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莲生何处:王勃《采莲赋》与咏物赋写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3,共8页
莲花是六朝时常见的咏物赋题材,此类赋的写法在六朝也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而初唐作家王勃遍览前人赋作后,在其《采莲赋》中提出了"莲生何处"的疑问,并且打破了原有的宫廷化的写作模式。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由六朝向唐宋...
莲花是六朝时常见的咏物赋题材,此类赋的写法在六朝也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而初唐作家王勃遍览前人赋作后,在其《采莲赋》中提出了"莲生何处"的疑问,并且打破了原有的宫廷化的写作模式。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由六朝向唐宋转变的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和场域都发生了"由宫廷到江湖"的转变,因此赋体的写作手法也随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勃
《采莲赋》
咏物
赋
宫廷
写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尚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58,共5页
在面向中文专业必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或是面向其他专业选修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篇名的文学作品,需要教师在讲解这类文学作品时自觉引入“同名作品串联法”。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论述“同名...
在面向中文专业必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或是面向其他专业选修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篇名的文学作品,需要教师在讲解这类文学作品时自觉引入“同名作品串联法”。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论述“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彰显作品突出特色、勾勒文体演化轨迹和管窥文学母题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名作品串联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
萧绎
《采莲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勃《采莲赋》与六朝文学传统
3
作者
卜兴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有别于史传记载,王勃自述写作《采莲赋》的背景,说明其创作动机缘于对前人同类赋作意有不满。然而王勃在实际写作时,其《采莲赋序》中勾勒出的“赋芙蓉”的传统,也正是作者借鉴、摹仿、转化的主要对象。通过梳理六朝文学传统,讨论前代...
有别于史传记载,王勃自述写作《采莲赋》的背景,说明其创作动机缘于对前人同类赋作意有不满。然而王勃在实际写作时,其《采莲赋序》中勾勒出的“赋芙蓉”的传统,也正是作者借鉴、摹仿、转化的主要对象。通过梳理六朝文学传统,讨论前代同类作品的特色,可以见出诸赋与王勃赋文的同异,以此了解《采莲赋》的独特笔法及其背后的创作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勃
《采莲赋》
六朝
文学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荷塘月色》语言艺术探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X期21-22,64,共3页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荷塘月色》是他的代表作,着重描写了荷塘在月夜下无与伦比的静谧之美。通过阅读和欣赏这篇散文,我们可以发现朱自清在语言处理上的高超技巧,特别是在词句的运用上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基于此,本文针对《...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荷塘月色》是他的代表作,着重描写了荷塘在月夜下无与伦比的静谧之美。通过阅读和欣赏这篇散文,我们可以发现朱自清在语言处理上的高超技巧,特别是在词句的运用上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基于此,本文针对《荷塘月色》中的语言艺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一、朴素淡雅的整体风格散文语言往往具有自然熨帖的特点,不需要进行刻意的雕琢。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恰恰能将这一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叠词
荷花
荷叶
水生花卉
朱自清
《采莲赋》
语言艺术
荷塘
古诗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尔其”与“束素”
被引量:
1
5
作者
孙富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5,共2页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选入了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沪教版等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教材。《荷塘月色》中有朱自清先生引自梁元帝《采莲赋》的一段文字,其中有描写采莲女形态关的句子:“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选入了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沪教版等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教材。《荷塘月色》中有朱自清先生引自梁元帝《采莲赋》的一段文字,其中有描写采莲女形态关的句子:“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笔者在教学中研读了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沪教版等教材对该句的注释,发现它们大都理解为:“那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尔其,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荷塘月色》
《采莲赋》
必修教材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沪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冻的情诗 启封的情感
6
作者
程瑞芬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7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情诗
情感
解冻
《荷塘月色》
《西洲曲》
《采莲赋》
理想世界
学生
兴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束素”释义正误
7
作者
程向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束素”
释义
人教版
高中
语文
第一册
《荷塘月色》
梁元帝
《采莲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莲生何处:王勃《采莲赋》与咏物赋写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栋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文摘
莲花是六朝时常见的咏物赋题材,此类赋的写法在六朝也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而初唐作家王勃遍览前人赋作后,在其《采莲赋》中提出了"莲生何处"的疑问,并且打破了原有的宫廷化的写作模式。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由六朝向唐宋转变的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和场域都发生了"由宫廷到江湖"的转变,因此赋体的写作手法也随之变化。
关键词
王勃
《采莲赋》
咏物
赋
宫廷
写作模式
Keywords
Wang Bo
Picking Lotuses
Object Praising Fu
court
model of writing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尚斌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4-58,共5页
文摘
在面向中文专业必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或是面向其他专业选修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篇名的文学作品,需要教师在讲解这类文学作品时自觉引入“同名作品串联法”。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论述“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彰显作品突出特色、勾勒文体演化轨迹和管窥文学母题特质。
关键词
“同名作品串联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
萧绎
《采莲赋》
分类号
I206.2-4 [文学—中国文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勃《采莲赋》与六朝文学传统
3
作者
卜兴蕾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文摘
有别于史传记载,王勃自述写作《采莲赋》的背景,说明其创作动机缘于对前人同类赋作意有不满。然而王勃在实际写作时,其《采莲赋序》中勾勒出的“赋芙蓉”的传统,也正是作者借鉴、摹仿、转化的主要对象。通过梳理六朝文学传统,讨论前代同类作品的特色,可以见出诸赋与王勃赋文的同异,以此了解《采莲赋》的独特笔法及其背后的创作心理。
关键词
王勃
《采莲赋》
六朝
文学传统
Keywords
Wang Bo
Cailian Fu
Six Dynasties
Literary traditio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荷塘月色》语言艺术探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宋峥
机构
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X期21-22,64,共3页
文摘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荷塘月色》是他的代表作,着重描写了荷塘在月夜下无与伦比的静谧之美。通过阅读和欣赏这篇散文,我们可以发现朱自清在语言处理上的高超技巧,特别是在词句的运用上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基于此,本文针对《荷塘月色》中的语言艺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一、朴素淡雅的整体风格散文语言往往具有自然熨帖的特点,不需要进行刻意的雕琢。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恰恰能将这一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叠词
荷花
荷叶
水生花卉
朱自清
《采莲赋》
语言艺术
荷塘
古诗文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尔其”与“束素”
被引量:
1
5
作者
孙富中
机构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5,共2页
文摘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选入了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沪教版等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教材。《荷塘月色》中有朱自清先生引自梁元帝《采莲赋》的一段文字,其中有描写采莲女形态关的句子:“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笔者在教学中研读了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沪教版等教材对该句的注释,发现它们大都理解为:“那细细的腰肢,裹着洁白的绸子,走走退退,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尔其,那。”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荷塘月色》
《采莲赋》
必修教材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沪教版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冻的情诗 启封的情感
6
作者
程瑞芬
机构
安徽马鞍山二中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7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情诗
情感
解冻
《荷塘月色》
《西洲曲》
《采莲赋》
理想世界
学生
兴奋点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束素”释义正误
7
作者
程向荣
机构
浙江温岭师范学校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束素”
释义
人教版
高中
语文
第一册
《荷塘月色》
梁元帝
《采莲赋》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莲生何处:王勃《采莲赋》与咏物赋写作模式研究
李栋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
尚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王勃《采莲赋》与六朝文学传统
卜兴蕾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荷塘月色》语言艺术探究
宋峥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尔其”与“束素”
孙富中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解冻的情诗 启封的情感
程瑞芬
《中学语文教学》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束素”释义正误
程向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