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评介《邓小平理论和唯物史观》 |
赵家祥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2
|
马克思物化批判理论的唯物史观基础——基于“物-活动-关系”图式及其理论效应的分析 |
翁寒冰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与生态贡献 |
钱智勇
仲晓欢
|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理论价值探析 |
王程
|
《学海》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三农”理论的发展脉络 |
王苏琪
|
《农村农业农民》
|
2025 |
0 |
|
6
|
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新成果——《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评介 |
靳辉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7
|
邓小平理论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贡献 |
李士坤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
2000 |
0 |
|
8
|
新时代唯物史观中国逻辑研究的重大使命: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和叙事体系 |
任平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9
|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及其理论贡献 |
孙乐强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10
|
在唯物史观意义上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化观” |
史巍
|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重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与学术价值 |
王广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唯物史观历史前提观经典形态及其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形态 |
肖士英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书写的方法论贡献 |
曹典顺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唯物史观意蕴 |
周泉
刘同舫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5
|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明史研究检视 |
南炳文
常文相
|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原创性贡献研究 |
马东景
|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两个结合”维度下“唯物史观经典表述”的早期汉译考察 |
张蝶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超越“经济一元论”:唯物史观的早期阐释与争鸣(1919—1921) |
陈娇娇
|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唯物史观视域下“田野调查”方法论探析 |
陶庆
刘婧宇
|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中国式现代化的唯物史观阐证:理论生成、实践路向与体系建构 |
许耀桐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