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既然p的话,那么q”句式的或然弱性推断
- 1
-
-
作者
欧阳志风
-
机构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
文摘
“既然p的话,那么q”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复句句式,属于“推断+假设”的异类组配。“既然”句与“的话”句都属于因果类复句,两者都具有推断性的语义,它们的语义共性推动了接口的产生。同时,说话人的特定表达需要,也对两类复句的异类组配起到了促成作用。在语义接口和语用优先原则的作用下,这两类复句进行了概念整合,重新组配成或然弱性推断句式“既然p的话,那么q”。用以阐释该句式义的或然弱性推断,是汉语复句的固有特征,具有承继性和能产性。此外,假设后置标记进入其他复句前分句末尾,这也意味着同一层次的前后分句之间可能会具有三视点。
-
关键词
“既然p的话
那么q”
“既然”
“的话”
复句异类组配
或然弱性推断
-
Keywords
“jiran(既然)p dehua(的话),name(那么)q”
“jiran(既然)”
“dehua(的话)”
heterogeneous combination of complex sentences
uncertain and weak inference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说“数量名结构+形容词”
被引量:29
- 2
-
-
作者
邢福义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95,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语法‘普-方'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1JJD740017)阶段成果
-
文摘
以前,笔者讨论过"数量结构+形容词",即"一平米大"之类的现象,其中的量词"平米"之类是专用度量衡单位;现在写作本文,讨论"数量名结构+形容词",即"一个房间大"之类现象,其中的名词"房间"之类是借用的起度量衡作用的单位。"一平米大"也好,"一个房间大"也好,都可以加上"那么",说成"一平米那么大"和"一个房间那么大"。可以根据"那么"这个语法标志认定同类说法中的"大、高、宽"等是形容词,而不可能是名词。本文在认定"大、高、宽"等为度量义形容词的基础上,从不同侧面描述了笔者对"数量名结构+形容词"的观察之所见所得。
-
关键词
数量结构
数量名结构
度量衡单位
度量义形容词
“那么”
-
Keywords
numeral-classifier structure
numeral-classifier-noun structure
unit of measurement
adjectives denoting measurement
'name(那么)'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条件句中的“那/那么”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王春辉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48,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语条件句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098)资助
-
文摘
连词"那/那么"的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接续性、因果性、推理性、主观性,这四个特征在条件句中的表现尤为明显。汉语条件句以不使用"那/那么"为优势。在使用"那/那么"的条件句中,"那么"比"那"常用;"知域""言域"比"行域"常用;"双条件"的解读更强。在以下情形的条件句中,不能使用"那/那么":"只有"引导的特定条件句;"除非"引导的例外条件句;让步条件句;当结果小句的主语是回指条件小句的代词时;关联条件句;惯常条件句。由此可见,条件句在许多情况下"p,q"≠"p,那/那么q"。上述倾向性及制约情形可以从"那/那么"的语义特征及其他一些逻辑、认知因素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关键词
条件句
那
那么
-
Keywords
conditional sentences
"na"(那)
"name"(那么)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