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4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评《邓小平理论逻辑研究》
1
作者 张建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4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邓小平理论逻辑研究》 逻辑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 被引量:97
2
作者 黄震方 张子昂 +3 位作者 李涛 侯国林 靳诚 张郴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 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文旅发展的重要方式,又是文旅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在阐述文旅深度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探究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基本逻辑,认为数字技术嵌入支撑文旅数字化,促进文旅信息融合化,带来文旅产业新变革,形成文旅共生体和数字文旅新形态。从理论研究、数字赋能和融合实践3个维度,初步构建了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研究框架,强调要创新性地运用文旅IP理论、融合共生理论、文旅场景理论、产业演化理论、系统动力学等理论,阐释文旅融合学理及其内在逻辑、演化过程和动力机制,深化文旅深度融合主要科学问题研究。文章提出要把握数字赋能文旅融合的关键技术、文旅资源普查与评价、文旅融合场景建构、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与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推动文旅融合应用实践和学术研究持续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文旅融合 理论逻辑 研究框架 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研究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东 成龙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哲学基础 新阶段 主要问题 概念 学术界 出版 观点综述 发表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的特点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义凡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31,共3页
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特点 ,对于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及其与毛泽东思想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在党的十四大特别是十五大以后广泛展开的。目前专题研究这个问题的文章还不多 ,一些著作和教材中都论及到这个问... 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特点 ,对于深化邓小平理论研究及其与毛泽东思想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在党的十四大特别是十五大以后广泛展开的。目前专题研究这个问题的文章还不多 ,一些著作和教材中都论及到这个问题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十三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邓小平理论本身分析其特点 ,而不是从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比较中分析其特点。对邓小平理论的特点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归纳。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分析归纳 ,都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特点” ,必须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行比较 ,这样才能真正说明邓小平理论的特点。要深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不能忽视它们在时代背景、构建理论的中心、表现形式和论证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特点 研究进程 研究现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1
5
作者 贾乐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邓小平理论有广义、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 ,指邓小平同志投身中国革命以来的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论述 ;从狭义上讲 ,指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狭义的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 ,理论界莫衷一是 ,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 邓小平理论有广义、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 ,指邓小平同志投身中国革命以来的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论述 ;从狭义上讲 ,指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狭义的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 ,理论界莫衷一是 ,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见解更具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本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再思考——以邓小平理论的基础性定位为切入点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18-23,32,共7页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划其中"三要素"之间的张力关系格局。它们并非如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是时间秩序的先后排列、逻辑层面的并列或实践主题的差异,而是呈现为主干与部分、主体与补充的&...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划其中"三要素"之间的张力关系格局。它们并非如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是时间秩序的先后排列、逻辑层面的并列或实践主题的差异,而是呈现为主干与部分、主体与补充的"总分"关系格局。邓小平理论由于实践主题的统筹性、理论基础的指导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本的逻辑构架,因而在整体理论体系中具有了先在的逻辑优先性与主导性功能。当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发展及其最新理论表达,必须在邓小平理论所提供的逻辑构架内加以深化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逻辑构架 邓小平理论 实践主题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开创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新局面——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被引量:1
7
作者 奚广庆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2-23,共12页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开创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新局面——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奚广庆一、关于“九五”前两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1996年以来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大好形...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开创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新局面——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奚广庆一、关于“九五”前两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1996年以来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推动下,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同志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人文社科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 高校教师 人文社会科学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咨询服务 工作会议 横向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的辩证逻辑思维品格 被引量:1
8
作者 于牧 谢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23,共5页
我们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中有一条逻辑思维主线,即辩证唯物主义。邓小平深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并把这一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运用于他的讲话和理论之中,使他的理论具有鲜明的辩证逻... 我们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中有一条逻辑思维主线,即辩证唯物主义。邓小平深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并把这一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运用于他的讲话和理论之中,使他的理论具有鲜明的辩证逻辑思维品格,这也是邓小平文风的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辩证逻辑思维 发展生产力 否定之否定 共同富裕 思维规律 解放生产力 对立统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量变质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逻辑和思想逻辑及其辩证关系
9
作者 左亚文 覃采萍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7期5-8,共4页
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发展规律上,而要具体考察每一个历史时代所展开的特殊的“时代逻辑”,透析支配着这一特殊历史时代的“特殊的原则”。邓小平理论形成于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它的创立者以超迈前人的理论勇气和理性自... 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发展规律上,而要具体考察每一个历史时代所展开的特殊的“时代逻辑”,透析支配着这一特殊历史时代的“特殊的原则”。邓小平理论形成于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它的创立者以超迈前人的理论勇气和理性自觉,在应对时代挑战和危机的过程中,深刻和敏锐地把握了隐含于时代问题和矛盾冲突中的历史的必然逻辑,将其升华为自觉的理论化的思想逻辑,然后用以启迪和发动广大群众,从而转化为群众的历史实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不仅集中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逻辑如何通过一定的内在机制和矛盾发展道路转化为自觉的思想逻辑并使二者达到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且表明了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邓小平理论在这辩证统一的过程中所扮演的中介和先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时代逻辑 思想逻辑 历史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与三代核心的内在逻辑关系
10
作者 张国镛 罗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又对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从而成为创建邓小平理论的先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之后,又对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从而成为创建邓小平理论的先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新的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着邓小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中央领导集体 三代核心 逻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逻辑与战略路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被引量:12
11
作者 屈西西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与发展具有自身逻辑范式与特质。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南方科技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典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是在创新...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生与发展具有自身逻辑范式与特质。本研究基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南方科技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两所典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进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产物,是在创新生态环境变化、辅助性创新主体成形、区域高阶发展矛盾产生等条件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支柱性创新主体,并在与前者的自组织互动中,通过“隐形冠军”式定位、“专门化”经费与法律保障、“雁阵模式”国际化团队建设以及“高灵敏度”机制设计等实现跨越式发展。基于此,未来新型研究型大学应坚守自身“新”特征,摆脱“旧”式路径依赖,走向多主体共生协同发展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创生逻辑 战略规划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世界一流大学 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读《时代的丰碑——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与历史条件》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杰钦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60-160,F003,共2页
《时代的丰碑———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与历史条件》一书 ,选题新颖 ,视角独特 ,内容丰富 ,可读性强。其研究方法、框架体系的建构都有独到之处。
关键词 《时代的丰碑》 邓小平理论研究 新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邓小平理论 务实可持续发展——兼论综合规划宏观协调的基本要领
13
作者 赵营波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本文从大协调学的角度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对务实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在大尺度上研究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而运用邓小平理论和有关科学,论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搞好综合规划、宏观协调和健全领导工作责任制,... 本文从大协调学的角度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对务实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在大尺度上研究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必然性和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而运用邓小平理论和有关科学,论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搞好综合规划、宏观协调和健全领导工作责任制,并提供了有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逻辑结构 可持续发展 大协调学 综合规划 干部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评荣开明研究员著《邓小平理论新探》
14
作者 刘宝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邓小平理论新探》是荣开明研究员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邓小平理论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的最终成果,也是作者二十多年研究邓小平理论一个宏观整体上的总结,同时也是国内理论学术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新成果。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研究 研究 成果 开明 基金课题 社会科学 学术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意义上的阐释——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新视角
15
作者 闵虹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文化"意义 阐释 研究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与实践策略——评《城市居住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6
作者 刘纹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城市规划主体需更加注重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以期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设计人员也要深入研究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并探索满足居民切身利益的设计策略,确保居住...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城市规划主体需更加注重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设计,以期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设计人员也要深入研究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的逻辑机理并探索满足居民切身利益的设计策略,确保居住区域的宜居性。由乔继敏编著的《城市居住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一书便基于大量城市居住环境设计案例深入探究了现代城市居住区的设计需求,回答了如何采取适当的环境设计策略来为居民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的问题,为城市居住环境设计从业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研究 实践策略 城市居住环境 设计逻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特征之研究
17
作者 孟东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25-129,共5页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和反作用社会存在这一基本原理的再现,是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在理论上提炼的结晶;又是人类理论思维自身历史地逻辑地演绎的必然过程,是对马克...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和反作用社会存在这一基本原理的再现,是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在理论上提炼的结晶;又是人类理论思维自身历史地逻辑地演绎的必然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科学特征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纪回眸:邓小平理论研究在海外
18
作者 王海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48,共3页
从某种程度上言之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的 ,又是世界的。若干年来 ,海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从多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 ,其中有正确的 ,亦有错误的 ,有待于我们鉴别和吸收。纵览海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概况 ,以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历文地位 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至研究生阶段邓小平理论课教学衔接与深化的探索
19
作者 韩建民 张方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高等农业院校 教学模式 研究生与本科生 教学衔接 研究与实践 硕士研究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合研究
20
作者 魏福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5,共6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同现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个伟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是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因此 ,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两门政治理论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 ,既具有充分的理... 作为马克思主义同现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三个伟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是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因此 ,将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两门政治理论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 ,既具有充分的理论根据 ,也有利于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整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