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帝王之学:《四库全书》及《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的清代官学建构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宗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清代是官学登峰造极的时代,清代官学的实质是帝王之学。作为清代重大国家文化工程的《四库全书》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修纂,是清王朝建构帝王之学的重要举措。清代帝王难以拥有绝对话语权,因为受到两种压迫:一种压迫来自身份相同的前... 清代是官学登峰造极的时代,清代官学的实质是帝王之学。作为清代重大国家文化工程的《四库全书》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修纂,是清王朝建构帝王之学的重要举措。清代帝王难以拥有绝对话语权,因为受到两种压迫:一种压迫来自身份相同的前代帝王;另一种压迫来自儒者群体,儒者群体已经抢先一步占据着思想和文化的优越地位。故尔,尊今贬古、尊清贬明以凌厉前代,尊王贬儒以压服儒者群体,这种“言而世为天下则”的帝王之学就成为统摄百家的最高轨范。清代帝王之学有两个根本点,将帝王的文化心态和牧民方法悉数纳入,一是“圣人之道大,兼收并蓄”,二是“群言淆乱而折诸圣”。帝王之学的建构是清王朝达到思想一统的政治手段,也是理解《四库全书》和《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以及清代政治、思想、文化、学术的总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之学 四库全书 《钦四库全书总目》 官学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渊阁四库全书》某些卷首首行误出“荟要”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祚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143,共7页
《文渊阁四库全书》中6种书籍33处卷首首叶首行出现"荟要"字样,是全书抄缮格式与《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混淆的讹误。产生讹误的原因是:《全书》与《荟要》的编纂抄缮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齐头并进;编纂抄缮人员是两套班子、... 《文渊阁四库全书》中6种书籍33处卷首首叶首行出现"荟要"字样,是全书抄缮格式与《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混淆的讹误。产生讹误的原因是:《全书》与《荟要》的编纂抄缮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齐头并进;编纂抄缮人员是两套班子、一套人马;抄缮稿纸完全相同、抄缮格式基本相同;工程巨大、任务紧迫;抄缮、校对核查人员的疏忽。台湾商务印书馆张子文先生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时,根据整理书稿人员开具的"检核影印稿疑义单"加注按语,指明这种讹误,启发影印本读者就此细节思考探索,理当铭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定四库全书》 《钦四库全书荟要》 首行格式 抄缮讹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提要》所见盛清学术偏见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鸿林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53,共6页
盛清乾嘉时代的考据学,以严谨客观著称于世,作者言必有征,因此也言而可信,结果便是新知新见的呈现。乾隆四十七年(1782)成书的《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正是这门学术的高度成就的表现。文章通过比较《四库提要》所载明朝中叶有名士... 盛清乾嘉时代的考据学,以严谨客观著称于世,作者言必有征,因此也言而可信,结果便是新知新见的呈现。乾隆四十七年(1782)成书的《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正是这门学术的高度成就的表现。文章通过比较《四库提要》所载明朝中叶有名士大夫岳正(1418~1472)的两本著作的提要和这两篇提要所出的原书,发现这两书内容基本相同而提要则评价迥异其词。考据其故,发现这其实和提要撰写人以及《四库提要》一书的总纂官纪昀在学术上、政治上、感情上的亲好和认同情形有关。结论认为,《四库提要》内容素质参差,反映了官家编纂项目缺乏一致性的毛病,而撰写提要的馆臣,往往因其所持之特殊观点或立场,影响到对于一书的客观评价。读者同时需要明白提要原书作者的历史评价以及提要撰者的个人品格和好尚,才能不为其偏见所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四库全书总目》 考据学 岳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