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小平理论创新的开拓性研究——评阎树群《邓小平的理论创新》
1
作者 赵馥洁 冯务中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阎树群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 理论精神 中国 历史发展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主动性人格与创新行为的关系: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严鸣 赵楚铃 +1 位作者 朱瑜 邬金涛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6,共16页
员工的创新行为能为员工个体和组织带来益处,但同时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风险,而现有研究未解决员工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仍会表现出创新行为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通过163个团队的489份数据,探讨了趋利型/避害型主动性人格影... 员工的创新行为能为员工个体和组织带来益处,但同时也会给员工带来较大风险,而现有研究未解决员工在面对潜在风险时仍会表现出创新行为这个问题。本文基于趋利-避害框架理论,通过163个团队的489份数据,探讨了趋利型/避害型主动性人格影响员工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发现,趋利型主动性人格通过机会发掘动机间接影响增益型创新行为,而避害型主动性人格通过问题发掘动机间接影响避害型创新行为。团队内授权氛围不仅会调节趋利型主动人格与机会发掘动机的关系,还会进一步调节趋利型主动型人格通过机会发掘动机间接影响增益型创新行为的关系。同时,团队间竞争氛围可以调节避害型主动人格与问题发掘动机的关系,进一步调节避害型主动型人格通过问题发掘动机间接影响避害型创新行为的关系。本文在理论上有助于澄清主动性人格的实质及其对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为提高企业创新行为管理水平提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 创新行为 趋利避害框架理论 团队内授权氛围 团队间竞争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汗血同源理论的传承创新与科学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国菊 梁小雨 +1 位作者 郝校鹏 黄璐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汗液是人体重要的体液之一,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但是汗液检测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对汗液的认识和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汗血同源的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传承与创新,阐释和丰富了中医汗血同源理... 汗液是人体重要的体液之一,也是人体的代谢产物,但是汗液检测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并不广泛。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对汗液的认识和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汗血同源的经典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传承与创新,阐释和丰富了中医汗血同源理论。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通过汗液中的生化指标检测、病毒检测、血药浓度检测与监测,以及汗液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进展,揭示了汗血同源的部分科学内涵,为汗液检测及发汗治疗在临床的应用拓宽了思路。旨在聚焦中医原创理论,定位临床问题,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把中医汗液理论说明白、讲清楚的同时,推动中医临床实践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液 中医原创理论 汗血同源 传承 创新 科学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实践路径与成功经验的体育管理学理论体系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青 陈林会 刘亮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路径。论文立足中国体育管理的实践探索,梳理其学科形成与发展脉络,剖析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误区,阐释创新路径与基本取向。研究认为,中国体育管... 中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发展路径。论文立足中国体育管理的实践探索,梳理其学科形成与发展脉络,剖析当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理论体系构建中的误区,阐释创新路径与基本取向。研究认为,中国体育管理学是总结体育发展经验和规律的学问,彰显中国特色是其本质特征。理论体系创新应融合思想引领与文化传承,彰显体育管理学的中国特色;基于中国独特国情的实践探索,推进中国式体育管理学理构建;围绕发展改革的关键问题,廓清问题域;推进管理经验的范式提炼,培育中国体育管理话语创新的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学 中国经验 自主知识体系 理论体系 话语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财务理论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复初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对我国财务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对战略财务理论、智能财务理论、财务风险理论、财务评价理论、财务定...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对我国财务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对战略财务理论、智能财务理论、财务风险理论、财务评价理论、财务定价理论和财务理论研究观念进行全面发展,如此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财务理论创新 财务理论研究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的实践样态、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辉蓉 覃若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3,305,306,共15页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政策网络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厘清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中的行动主体与网络结构,进而揭示出不同网络类型中的行动主体在政策制定、执行、反馈中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政策实践...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政策网络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厘清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中的行动主体与网络结构,进而揭示出不同网络类型中的行动主体在政策制定、执行、反馈中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政策实践样态的深入剖解,发现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共同体的职责缺位,制约高位推动效能;二是生产者网络的结构封闭,阻滞培养工作推进;三是专业、议题网络的地位边缘,导致社会反馈悬置。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落实地、出实效,可从完善政策顶层设计,形成政策协同联动格局;贯通人才培养全阶段,凝聚多元主体行动合力;调整网络互动关系,构建高效反馈机制等方面着手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教育政策 政策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薛莲 王士强 +1 位作者 陈佳 戴星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64,共4页
目的 考察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升医企协同创新水平。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30份专家深度访谈的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构建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括协... 目的 考察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提升医企协同创新水平。方法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30份专家深度访谈的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 构建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包括协同收益保障、市场双轮驱动、组织管理水平、协同对象和方式、主体创新能力、企业技术支撑6个主范畴,分为激励型因素、过程型因素和需求型因素3个维度。结论 医院开展医企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可以从注重合理收益的激励作用、鼓励开展高临床价值创新活动以及提升协同创新的管理水平3个方面着手推进医企协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医企协同创新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难点及完善对策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文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更加突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建设重点来看,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更加突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建设重点来看,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武装与课程体系建设同步推进;基础在于以新时代伟大成就为支撑、丰富课程内容;主线在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从建设难点而言,课程教材体系与党的创新理论需要协调适应,教师数量与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同步提升,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联动调整,学科建设与思政课程、大中小思政建设需要一体推进,思政内部力量与各类外部力量需要融通贯通。从建设发展路径来讲,既要优化顶层设计,注重思政课理论研究,也要加强理论武装,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既要聚焦教师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也要贯通课堂体系,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 内涵式发展 立德树人 守正创新 大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创新链生态主导力的理论建构和管理启示
9
作者 任志宽 江笑颜 +1 位作者 郑茜 郭树森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创新链生态主导力是基于中国科技政策实践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以“中国式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展现,是新形势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方向。当前,学术界对这一新概念关注不足,理论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相比... 创新链生态主导力是基于中国科技政策实践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以“中国式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展现,是新形势下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方向。当前,学术界对这一新概念关注不足,理论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相比之下政策实践进展显著。创新性提出“创新链生态主导力”这一概念框架,按照“理论基础-概念提出-内涵特征”的分析框架进行逐层解构,梳理创新链生态主导力的理论脉络,廓清创新链生态主导力的概念内涵,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启示。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创新链管理的策源框架,为我国实现全产业链安全可靠提供新的方向指引和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生态主导力 生态系统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管理的中国智慧与理论前沿”专栏征稿启事
10
作者 刘洋 杜义飞 梅亮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Deepseek的异军突起带来全球对于“杭州六小龙”的关注,《哪吒2》的票房纪录让成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热议对象,数据要素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引发政府超前部署系列数据要素激活行动,中国数字创新管理的实践已走在世界前沿,亟须扎根... Deepseek的异军突起带来全球对于“杭州六小龙”的关注,《哪吒2》的票房纪录让成都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热议对象,数据要素被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引发政府超前部署系列数据要素激活行动,中国数字创新管理的实践已走在世界前沿,亟须扎根中国数字创新管理智慧进一步拓展数字创新管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吒2 理论前沿 中国智慧 数字创新管理 杭州六小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吗?——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解释
11
作者 李娇 刘建丽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127,共18页
智能制造天然携带一般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在应用到制造领域时,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验和验证,在实施和产生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异质性。现有研究关注的问题是智能制造是否会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继... 智能制造天然携带一般信息技术所具有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等技术经济特征,在应用到制造领域时,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验和验证,在实施和产生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异质性。现有研究关注的问题是智能制造是否会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继而产生了生产率之争,但真正的问题是智能制造什么时候提高哪些企业的创新效率,即智能制造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的有效性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3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制造整体提高了企业创新效率;从生命周期来看,智能制造对成熟期企业具有正向影响,但对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无影响;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创新意愿、研发能力和组织特征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智能制造提高成熟期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创新效率,对其他类别或阶段的企业无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智能制造通过知识吸收能力强化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发展智能制造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创新效率 生命周期理论 制造业 知识吸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机制的理论认识
12
作者 李松龄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
创新技术融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使它们转换和质变为先进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质,有利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人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以人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能够引领和推动技术... 创新技术融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使它们转换和质变为先进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质,有利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人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以人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能够引领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内在需要调动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发展先进的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新型的理论观念和思想观念,构建新型股份制,能够激发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发展先进的生产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化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理论认识,能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解放思想和独立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创新 融合发展机制 理论深化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流动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演进历程、理论逻辑与机制创新
13
作者 姜玲 张子略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3,共10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变迁映射出资源配置模式由单一流向的传统格局向双向互动的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这一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流动人口市民化仍显滞后、土地流转不畅...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深刻变迁映射出资源配置模式由单一流向的传统格局向双向互动的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然而,这一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流动人口市民化仍显滞后、土地流转不畅、资本下乡障碍以及技术要素在城乡间分布不均衡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瓶颈。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及数据要素的跨域重组可以形成多维联动的系统,通过资源优化配置、空间重构等核心机制,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驱动融合发展的重要引擎。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市场机制下资源配置优化的关键前提,依赖于产权的清晰界定以降低交易成本,需要政府与市场协同,共同破除制度性障碍。新发展阶段需加速构建要素双向流动体系,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推进系统集成改革,以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城乡价值平等交换,为拓展国内大循环、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要素流动 理论逻辑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四维探赜
14
作者 高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9-24,56,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出了“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最新要求,此中涉及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出了“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最新要求,此中涉及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具体而言,要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根本指引,紧扣思政课建设使命任务,以推进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为基础,以推进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为重点,以推进思政课学科体系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为支撑,以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为关键,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党的创新理论 同步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政策激励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逻辑、影响机制与政策效应
15
作者 张华 刘冬阳 魏影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20,共9页
文章从绿色金融政策功能实现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绿色金融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该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激励是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三方有效互动的结果,因此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与政策效应需要关注不同行为... 文章从绿色金融政策功能实现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绿色金融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该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激励是政府、金融机构及企业三方有效互动的结果,因此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与政策效应需要关注不同行为主体的特质。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在资源导向、风险补偿和信号传递等方面对企业绿色创新发挥激励机制,政策制定及执行主体所处的环境复杂性及禀赋异质性决定了政策效应具有“有效论”与“无效论”两种结论,集中体现为政策波动效应和融资约束效应。因此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基于中国情境研究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值得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政策 绿色创新 理论逻辑 影响机制 政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T理论视域下中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比较及启示
16
作者 李辉 周雅如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8,F0002,共8页
高校承载着建立创新型国家、培育符合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的重要使命。3T理论表明,技术、人才和包容是检视创新创业水平的重要维度。作为中美两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方面的典型代表,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皆取得了独特成就。技术... 高校承载着建立创新型国家、培育符合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的重要使命。3T理论表明,技术、人才和包容是检视创新创业水平的重要维度。作为中美两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方面的典型代表,清华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皆取得了独特成就。技术维度上,美国更侧重技术市场转化与商业价值的实现,而中国着力于前沿技术研发与基础积累;人才维度上,美国形成了学界-产业界-校友三维联动的导师网络,中国主要依托校企协同育人的服务机制,打造师资团队;包容维度上,美国凭借成熟风险投资体系提供资金保障,中国则通过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对于中国而言,应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持续落实培养目标。利用现有资源不断丰富师资教学力量,紧扣创业步骤稳步推进课程体系实践,针对创业环节全面优化服务机制,基于“四元”文化涵养创业立体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3T理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政府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逻辑创新和时代价值
17
作者 孙彩红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共10页
习近平关于政府治理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由治理主体的组织机构改革、治理内容的政府职能履行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治理方式改革创新等构成的理论体系架构,其内... 习近平关于政府治理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由治理主体的组织机构改革、治理内容的政府职能履行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治理方式改革创新等构成的理论体系架构,其内在逻辑创新体现为“一个根本、一个中心、一根主线、一套方法”,即政府治理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为行动主线,以系统性、协同性、辩证法为方法论。深入学习这一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其逻辑创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政府行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理论体系 政府改革 逻辑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在小学创新方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小学高年级信息科技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云文 丁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9,共6页
创新方法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在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所采用的多为试错、头脑风暴等感性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在研究创新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方法理论,掌握该理论有利于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率。研究认为,通过将发明问题... 创新方法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在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所采用的多为试错、头脑风暴等感性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在研究创新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方法理论,掌握该理论有利于提高创新的质量和效率。研究认为,通过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运用于小学高年级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创新方法、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兴趣,从而提升创新能力。根据课程标准和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对理论内容进行筛选和简化,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了情境引入、TRIZ理解、方案设计、知识学习、实践验证、分享展示、优化以及评价八个环节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创新方法 信息科技课程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智慧农业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蝶君 李桦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4,共12页
无人农场、植物工厂、智慧果园、智慧猪场、智慧渔场等融合多类颠覆性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对新质生产力塑造的强大驱动力。围绕该问题,采用扎根理论对11家智慧农业企业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构建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创... 无人农场、植物工厂、智慧果园、智慧猪场、智慧渔场等融合多类颠覆性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对新质生产力塑造的强大驱动力。围绕该问题,采用扎根理论对11家智慧农业企业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构建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融合应用场景形成颠覆性创新,在重构农业生产价值链过程中塑造新质生产力。同时建立颠覆性技术跃迁与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动态演化理论框架,揭示不同转型阶段的情景条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对于农业企业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也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创新 新质生产力 智慧农业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何以赋能企业创新——基于场域理论视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秋晨 余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6-43,共8页
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创新对于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实现创新并非易事。从场域理论视域出发,试图探索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创新问题,包括赋能企业创新的基础、推进、目标三个部分。通过质性研究方法... 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创新对于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产教融合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实现创新并非易事。从场域理论视域出发,试图探索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创新问题,包括赋能企业创新的基础、推进、目标三个部分。通过质性研究方法,选取现实世界中产教融合的真实案例,经过数据收集和文本分析后形成研究内容。研究发现,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创新的基础,是基于场域理论视域下的需求对应;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创新的推进,是基于场域理论视域下的互动机制;产教融合赋能企业创新的目标,是基于场域理论视域下的价值共创。因此,产教融合要根据创新的需求原则,赋能企业创新行动;要构建创新的互动机制,提升企业创新效果;要秉持创新的价值共创理念,促进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企业 创新 赋能 场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