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兼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建设 |
韩振亮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2
|
《邓小平理论概论》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 |
罗鉴棠
|
《成人教育》
|
2003 |
1
|
|
3
|
努力开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 切实推进“两课”改革进程 |
佟子林
高凤清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999 |
0 |
|
4
|
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评介《邓小平理论和唯物史观》 |
赵家祥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5
|
邓小平理论教学模式及其特色研究 |
韩振峰
|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1999 |
0 |
|
6
|
谈《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韦留柱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9 |
0 |
|
7
|
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境界——评《邓小平理论逻辑研究》 |
张建军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2000 |
0 |
|
8
|
时代呼唤理论创新——评《邓小平理论研究十年》 |
方金友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9
|
《邓小平理论概论》的教学艺术浅探 |
汪松发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01 |
0 |
|
10
|
运用案例教学法 提高《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
房廷宏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3 |
0 |
|
11
|
我校举行邓小平理论论文表彰会 |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
12
|
浅谈高职院校邓小平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
李建红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6 |
0 |
|
13
|
落实高校党建工作根本任务 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 |
余风盛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998 |
0 |
|
14
|
教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
蔡冬梅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1
|
|
15
|
关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的原则性、生动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和探索 |
李小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
|
|
16
|
关于邓小平理论进头脑的几点思考 |
雷家军
王长明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0 |
1
|
|
17
|
组织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若干思考 |
黄春荣
范维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1999 |
0 |
|
18
|
一脉相承的体系建构网络时代的教材模式——高教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述评 |
李桂莲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9
|
关于高校普遍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思考 |
刘定平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20
|
把握“热点”,主体为上──《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探索点滴 |
戚水贞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