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学视域下电影音乐的功能——兼评《钢琴师》的电影音乐 被引量:21
1
作者 敖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5,共1页
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都是在时间中展现的艺术,这使音乐和画面都能表达情感,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影片《钢琴师》延伸开去,体现了美学视域下电影音乐的四大功能:描绘性功能,营造背景气氛功能,刻画人物心理,深化主... 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都是在时间中展现的艺术,这使音乐和画面都能表达情感,体现出电影的艺术构思和美学欣赏原则。影片《钢琴师》延伸开去,体现了美学视域下电影音乐的四大功能:描绘性功能,营造背景气氛功能,刻画人物心理,深化主题。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是电影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电影音乐 《钢琴师》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钢琴师》中钢琴音乐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天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152,共2页
电影《钢琴师》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影片以二战中的华沙为背景,讲述一位著名的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苦难的生活经历。影片的音乐主题由肖邦的钢琴曲贯穿始终,男主角在影片中演奏的音乐都选自肖邦的名作。其中包括:《g小... 电影《钢琴师》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执导,影片以二战中的华沙为背景,讲述一位著名的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苦难的生活经历。影片的音乐主题由肖邦的钢琴曲贯穿始终,男主角在影片中演奏的音乐都选自肖邦的名作。其中包括:《g小调第一叙事曲》《降E大调波兰舞曲》《升c小调夜曲》。影片中这几首钢琴曲的运用深化了影片的内容,渲染了影片的气氛,加强了影片的戏剧性,突出了影片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师》 钢琴音乐 肖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师》:以音乐抚慰生命的创痛
3
作者 任秀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5-146,共2页
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师》改编自波兰钢琴师瓦拉狄斯罗·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影片将视角聚焦在一个普通犹太人身上,表现其在面对种族屠杀的残忍与恐怖时,是如何挣扎求生,并坚忍期待着重获平静生活那一刻的故事。斯皮尔曼在最艰... 波兰斯基的电影《钢琴师》改编自波兰钢琴师瓦拉狄斯罗·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影片将视角聚焦在一个普通犹太人身上,表现其在面对种族屠杀的残忍与恐怖时,是如何挣扎求生,并坚忍期待着重获平静生活那一刻的故事。斯皮尔曼在最艰难的岁月中,以不灭的生存希望和对音乐的深深挚爱为自己生命的支柱,终于迎来了和平与安宁。影片以朴素的镜头语言、内敛深沉的叙事基调以及主人公艰难与痛苦的求生经历,使许多观众为这部影片所深深打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师》 音乐 镜头语言 叙事基调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影片《钢琴师》看音乐对电影叙事的作用
4
作者 王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122,共2页
叙事是电影存在的基础。电影情节作为一种叙事方式既包括具体内容,也包括一定的结构形式。电影音乐作为现代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可避免地会进入到电影叙事系统中去,并对电影叙事产生作用。本文以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二战题材... 叙事是电影存在的基础。电影情节作为一种叙事方式既包括具体内容,也包括一定的结构形式。电影音乐作为现代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可避免地会进入到电影叙事系统中去,并对电影叙事产生作用。本文以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二战题材影片《钢琴师》为例,从音乐对电影叙事的展开与音乐对影片叙事的前后呼应两方面,来探析音乐对电影叙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叙事 《钢琴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钢琴师》的音乐运用
5
作者 宋维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7-138,共2页
《钢琴师》是世界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经典作品,电影通过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德国人残酷迫害的历史情景.它的巨大成功和艺术创作特色就是巧妙地运用音乐,音乐推动... 《钢琴师》是世界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经典作品,电影通过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真实反映了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期间遭受德国人残酷迫害的历史情景.它的巨大成功和艺术创作特色就是巧妙地运用音乐,音乐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了感人至深的气氛,严谨了故事情节的交织,成功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化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展示了一种民族情怀和民族精神,同时也为音乐艺术的创作、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钢琴师》 音乐运用 艺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钢琴师》中音乐设置与剧情关联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东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54-155,共2页
在一部电影中,音乐风格韵律运用得是否合适将会为整部影片带来质的升华,影响一部影片的整体价值,电影音乐在为人们提供听觉享受的同时还带动了剧情的发展。2002年上映的电影《钢琴师》便是一部成功应用音乐的典范,导演在音乐选取上的独... 在一部电影中,音乐风格韵律运用得是否合适将会为整部影片带来质的升华,影响一部影片的整体价值,电影音乐在为人们提供听觉享受的同时还带动了剧情的发展。2002年上映的电影《钢琴师》便是一部成功应用音乐的典范,导演在音乐选取上的独具匠心使得观众对电影主题印象颇深。本文针对该部电影中的音乐特色,着重探究了影片中钢琴曲线索与剧情之间的关联,从失声的音乐、音乐的救赎、音乐的升华三部分论述了电影情节的发展,以期为后续电影音乐的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钢琴师》 钢琴 线索 剧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力量 心灵的震撼——浅析《钢琴师》的影视艺术手法
7
作者 黄晔 吴文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5-125,共1页
《钢琴师》,改编于波兰钢琴家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电影的立意、叙事、镜头及音乐等方面表现出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本片中运用的影视艺术手法。影片人性立意,反思忏悔;主观叙事,身临其境;变换视角,纪实刻画,从而深切地感受到了影片艺术... 《钢琴师》,改编于波兰钢琴家斯皮曼的自传体小说,电影的立意、叙事、镜头及音乐等方面表现出导演罗曼.波兰斯基在本片中运用的影视艺术手法。影片人性立意,反思忏悔;主观叙事,身临其境;变换视角,纪实刻画,从而深切地感受到了影片艺术的力量与心灵的震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波兰斯基 《钢琴师》 艺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师》:生存希望与人性救赎
8
作者 安磊 姚雪乔 《电影评介》 2012年第4期68-69,共2页
影片《钢琴师》以犹太人受难之路为主题,导演在描述主人公受到战争残酷迫害个人求生过程的同时,也展示了德国军官对斯皮尔曼的帮助及其人性的复苏,使整部影片充满了宽恕和希望的寓意。影片以主观视点贯穿始终,通过空间场景的显著变化真... 影片《钢琴师》以犹太人受难之路为主题,导演在描述主人公受到战争残酷迫害个人求生过程的同时,也展示了德国军官对斯皮尔曼的帮助及其人性的复苏,使整部影片充满了宽恕和希望的寓意。影片以主观视点贯穿始终,通过空间场景的显著变化真切地展现了求生过程,用音乐的此起彼伏催化着人性的自我救赎,给予了观众一种对战争的理性审视和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师》 希望 救赎 主观视点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钢琴师》中的艺术与人性
9
作者 任景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0,共2页
根据波兰著名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影片《钢琴师》,以一个艺术家的感受来描述战争的残酷,也因艺术的感召力而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同时把音乐与人性相结合,让观众在音乐声中感受战争... 根据波兰著名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的影片《钢琴师》,以一个艺术家的感受来描述战争的残酷,也因艺术的感召力而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同时把音乐与人性相结合,让观众在音乐声中感受战争的恐怖和幸福的温暖。《钢琴家》揭露了战争之罪恶,人性之毁灭,灵魂之扭曲,艺术之沉默。同时也昭示了艺术的力量,爱的伟大,音乐的救赎,人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师》 战争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死朗读》的修辞学解读
10
作者 金蕾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4-45,共2页
奥斯卡一向偏向于政治,特别对二战纳粹题材情有独钟,从《辛德勒名单》到《钢琴师》均获得“小金人”的青睐。2009年的《生死朗读》虽然新鞋走老路,可它走出了以往电影描写战争暴力与蛮荒的模式,走向深切与沉实。影片以“战后一代”德国... 奥斯卡一向偏向于政治,特别对二战纳粹题材情有独钟,从《辛德勒名单》到《钢琴师》均获得“小金人”的青睐。2009年的《生死朗读》虽然新鞋走老路,可它走出了以往电影描写战争暴力与蛮荒的模式,走向深切与沉实。影片以“战后一代”德国人对“战时一代”德国人的盲目的爱———无由的怨———释怀的哀来诠释战争对人的伤害,以及人类应该从战争中反思什么。正如电影原著《朗读者》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所言,人们看到了包含在其中的某些相通、共同的东西: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朗读》 修辞学 《辛德勒名单》 解读 《钢琴师》 德国人 奥斯卡 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