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层七性”:语篇分析的一种操作框架——以《阿房宫赋》为例 |
贡如云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阿房宫赋》数词使用艺术探析 |
朱芬
李彬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3
|
《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与“舞殿冷袖” |
谢质彬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4
|
《阿房宫赋》:“一”字细读不寻常 |
杨忠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5
|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
陈忠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6
|
触摸语词,体悟文学意义的“阿房宫”——《阿房宫赋》教学设计及反思 |
唐江澎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阿房宫赋》鉴赏教学实录 |
白素云
薛川东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8
|
试谈《阿房宫赋》艺术三奇 |
刘懋畴
|
《远程教育杂志》
|
1993 |
0 |
|
9
|
谈谈《阿房宫赋》与汉赋和古文运动的关系 |
王锡九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3 |
0 |
|
10
|
一部兴亡史 两篇散文诗——《过秦论》《阿房宫赋》比较 |
黄德焘
王煜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1
|
自主探究 以写促读——《阿房宫赋》教学一法 |
王宏哲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2
|
《阿房宫赋》备课札记二则 |
施永万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3
|
惜墨如金耐思量 意蕴悠长叹兴亡--析《阿房宫赋》中两处简笔 |
马月亮
张丽丽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阿房宫赋》的艺术技巧 |
冯元方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5
|
《阿房宫赋》部分句子的翻译和语法分析 |
苏运中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1
|
|
16
|
《阿房宫赋》的结构艺术 |
必成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0 |
0 |
|
17
|
“阿房宫”的读音 |
郭剑英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8
|
揭开阿房宫的神秘面纱——推荐一则备课参考资料 |
汪兆龙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9
|
阿房宫的起迄、方位及遗址 |
韩建岐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20
|
释“钉头磷磷” |
吴世英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