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2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修订内容评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匡亮 赵万强 +3 位作者 赵勇 喻渝 潘朋 郑长青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94,共5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全面修订涉及的规范适用范围、设计使用年限、围岩分级、洞口工程、隧道防排水、衬砌配筋、无砟轨道及不良地质衬砌设计等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评析,指明今后隧道设计应重视和... 研究目的:通过对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全面修订涉及的规范适用范围、设计使用年限、围岩分级、洞口工程、隧道防排水、衬砌配筋、无砟轨道及不良地质衬砌设计等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评析,指明今后隧道设计应重视和完善的新内容,使隧道工程设计更好地适应铁路建设发展要求。研究结论:(1)修订了规范适用范围,增加了隧道跨度分类标准,补充了隧道各部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要求;(2)引入了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补充了施工阶段围岩亚分级,完善了隧道围岩分级方法;(3)完善了洞口设计规定,增加了掘进机法及盾构法隧道衬砌设计要求,修订了衬砌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及构造要求;(4)优化了隧道防水等级标准及适用范围,补充了防排水措施、隧底排水要求;(5)新增了岩溶、瓦斯、高地应力区、黄土、寒区等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隧道设计规定,新增了施工方法及措施内容,增加了环境保护设计规定;(6)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设计规范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再次修订
2
作者 王效良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5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行车速度设计 隧道衬砌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现新的铁路建设理念 提高隧道技术标准水平——《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主要修订内容简介 被引量:8
3
作者 倪光斌 赵万强 王效良 《铁道标准设计》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通过对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全面修订涉及的规范适用范围、隧道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材料、支护与衬砌、防排水、防灾及救援等主要修改内容的简介,说明按照铁路建设新理念修订隧道设计规范,提高隧道设计技术标准水平,以贯彻落实... 通过对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全面修订涉及的规范适用范围、隧道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材料、支护与衬砌、防排水、防灾及救援等主要修改内容的简介,说明按照铁路建设新理念修订隧道设计规范,提高隧道设计技术标准水平,以贯彻落实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设计规范 修订 简介 建设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修订的重点内容简介 被引量:1
4
《铁道标准设计》 2004年第7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设计规范 修订内容 支护衬砌 行车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勘误
5
《铁道标准设计》 2006年第5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 反向曲线 遇水膨胀橡胶 隧道 填缝材料 止水带 密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全面修订概况
6
作者 倪光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1-44,共4页
全面介绍《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介绍可靠度规改情况。
关键词 隧道 设计 规范 铁路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J3—85)局部修订内容
7
《铁道标准设计》 1996年第8期4-7,共4页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J3—85)局部修订内容工程建设铁道行业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96—3号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J3—85)由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并经我部建设司组织审查,我...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J3—85)局部修订内容工程建设铁道行业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96—3号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J3—85)由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并经我部建设司组织审查,我部已以铁建函〔1996」224号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设计 规范 TBJ3-85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江铁路珠江口海底隧道设计关键技术
8
作者 宋超业 刘文骏 +2 位作者 贺维国 于勇 吕书清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61-1576,I0034-I0049,共32页
以目前我国埋置最深(115 m)、水压最大(1.06 MPa)的海底隧道珠江口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工程类比和综合比选的方法,对复杂环境铁路海底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总体施工方法选择、盾构段设计、矿山段设计、海域对接和斜井降水设计等进行... 以目前我国埋置最深(115 m)、水压最大(1.06 MPa)的海底隧道珠江口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工程类比和综合比选的方法,对复杂环境铁路海底隧道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总体施工方法选择、盾构段设计、矿山段设计、海域对接和斜井降水设计等进行研究,提出结合不同区段地质情况及关键因素采用盾构和矿山组合工法。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管片厚度根据最大水压力分段设计,接缝防水采用内外双道三元乙丙弹性密封垫的布置形式;盾构换刀根据不同水压考虑采用常压换刀、减压限排换刀或设置检修点一次性通过不良地层的模式。2)矿山法段隧道结构承受水压力根据地质条件差异确定,按0.2 MPa进行核算,防排水考虑超前注浆控制排水量,排水系统可维护。3)盾构-矿山法海域对接优先采用开挖拆机硐室方案,同时预留盾构原位拆解的条件;邻近海域隧道斜井穿越透水地层时,采用降水可以保障地层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海底隧道 盾构-矿山组合 防排水 复杂环境 高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修编概况
9
作者 赵海东 喻渝 曾满元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6-38,共3页
本次修订在继承和发展《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00)的基础上,对原规范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更新,使新规范更加完善、合理、适用。主要介绍规范的修编背景、修编过程及本次修编的主要内容等。本次修编调整了规范的适用范... 本次修订在继承和发展《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00)的基础上,对原规范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更新,使新规范更加完善、合理、适用。主要介绍规范的修编背景、修编过程及本次修编的主要内容等。本次修编调整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章节结构,补充完善了原有内容,吸纳了最新科研成果,新增了条文内容及说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运营通风 规范 修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2-CRITIC-UMT模型的铁路隧道低碳施工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春玲 安祥 +2 位作者 贡力 姬照泰 管巧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6,共8页
促进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低碳转型,关键是发展以铁路施工为主的低碳理念。以碳排放评价作为切入点,基于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一级指标,遴选11个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低碳施工评价指标体系,选用G2法及CRITIC法进行主... 促进铁路建设全生命周期低碳转型,关键是发展以铁路施工为主的低碳理念。以碳排放评价作为切入点,基于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一级指标,遴选11个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低碳施工评价指标体系,选用G2法及CRITIC法进行主客观权重计算,构建未确知测度理论评价模型,采用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识别,对广汕铁路8个典型隧道段低碳施工碳排放进行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弃渣场复垦率、水土流失防护程度、废水达标排放率、施工材料本地化率等指标会极大地影响铁路隧道低碳施工效果;计算得到其中5个隧道低碳施工等级为Ⅱ级、3个隧道低碳施工等级为Ⅲ级。通过论证,G2-CRITIC-UMT模型评价结果相比于BP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度更高,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由62.5%提高到87.5%,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可为铁路隧道低碳施工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低碳施工 G2法 CRITIC法 未确知测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和传播规律分析
11
作者 肖明清 薛光桥 +3 位作者 何应道 徐晨 徐巍 王春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2,共9页
针对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传播问题,建立轨道-隧道-场地的2.5维有限元-基本解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轨道与盾构隧道结构,结合弹性空间格林函数表征围岩介质。通过计算移动轮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合弹性波理论分析振动传... 针对高速铁路单洞双线盾构隧道的振动传播问题,建立轨道-隧道-场地的2.5维有限元-基本解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轨道与盾构隧道结构,结合弹性空间格林函数表征围岩介质。通过计算移动轮轨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合弹性波理论分析振动传播规律。结果表明:隧道上方场地的竖向振动由顶部纵波主导,两侧竖向振动由横波控制;当土层波阻抗从隧道围岩向地表递减时,隧道顶部扩散的柱面纵波经土层界面后趋近平面波特性,侧方横波经界面透射后竖向位移分量显著降低。单洞双线隧道振动分布呈现显著频率相关性:低频振动(0~20 Hz)在隧道正上方地表响应最大,高频振动(40~80 Hz)在偏离隧道中心线一定距离处达到峰值。隧道结构对20 Hz以上振动产生遮挡效应,导致下方围岩振动向上绕射衰减。地表竖向位移分布由频率相关的隧道辐射模式控制,分层土中的波阻抗变化使纵波成为地表振动主导成分。研究揭示了单洞双线盾构隧道振动传播的三维空间特性,明确了低频振动集中传播与高频振动侧向辐射的差异化规律,为城市高铁隧道减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环境振动 2.5维有限元-基本解 弹性波 单洞双线隧道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博弈论—二维云模型的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
12
作者 谢斌 刘岩 崔利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为实现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博弈论—二维云的施工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基于一般环境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分析,结合风险感知和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理论,综合考虑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的复杂性,从基本风险和... 为实现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博弈论—二维云的施工风险预警模型。首先,基于一般环境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分析,结合风险感知和社会风险放大效应理论,综合考虑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的复杂性,从基本风险和放大风险2个角度构建6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证明了指标可靠性。然后,运用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方法计算所有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剖析国内外铁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以风险概率和危害程度为基础变量构建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的二维云模型,利用MATLAB绘制二维云图形象地反映风险等级,并进一步计算贴近度确定准确的风险等级。最后,以色季拉山隧道施工建设为例,验证改进博弈论—二维云在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预警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色季拉山隧道风险预警等级为“Ⅰ级”,风险概率高且危害程度大,需重点加强人员、环境和组织复杂性方面的管理,对预防高海拔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铁路隧道 风险预警 风险感知 风险放大 二维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断层长大隧道型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监测台站布设位置研究
13
作者 杨长卫 龚新明 +1 位作者 王强 王峰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7-214,共8页
针对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长大铁路隧道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台站布设难题,以1∶50缩尺比开展铁路隧道正交穿越活动逆断层室内模型试验,设计断层倾角70°与80°两种工况,对逆断层黏滑错动过程中隧道衬砌变形破坏范围及高铁地震预警系统... 针对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长大铁路隧道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台站布设难题,以1∶50缩尺比开展铁路隧道正交穿越活动逆断层室内模型试验,设计断层倾角70°与80°两种工况,对逆断层黏滑错动过程中隧道衬砌变形破坏范围及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台站布设位置等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衬砌弯曲变形最剧烈位置为断层下盘靠近断裂带处,断层倾角越大该位置越靠近断裂带,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监测台站应布设在逆断层上盘;隧道衬砌拱顶与仰拱变形大致相当,拱腰受压侧变形显著大于受拉侧;断层上盘及断裂带附近衬砌围岩压力增大较明显,随着断层倾角的减小,断层上盘的抬升作用更易于传播至下盘使下盘处衬砌围岩压力增大;以仰拱变形倾角曲线外推,得到逆断层作用下仰拱发生倾转的范围,建议逆断层错动下穿越活动断裂隧道工况下测震井距离活动断裂的最小距离取值为3.5D(D为隧道洞径),以规避断层活动对强震仪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高速铁路 监测台站 跨断层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铁路隧道施工机群协同配置模型
14
作者 王景春 肖伯宇 +1 位作者 张振波 王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2,132,共8页
为提高隧道机群作业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针对隧道施工机群协同作业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利用排队论方法分别剖析出渣机群系统、初期支护机群系统、二次衬砌机群系统机械协同作业的利用率,在此构建基于机械利用率-... 为提高隧道机群作业效率,加快施工进度,实现项目综合效益最大化,针对隧道施工机群协同作业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利用排队论方法分别剖析出渣机群系统、初期支护机群系统、二次衬砌机群系统机械协同作业的利用率,在此构建基于机械利用率-工期-成本的多目标优化机群配置模型。其次,提出使用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对新型配置模型进行求解计算,优化得到Pareto解集,然后采用基于信息熵确立权重的TOPSIS法从Pareto解集中选出最佳方案。最后,以某隧道为工程依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增强全局搜索的寻优能力;模型计算得出的最佳机械配置方案比现有方案的机械利用率提高0.153,施工工期提前41.5 d,机械设备成本减少18.49万元。通过现场实测最佳方案与现有方案的各工序耗时数据对比,得知出渣工序优化后平均每循环缩减52 min,初期支护工序优化后平均每循环缩减44 min,二次衬砌工序优化后平均每循环缩减35 min。优化方案提高了隧道施工机群作业效率,证明该配置模型及决策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施工 机群配置 排队论 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管理路径研究
15
作者 鲍学英 廖程涵 +1 位作者 李子龙 吕向茹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4,共11页
为实现对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准确核算与有效管理,首先,在碳排放核算时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对于碳排放系数不明确的材料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补充,进而形成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混合方法;然后,将隧道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位模块... 为实现对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的准确核算与有效管理,首先,在碳排放核算时以过程分析法为基础,对于碳排放系数不明确的材料采用投入产出法进行补充,进而形成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混合方法;然后,将隧道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位模块,并据此建立基于模块化理论的铁路隧道物化阶段碳排放核算模型;接着,结合数据质量指标(data quality index,DQI)与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method,MCS)对碳排放核算时的清单数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最后,采用K-means算法将施工工序分为5类管理项,并进一步结合碳排放量与不确定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碳排放管理路径。结果表明:1)隧道每延米的碳排放总量为11.625 t,清单数据变异系数为6.13%,验证了核算结果的可靠性;2)在所有工序中,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及超前支护的碳排放贡献占总量的78.54%,属于“人材机”3因素管理项,应作为碳排放管理的关键工序。通过对各类材料的碳排放量和不确定度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除水泥与钢材外,砂石、减水剂、矿渣粉等也应作为关键材料进行重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核算 不确定性分析 管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主要技术标准的解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马志富 安玉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7-192,共6页
防灾疏散救援是特长隧道及隧道群的重要课题。通过《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1]编制及修编过程中所进行的研究,系统分析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的必要性,明确规范的定位,确定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原... 防灾疏散救援是特长隧道及隧道群的重要课题。通过《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1]编制及修编过程中所进行的研究,系统分析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的必要性,明确规范的定位,确定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及疏散设施标准。比较认为,类似规范与本规范的主要标准具有一致性或相近性。研究结论概括了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期望对规范的使用有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防灾疏散 救援 工程设计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横断面几何参数的高速铁路预制拼装式明洞衬砌分块设计与拼装方法
17
作者 周晓军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8,共15页
以某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工程为依托,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对拼装式明洞衬砌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建筑限界和安全疏散通道等因素确定衬砌内轮廓及衬砌横断面形式;然后,基于平面几何基本原理,提出考虑明洞衬砌横断面... 以某设计时速350 km高速铁路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工程为依托,从设计与施工2个方面对拼装式明洞衬砌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建筑限界和安全疏散通道等因素确定衬砌内轮廓及衬砌横断面形式;然后,基于平面几何基本原理,提出考虑明洞衬砌横断面几何参数的预制块分块方法;最后,在优化结构形式的基础上,提出预制块结构设计与拼装方法。结果表明:该依托工程的隧道横断面设计为带仰拱的多心圆曲边墙拱形断面形式,以提高明洞的整体稳定性和运营寿命;优化后,单环衬砌设计为3块A型预制块、2块B型预制块和1块C型预制块,衬砌各接头位置处弯矩较小甚至为0;预制块环向间以半圆形榫接头拼接,纵向间以圆台形榫接头拼接,并通过缓膨胀止水条、排水管、排水沟等形式加强衬砌整体防水性能;单环拼装时先拼装仰拱部位的C型预制块,再拼装拱肩部位的B型预制块,最后再拼装拱部的A型预制块,前后相邻预制块对位,以通缝方式完成明洞衬砌整体拼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单洞双线大跨度隧道 预制拼装式明洞 横断面设计 新型钢筋混凝土预制块 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隧道情况统计及2024年新开通项目隧道情况介绍 被引量:1
18
作者 巩江峰 王伟 +8 位作者 黎旭 何卫 袁溢 王芳 杨昌贤 丁祥 韩贺 李力 曹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653,I0027-I0044,共36页
对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特长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997座,总长24246 km;2024年新增开通运营线路铁路隧道424座,总长738 km;在建铁... 对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特长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km,其中,投入运营的铁路隧道18997座,总长24246 km;2024年新增开通运营线路铁路隧道424座,总长738 km;在建铁路隧道2521座,总长约6905 km;规划铁路隧道5634座,总长约13742 km。中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总长超过4.8万km,共建成高速铁路隧道4917座,总长8279 km,其中,长度大于10 km的特长隧道120座,长约1536 km;2024年新增运营有隧道工程项目的高速铁路共12条,总长1981 km,共有隧道356座,长约544 km;在建高速铁路共58条,总长9866 km,共有隧道1412座,长约3509 km;规划高速铁路项目中含隧道2057座,长约4843 km。中国投入运营的特长铁路隧道共296座,长约4007 km,其中,长度20 km以上的特长铁路隧道14座,长约335 km;2024年新增运营特长铁路隧道10座,长约138 km;在建特长铁路隧道163座,长约2504 km;规划特长铁路隧道259座,长约3633 km。最后,对2024年新开通的重点项目佛莞城际铁路、成兰铁路、兰张三四线铁路和池黄铁路隧道的概况及特点进行介绍,并总结其技术经验。佛莞城际铁路通过地质选线,管片采用“双掺”技术、设置分布式凹凸榫等措施,有效降低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成兰铁路德胜隧道制定了大变形综合防治体系,并研发了双线合修隧道洞内救援站,提升了隧道变形防控和疏散救援能力;兰张三四线铁路借鉴既有施工经验,通过减灾选线和综合利用既有辅助坑道,显著降低了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池黄铁路隧道成功应用掌子面围岩质量分析技术,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中国在复杂环境下的大直径盾构隧道建造技术日趋成熟,应对复杂地质条件的隧道设计施工水平进一步提高,钻爆法隧道全工序机械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隧道 特长铁路隧道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站台设计标准研究
19
作者 袁溢 陈绍华 +2 位作者 田四明 黎旭 霍建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114,共9页
目前防灾救援疏散规范的站台设计标准是针对带列车门梯的列车制定的,而紧急救援站站台宽度、高度、位置等设计标准关系到人员从事故列车疏散到安全区域的时间及效率,对于现行动车组列车,客室地面较高及门梯数量有限导致疏散时间偏长及... 目前防灾救援疏散规范的站台设计标准是针对带列车门梯的列车制定的,而紧急救援站站台宽度、高度、位置等设计标准关系到人员从事故列车疏散到安全区域的时间及效率,对于现行动车组列车,客室地面较高及门梯数量有限导致疏散时间偏长及存在次生安全隐患风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详细调研现行紧急救援站站台的设计现状,归纳现行标准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铁路公司应急演练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隧道紧急救援站站台标准方案,提出“现行站台+列车配门梯”“不侵限高站台”“不侵限中高站台”“修改限界高站台”及“高站台加翻板”5种设计方案,对各自优缺点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方案比选;最后推荐“修改限界高站台”与“高站台加翻板”方案,以此为基础对隧道防灾疏散救援规范进行修正,为我国铁路隧道防灾救援工程标准全面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防灾救援 紧急救援站 设计标准 疏散站台 疏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关于隧道部分标准优化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志富 杨昌贤 马伟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59,80,共6页
现行TB 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标准是我国高标准铁路的标志,其中,隧道技术标准主要包括隧道净空有效面积、结构型式及耐久性、防排水、洞口缓冲结构、防灾疏散救援等。结合我国多山地形的条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隧... 现行TB 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标准是我国高标准铁路的标志,其中,隧道技术标准主要包括隧道净空有效面积、结构型式及耐久性、防排水、洞口缓冲结构、防灾疏散救援等。结合我国多山地形的条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隧道标准的选择对建设项目决策作用日益明显。针对高速铁路设计等规范关于隧道的标准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现行隧道净空面积标准可进一步优化,时速400 km时可采用100 m^(2);(2)制定了建筑物距未设置缓冲结构洞口微气压波安全距离;(3)宜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隧道衬砌质量;(4)隧道防水宜采取分区设防和分区检验;(5)20 km以上隧道及隧道群内设置的2座紧急救援站间宜加强疏散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标准 净空面积 防排水 缓冲结构 防灾疏散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