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邪不压正》:个性依然张扬的姜文电影 |
周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
|
《邪不压正》改编艺术研究 |
路淑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3
|
《邪不压正》:姜文电影的叙事空间呈现 |
胡茵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4
|
魔幻现实主义下的《邪不压正》 |
冯志英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5
|
解读《邪不压正》的人性主题 |
刘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6
|
浅谈《邪不压正》的东方美学意蕴 |
孙大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7
|
从《邪不压正》管窥姜文的导演风格 |
余静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8
|
《邪不压正》的寓言式表达 |
燕秀丽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9
|
空间叙事、历史隐喻与本土故事:《邪不压正》艺术美学探析 |
刘懿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0
|
《邪不压正》:荒诞中的历史反思 |
陈月娥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1
|
革命话语的接洽与生长——赵树理《邪不压正》的话语分析 |
赵凡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邪不压正》电影与文本的“侠”与“隐” |
张玮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邪不压正》的抽离机制解读 |
朱婷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4
|
《邪不压正》与双层文本叙述 |
唐峰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5
|
《邪不压正》与侠客文学的契合与融通 |
冉建凯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6
|
复仇·女性·荒诞:《邪不压正》的“姜文风格” |
苏金刚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7
|
历史求真,文学求美:论《邪不压正》“两种真实”的“间性互动” |
赵盛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8
|
空间美学视域下的《邪不压正》 |
欧阳娉婷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9
|
《邪不压正》的东西方文化差异探究 |
周洁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20
|
“直接为群众服务”:论赵树理的曲艺实践 |
张永峰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