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殖民下的社会结构失衡与个体异化——解读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 被引量:8
1
作者 杨颖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野草在歌唱》给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现实:殖民制度造成了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异化,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陌生的,社会结构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人为构置的这种殖民制度使得本应平等、和睦... 《野草在歌唱》给我们叙述了这样一个现实:殖民制度造成了人与自身、与其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异化,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陌生的,社会结构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人为构置的这种殖民制度使得本应平等、和睦相处的种族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性别之间失去了应有的沟通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在歌唱》 殖民社会 失衡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野草在歌唱》的拉康式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红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104,共2页
多丽丝·莱辛(Dorris Lessing)是英国当代文坛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女性作家,《野草在歌唱》是其成名作。作品通过对玛丽悲剧一生的描写,揭露了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制度戕害下女性的毁灭。国内学者多是从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或后殖民... 多丽丝·莱辛(Dorris Lessing)是英国当代文坛一位极富创造力的女性作家,《野草在歌唱》是其成名作。作品通过对玛丽悲剧一生的描写,揭露了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制度戕害下女性的毁灭。国内学者多是从女性主义、生态主义或后殖民主义的视域对作品进行分析,本文运用拉康关于主体形成的理论,对作品进行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在歌唱》 解读 拉康 后殖民主义 女性作家 当代文坛 种族歧视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草在歌唱》中玛丽形象的塑造艺术
3
作者 孙世娟 孙晓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Z期55-56,共2页
《野草在歌唱》以现实主义创作、女性主义视角以及平淡叙述态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作者多丽丝·莱辛始终不认同自己的女性主义者身份,但是在女性题材的文本创作中,她却保持了与女性主义者内在的一致性。本文以此为出发,对《... 《野草在歌唱》以现实主义创作、女性主义视角以及平淡叙述态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作者多丽丝·莱辛始终不认同自己的女性主义者身份,但是在女性题材的文本创作中,她却保持了与女性主义者内在的一致性。本文以此为出发,对《野草在歌唱》中的主人公玛丽进行简要的形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在歌唱》 玛丽 形象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殊途同归:异质文化之思考——赛珍珠的《东风·西风》与多丽丝·莱辛的《野草在歌唱》比较分析
4
作者 梁香伟 黄斐 李荣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3期100-101,共2页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小说《东风·西风》与《野草在歌唱》。《东风·西风》通过异族通婚及新生儿的降临体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从正面揭示了异质文化交流的重要...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小说《东风·西风》与《野草在歌唱》。《东风·西风》通过异族通婚及新生儿的降临体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从正面揭示了异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野草在歌唱》通过白人玛丽被黑人男仆杀害展示了异质文化冲突的悲剧,从反面证实了加强异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两人对异质文化的思考可谓是殊途同归,对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建美好的文化大家园具有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西风》 《野草在歌唱》 异质文化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真实”的两种向度——伍尔夫《到灯塔去》与莱辛《野草在歌唱》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慧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伍尔夫《到灯塔去》和莱辛《野草在歌唱》两部小说,彻底抛开现实主义的窠臼转而记录心灵印迹是伍尔夫小说得以通达"真实"的基本途径,而莱辛的小说则是通过描述现实生活中被心灵/灵魂支配的人的行动来达到艺术的"真实&qu... 伍尔夫《到灯塔去》和莱辛《野草在歌唱》两部小说,彻底抛开现实主义的窠臼转而记录心灵印迹是伍尔夫小说得以通达"真实"的基本途径,而莱辛的小说则是通过描述现实生活中被心灵/灵魂支配的人的行动来达到艺术的"真实"。在此比较中,莱辛作品的价值和伍尔夫小说理念在艺术哲学上的二元对立亦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野草在歌唱》 艺术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述视角下对莱辛小说《野草在歌唱》的解读 被引量:2
6
作者 蒋慧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Z期34-35,共2页
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英国继伍尔夫之后最为出名的一位女性作家,小说作品以细腻的人物形象刻画,深刻的故事主题和犀利的文笔而被称为是"英国文坛的常青树"。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作者选择殖民统... 多丽丝·莱辛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英国继伍尔夫之后最为出名的一位女性作家,小说作品以细腻的人物形象刻画,深刻的故事主题和犀利的文笔而被称为是"英国文坛的常青树"。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作者选择殖民统治时期的非洲为背景,用一种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女主人公玛丽最后走向灭亡的历程,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种族歧视制度和黑人艰难的生存境况。本文将以小说《野草在歌唱》为基本载体,对小说中作者的叙述视角进行赏析,从而更好地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叙述视角 《野草在歌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对立视角下对《野草在歌唱》的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宋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31-32,共2页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和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小说《野草在歌唱》是莱辛以南非殖民统治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小说向我们讲述了殖民制度带来了人和自身、种族之间、人...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和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小说《野草在歌唱》是莱辛以南非殖民统治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小说向我们讲述了殖民制度带来了人和自身、种族之间、人与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异化,在这样的一种制度之下,人和人之间变成了一种陌生的关系,社会整体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人为的殖民制度让本来应该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的种族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不同性别之间失去了有效沟通。本文将在二元对立的理论视角下对小说《野草在歌唱》中的二元对立元素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二元对立《野草在歌唱》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中的殖民流散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静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5,共7页
从非洲性和三大流散理论视角来看,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与其说是英国作家,毋宁说是非洲作家。莱辛的《野草在歌唱》等代表作品的人物设定、故事背景和主题表达都围绕非洲而展开,是一个典型的殖民流散作家的心灵寄托和人生诉求,是对... 从非洲性和三大流散理论视角来看,著名作家多丽丝·莱辛与其说是英国作家,毋宁说是非洲作家。莱辛的《野草在歌唱》等代表作品的人物设定、故事背景和主题表达都围绕非洲而展开,是一个典型的殖民流散作家的心灵寄托和人生诉求,是对殖民流散群体的家园找寻、身份困顿和精神突围的经典描摹,也是其能够跻身世界文学经典系列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 殖民流散 非洲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摩西的复仇论莱辛的反殖民意识
9
作者 马龙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74-76,共3页
电影《野草在歌唱》是根据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改编而成的,该电影中的黑人摩西并非主要人物,在原作中也形象模糊、但正是这个看似模糊,实则清晰,看似软弱、实则坚强的... 电影《野草在歌唱》是根据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改编而成的,该电影中的黑人摩西并非主要人物,在原作中也形象模糊、但正是这个看似模糊,实则清晰,看似软弱、实则坚强的人物,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感慨和思考。摩西在奴性、忍耐、善良和宽容之后毅然复仇的表现,从另一个角度彰显了多丽丝·莱辛的反殖民意识,揭露了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罪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在歌唱》 莱辛 反殖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