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 |
李晓莉
方义伦
|
《教育视界》
|
2023 |
1
|
|
2
|
利用真实情境,促进数学与生活双向勾连——《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与思考 |
陈传兴
|
《教育视界》
|
2024 |
0 |
|
3
|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结构化教学初探——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为例 |
张璐
|
《教育视界》
|
2024 |
0 |
|
4
|
贯通问题情境,促进趣学育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与思考 |
肖振汉
|
《教育视界》
|
2024 |
0 |
|
5
|
数学“三动”课堂:让“能动学习”自然发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与思考 |
冯桂群
|
《教育视界》
|
2021 |
1
|
|
6
|
在“层层操作”中把握数学本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实践及思考 |
张缅
|
《教育视界》
|
2019 |
1
|
|
7
|
丰富活动体验 丰盈建模过程——以苏教版三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为例 |
钟国强
陈燕
|
《江苏教育》
|
2018 |
0 |
|
8
|
复习:学生“再生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复习》教学与思考 |
贲友林
|
《教育视界》
|
2017 |
0 |
|
9
|
让学生经历高质量的复习过程——《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复习)》教学与思考 |
贲友林
|
《教育视界》
|
2023 |
0 |
|
10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学习要点及典型例题解析 |
易同祥
|
《数学小灵通(烧脑版)(中高年级)》
|
2006 |
0 |
|
11
|
种子课:以深刻达成简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与思考 |
朱国平
|
《教育视界》
|
2016 |
1
|
|
12
|
复习:不仅为了过去,更着眼未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期末复习》教学设计与评析 |
陆薇
王学其
|
《教育视界》
|
2016 |
0 |
|
13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整体教学构想 |
张健
|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4
|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练习》教学实录(一) |
贲友林
|
《教育视界》
|
2017 |
1
|
|
15
|
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与反思 |
葛春亮
|
《江苏教育》
|
2008 |
0 |
|
16
|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整体教学构想(二) |
张健
|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7
|
数学活动生经验,数学思考长智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评析 |
王凌
|
《教育视界》
|
2016 |
0 |
|
18
|
操作中明晰算理,思辨中走向深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与说明 |
李勤
|
《教育视界》
|
2016 |
0 |
|
19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学数学第六册) |
文芳
|
《四川教育》
|
2001 |
0 |
|
20
|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六册) |
孙瑞雪
|
《四川教育》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