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世界的迷宫——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现代意识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顾梅珑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5期96-98,共3页
关键词 耶利内克 《钢琴教师》 现代意识 女性文学 奥地利 小说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棘鸟的绝唱——评《钢琴教师》
2
作者 耿建华 宋颖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1,共6页
在这部小说中,母亲复杂的爱最终导致了埃里卡的心理变态和婚恋破灭。畸形的家庭结构、错误的教育理念、性格的悲剧和命运的悲剧相辅相成,制造了埃里卡她们漂萍般的命运。埃里卡的人性已经遭到了扭曲,连爱情的玫瑰也是病态的。在这些看... 在这部小说中,母亲复杂的爱最终导致了埃里卡的心理变态和婚恋破灭。畸形的家庭结构、错误的教育理念、性格的悲剧和命运的悲剧相辅相成,制造了埃里卡她们漂萍般的命运。埃里卡的人性已经遭到了扭曲,连爱情的玫瑰也是病态的。在这些看似夸张和扭曲的故事背后,作者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无情和主人公的无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教师》 心理变态 禁忌 病态玫瑰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达另一种真实——导演哈内克对小说《钢琴教师》的电影艺术重构
3
作者 刘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52,共3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以戏仿的语言描写了主人公埃里卡压抑、分裂的变态行为,展示了无所不在的社会暴力统治。小说语言的实验性和情节的极端性给电影改编增加了难度。著名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没有完...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以戏仿的语言描写了主人公埃里卡压抑、分裂的变态行为,展示了无所不在的社会暴力统治。小说语言的实验性和情节的极端性给电影改编增加了难度。著名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没有完全忠实于文学原著,而是以他的审美方式诠释了故事所呈现的可能性。文章从文学与电影的异质、导演的电影语言和艺术改编三个方面分析了哈内克对《钢琴教师》从文学到电影的艺术重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教师》 哈内克 电影语言 艺术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形式下的黑色记忆——《钢琴教师》文本解读
4
作者 唐若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5Z期50-50,共1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钢琴教师》中形象在人物关系中的地位以及角色换位所隐含的社会意义,探讨了该作品特别是它的语言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美学思想,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该作品的深层涵义。
关键词 《钢琴教师》 耶利内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压抑的欲望——《钢琴教师》精神分析
5
作者 吴莎 李鸽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2期64-66,共3页
《钢琴教师》是一部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的艺术作品,影片叙述的是一位叫艾丽卡的钢琴女教师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扭曲以及自身情爱变异的历程,《钢琴教师》是一部充满悲剧氛围的作品,从头到尾我们和艾丽卡一样感受着来自母亲的压... 《钢琴教师》是一部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的艺术作品,影片叙述的是一位叫艾丽卡的钢琴女教师在母亲极端变态的钳制下心灵扭曲以及自身情爱变异的历程,《钢琴教师》是一部充满悲剧氛围的作品,从头到尾我们和艾丽卡一样感受着来自母亲的压抑与控制,这种力量成为无形的牢笼,艾丽卡无处逃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教师》 精神分析 欲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视域下《钢琴教师》人物形象塑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盈盈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Z期19-20,共2页
本文基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钢琴教师》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该作品尤其是作品语言中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美学思想,这类研究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加深读者对于耶利内克文学作品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 后现代小说 女性主义 《钢琴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与白的交响——《钢琴教师》文本赏析
7
作者 周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Z期35-36,共2页
弗里德·耶利内克是奥地利现代最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凭借《钢琴教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凭借这部获奖作品获得了文坛高度瞩目。本文从文字、角色、思想等角度讨论这部作品的特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解读这部小说的... 弗里德·耶利内克是奥地利现代最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凭借《钢琴教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凭借这部获奖作品获得了文坛高度瞩目。本文从文字、角色、思想等角度讨论这部作品的特点,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解读这部小说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小说 《钢琴教师》 耶利内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仿与解构:迈克尔·哈内克电影中的现代性思考
8
作者 刘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6-49,共4页
迈克尔·哈内克可能是为数不多坚守着作品连贯性与严肃性思考的导演之一。其47岁时才推出了第一部长片《第七大陆》(1989)。而2001年改编自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同名小说的《钢琴教师》获得了当年度的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2... 迈克尔·哈内克可能是为数不多坚守着作品连贯性与严肃性思考的导演之一。其47岁时才推出了第一部长片《第七大陆》(1989)。而2001年改编自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同名小说的《钢琴教师》获得了当年度的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2009年和2012年,迈克尔·哈内克更上一层楼,凭借《白丝带》和《爱》两度摘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桂冠。古稀之年的哈内克至今仍然坚持使用作品不断补充和界定自身世界观的界限,对其电影的评价、分析也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戛纳电影节 迈克尔·哈内克 《钢琴教师》 《爱》 耶利内克 同名小说 白丝带 严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