照,可推算出“五斗米”俸额。在汉代,官俸全以谷物计。“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 “五斗米”探源——《陶渊明诗二首》备课札记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杨连发将《汉书·百官公卿表》与《晋书·职官志》的记载相对照,可推算出“五斗米”俸额。在汉代,官俸全以谷物计。“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而晋代同等官衔则是“日食五斛”,月俸为一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五斗米 《陶渊明集序》 知识分子 备课札记 广西桂林市 六百石 半钱半谷 月俸 县令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与酒解异──兼论陶诗与酒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定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85-87,共3页
陶渊明与酒解异──兼论陶诗与酒徐定辉谈到陶渊明与酒.人们自然会想到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的话:“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萧统的这个评判.成了后来学者论陶与酒的滥施。或以为渊明... 陶渊明与酒解异──兼论陶诗与酒徐定辉谈到陶渊明与酒.人们自然会想到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的话:“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萧统的这个评判.成了后来学者论陶与酒的滥施。或以为渊明嗜酒纯粹是为了避祸全身.把饮酒当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任真自得 “竹林七贤” 九月九日 《陶渊明集序》 诗与酒 菊花酒 肉体与心灵 《离骚》 全身避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的“旷”与“真”
8
作者 陈慧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92-95,共4页
文学史上产生过许多流派。这是因为文学家们不仅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活,而且在一定的文艺氛围中创作,社会环境的影响,文艺氛围的熏陶,使得一些作家形成了相似的风格,从而组成了流派。少数勇于创新的人物,他们不甘心于随俗从流,于是另... 文学史上产生过许多流派。这是因为文学家们不仅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活,而且在一定的文艺氛围中创作,社会环境的影响,文艺氛围的熏陶,使得一些作家形成了相似的风格,从而组成了流派。少数勇于创新的人物,他们不甘心于随俗从流,于是另出手眼来抗拒时代风气的影响,另辟蹊径,别具一格。获得成功者,往往就会有一些人仿效,形成新的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挽歌诗》 《自祭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集序》 “真” 《晋书》 《归园田居》 质性自然 田园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氏父子文学集团的小说思想观念
9
作者 王汝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64,F003,共4页
关键词 小说 文学 《陶渊明集序》 广泛 刘孝标 萧纲 徐陵 南齐 人物传 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选·诗》与《文心雕龙》诗论和《诗品》之比较──兼论无以判断舍人与昭明和记室对陶诗识力之高低 被引量:3
10
作者 力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2-85,共4页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诗品》 《文选》 《陶渊明集序》 “太康” 昭明太子 谢灵运诗 诗论 《诗品序》 五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精神与酒文化精神的密切契合──兼论陶诗与酒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守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0-93,98,共5页
艺术精神与酒文化精神的密切契合──兼论陶诗与酒王守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诗与酒关系的源远流长、水乳交融是一件显明的历史事实,以至于前人有“听说诗人都解饮”(陈声暨《病酒吟》)之说。但长期以来,对诗酒关系的研究却... 艺术精神与酒文化精神的密切契合──兼论陶诗与酒王守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诗与酒关系的源远流长、水乳交融是一件显明的历史事实,以至于前人有“听说诗人都解饮”(陈声暨《病酒吟》)之说。但长期以来,对诗酒关系的研究却存在着一种误解,即不少论者都把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精神 陶渊明 酒神精神 艺术精神 悲剧意识 咏酒诗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集序》 审美境界 饮酒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学批评中的道德批评述要
12
作者 曹文彪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42,48,共4页
一 照我的眼光看,我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道德批评,可以分为从作品出发的和从作者出发的两类,从作品出发的又可分为四种情况: (一)以道德的眼光去读解作品。这种批评的发生恐怕很早,因为我们在春秋时代的吴公子季札那里就可以看到它的初... 一 照我的眼光看,我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道德批评,可以分为从作品出发的和从作者出发的两类,从作品出发的又可分为四种情况: (一)以道德的眼光去读解作品。这种批评的发生恐怕很早,因为我们在春秋时代的吴公子季札那里就可以看到它的初步的表现了。不过,吴公子的那些批评多是一时的推测之词,意在表示他的即兴感受而已,然而到了孔子那里,却一变而为冷静的深思熟虑的判断了。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博士说:“赋诗与孔门诗教,对于诗的本义原是默认的,只不过把它转用他义而已。然而到了汉儒,则以这种转义的方法直接去解释诗,似乎那就是诗的本义,从此便不再是转用,而是曲解了。为了把诗当作儒家经典而保持其尊严,大约他们感到有必要在其中附加以道义,以求和自家的道德学说一致。”(引自青木博士《中国文学思想史》)这话说得很对,我们可以在《毛诗·小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人品与文品 道德批评 作品 青木正儿博士 批评家们 中国文学 道德修养 道德内涵 《陶渊明集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选》看萧统的文学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正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5,共5页
《文选》作为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文选集,虽非出自萧统一人之手,但从其《文选·序》所阐明的编选宗旨和入选的篇目看,无疑是体现了他最基本的文学思想的。生逢盛行骈体文学的时代.他注重形式,讲究文采,是情理中的... 《文选》作为我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文选集,虽非出自萧统一人之手,但从其《文选·序》所阐明的编选宗旨和入选的篇目看,无疑是体现了他最基本的文学思想的。生逢盛行骈体文学的时代.他注重形式,讲究文采,是情理中的事情;但他也重视抒情言志,重视文章内容的典雅和教化功能,这大概与他自幼接受的正统的儒家思想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文学观 《文选·序》 《玉台新咏》 《文心雕龙》 《陶渊明集序》 司马迁 文学思想 骈体文学 《诗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生思辨的形象写真——陶潜《闲情赋》新探
14
作者 范炯 《中州学刊》 1987年第3期83-86,114,共5页
《闲情赋》是陶集中的特出之作,素有“艳赋”之称。因其立旨隐晦,问世千余年来,颇费猜寻,多有异说。本文意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博采众说,贡其一得之愚。 《闲情赋》研究概况 一、历代说法 通常论战,苦于作者无言,《闲情》则不然。赋前... 《闲情赋》是陶集中的特出之作,素有“艳赋”之称。因其立旨隐晦,问世千余年来,颇费猜寻,多有异说。本文意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博采众说,贡其一得之愚。 《闲情赋》研究概况 一、历代说法 通常论战,苦于作者无言,《闲情》则不然。赋前小序明说为“奕代继作”,“闲”乃“闲正”之意,即所谓“检束制约”。本意似在免却闲言。岂料梁萧统评曰:“白壁微瑕,唯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陶渊明集序》)否定矛头直指陶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情赋》 陶潜 十愿 写真 兴寄说 《陶渊明集序》 钟优民 作品 言情说 任真自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