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读与解
1
作者 邓晓芒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阐述了《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一书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地位,以及与《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核心著作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一书的翻译、阅读与理解的诸多方法问题作出了深刻而清晰的阐释,并论及哲学史方法论... 阐述了《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一书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地位,以及与《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核心著作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一书的翻译、阅读与理解的诸多方法问题作出了深刻而清晰的阐释,并论及哲学史方法论的诸多问题,对研究康德哲学以及古典哲学的读书方法与治学思路作出了清晰的梳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道德哲学 经典 翻译 精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而上的追求与人性的悖论——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自由意志思想论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季雨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2,共3页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等著作中,论述了道德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能性,强调作为目的的人自由是其自身所固有的,自由意志是道德律令产生的根基和前提,它使人能够自觉地、能动地决定和选择,能够在道德领域自己为自己立法,从而使人既是立...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等著作中,论述了道德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能性,强调作为目的的人自由是其自身所固有的,自由意志是道德律令产生的根基和前提,它使人能够自觉地、能动地决定和选择,能够在道德领域自己为自己立法,从而使人既是立法者又是执法者。道德律令在善良意志中体现出来,使人能够为义务而行事,能够产生善行,从而无限提升人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价值。尽管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承诺了先验的善良意志的可能性而导致了难以回避的困难,但其独特价值却不但深刻影响和启迪了其同时代的思想家,而且20世纪的决定论者和相容论者也还在思考康德的论题。不过与康德相比,决定论者无法否定康德为自由意志问题设定的目的,而相容论者无法回避康德所设定的自由意志问题的论证思路,从而分别显示了其理论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自由意志 决定论 相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对功利主义原则的“求助”及其实质论析
3
作者 曹宝睿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3,共6页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批判,否定了以获得幸福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确立的道德准则及其确立根据,并强调了基于义务论立场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但诸多伦理学家却认为,康德在论述其道德形而上学过程中是借助了...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批判,否定了以获得幸福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确立的道德准则及其确立根据,并强调了基于义务论立场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但诸多伦理学家却认为,康德在论述其道德形而上学过程中是借助了功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因此,他们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义务论立场提出了质疑,并由此为康德所否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合理性进行辩护。通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分析,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一种误解。康德尽管并不排斥幸福,但却坚定地反对将幸福作为道德的根据。康德是将道德准则建立在理性存在者的自由意志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义务论的,是义务论中最具典型性的道德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 功利主义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实践理性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德的道德冲突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为了维护法则、义务等概念的绝对必然性,康德把我们日常所说的义务冲突的现象解释为道德的冲突。道德冲突的实质是责任的根据之间的冲突,与目前学界的解释不同,责任的根据可以被解释为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的内在的自由法权、... 为了维护法则、义务等概念的绝对必然性,康德把我们日常所说的义务冲突的现象解释为道德的冲突。道德冲突的实质是责任的根据之间的冲突,与目前学界的解释不同,责任的根据可以被解释为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的内在的自由法权、物品法权、人身法权,以及在德性义务中的我们人格中的人性的目的和人的目的,这些责任根据一方面具有规范性,另外一方面描述了人的现实生活的必要条件。康德以某种严格的词典式的顺序展示这些责任的根据之间的优先性,给解决道德冲突提供了普遍性的标准。虽然这种解决方式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诸多争议,但是它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实践哲学相关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我们的日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哲学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冲突 义务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德对义务体系的划分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6,共8页
学界对康德哲学对自我的完全义务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康德最终放弃对自我的法权义务,德性论中对自我的完全义务也不是严格的德性义务。这种争议涉及对康德义务体系划分的理解。康德之前的义务学说对自我义务的强调、对完... 学界对康德哲学对自我的完全义务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康德最终放弃对自我的法权义务,德性论中对自我的完全义务也不是严格的德性义务。这种争议涉及对康德义务体系划分的理解。康德之前的义务学说对自我义务的强调、对完全义务和不完全义务的划分,构成理解康德义务学说的语境。在1793年的《伦理学讲义——维格兰提伍斯》中,康德提出一些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没有详述、但有助于理解他对义务体系划分的说法:理性的立法的关键是普遍法则,法权学说和德性学说分别是理性对外在行动和内在准则的规范性要求;对自我的完全义务如果涉及人性中人格的法权,就是对自我的法权义务,如果涉及人格中的人性的目的,就是对自我的德性义务;二者可能有相同的义务,但是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因而它们各自存在,这也是维护义务学说完整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义务 不完全义务 对自我的法权义务 《伦理学讲义--维格兰提伍斯》 《道德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目的王国思想的逻辑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齐贵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6-30,共5页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以善良意志为其道德哲学的逻辑起点,以绝对命令为逻辑中介,通过严密的理性推理从而建立起其道德王国即目的王国。康德目的王国思想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人格的伟大。康德从形而上的层次给予人们以一种终...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以善良意志为其道德哲学的逻辑起点,以绝对命令为逻辑中介,通过严密的理性推理从而建立起其道德王国即目的王国。康德目的王国思想强调了人的尊严和人格的伟大。康德从形而上的层次给予人们以一种终极关怀,他告诉人们,尽管现实生活是不完美的、不尽人意的,但在现实生活之上还有一个完美的、更值得追求的目的王国,并且,如果人们能够合理地认同这种超世俗社会的价值时,那么人们就会以德性来日益改善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不是以利己主义日益恶化我们的现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良意志 目的王国 自由意志 绝对命令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