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创业”叙述、“新人”塑造和传统文化的显与隐——《长安》阅读笔记 |
杨辉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1
|
|
|
2
|
当代历史的现实主义美学重构--《长安》与当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 |
王金胜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1 |
4
|
|
|
3
|
工业题材长篇小说的史诗性建构——关于阿莹长篇小说《长安》 |
王春林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
4
|
《长安》的“破局”——评阿莹长篇新作《长安》 |
肖云儒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2 |
2
|
|
|
5
|
一代军工,千载长安——简论阿莹《长安》笔下的军工画卷 |
王建华
杨欣涵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
2023 |
0 |
|
|
6
|
多模态话语分析下电影《长安三万里》字幕翻译经验与启示 |
牛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7
|
双线叙事与诗意建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叙事策略分析 |
王姗姗
郑春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大唐气象、文化自信与时代表达:以《长安三万里》为例 |
钟晟
危彦霖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9
|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文化哲学意蕴 |
赵素锦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0
|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华文化经典符号的系统呈现 |
李彩云
任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11
|
电影《长安三万里》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创新 |
曹艺丹
胡万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2
|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符号运用艺术评析 |
戴佳瑞
申鸿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乐府文学中的“都市书写”——以《长安道》《洛阳道》为中心 |
杨基燕
王志清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4
|
论长安“小女陈持弓”大水讹言事件 |
王子今
吕宗力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5
|
石田干之助的唐代文化研究——以《长安之春》对唐五代笔记小说中胡人买宝故事的编译与考论为中心 |
张真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1
|
|
|
16
|
一场视觉的盛宴——《长安古意》欣赏 |
王明好
|
《电影评介》
|
2010 |
2
|
|
|
17
|
“二次元”审美下80后小说“萌化”叙事初论——以韩寒的《长安乱》为中心 |
冯勤
易桑宇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18
|
动画历史故事片《长安三万里》的创新表达 |
张娟
黄大刁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
19
|
理想照耀“长安”:《长安三万里》的三重伦理指涉 |
张婷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20
|
《长安志》等所载仙游寺置寺时间有误 |
李芳民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