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7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演进中的地图影响
1
作者 丁涵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8,共12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取法、援用和咏写地图的特出时代现象,顺应了汉末以降史学及其附属的地理学不断成长的学术发展态势。地图作为其时史部地理类文献中主要且特殊之一种,融时间与空间、图像与文字、技术与艺术于一炉,不唯与历史地理学密...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取法、援用和咏写地图的特出时代现象,顺应了汉末以降史学及其附属的地理学不断成长的学术发展态势。地图作为其时史部地理类文献中主要且特殊之一种,融时间与空间、图像与文字、技术与艺术于一炉,不唯与历史地理学密不可分,同时也与都邑、山水、行旅等诸多文学题材息息相关。这一时段内,有关文学展示出的地图影响特点表现在:首先,地图绘制的理念、元素、方法,不时渗入文学作品的书写模式、内容形态、语言体制中;其次,地图承载着的真确、精博的图文资料,屡屡构成文学创作的知识来源和校核依据,催生了一股崇真尚实的文风潜流。在技术和工具层面之外,地图蕴含的美学属性和象征寓意,还能唤起文人的阅读想象力,故此将地图用于审美和隐喻思维的表达,丰富和增进了文学的表现力。上述因地图之制作、观览与想象所造成的三重影响,使其在汉唐之间的文学演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史部地理类文献 地图影响下的文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影响分析
2
作者 张郭 邱宝梁 《福建茶叶》 2025年第5期170-172,共3页
我国茶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茶文化兴起和传扬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修饰和表达,因此,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我国茶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茶文化兴起和传扬过程中,离不开语言的修饰和表达,因此,汉语言文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十分紧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传统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探讨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汉语词汇与茶文化的关联、文学风格与茶文化精神的契合等,揭示汉语言文学在茶文化传播方式上的重要作用,并探究汉语言文学如何影响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以期充分发挥优秀文学的作用,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 传统茶文化 主要影响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茶文化对叙事风格与意境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芳 《福建茶叶》 2024年第11期184-186,共3页
从古至今,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充满茶文化的影子。茶,通常被看作是描述日常生活、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元素,也是构建文学意境、塑造叙事风格的重要工具。人们享受茶的时候,不仅品味的是茶的醇厚滋味,更在思考着生命及人生的哲理。不难发现,... 从古至今,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充满茶文化的影子。茶,通常被看作是描述日常生活、表达个人情感的重要元素,也是构建文学意境、塑造叙事风格的重要工具。人们享受茶的时候,不仅品味的是茶的醇厚滋味,更在思考着生命及人生的哲理。不难发现,茶文化于汉语言文学作品中,充当了独特而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就茶文化如何影响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叙事风格及意境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 文学作品 茶文化 叙事风格 意境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生死追问”的生命底色及其文学史影响
4
作者 刘勇 解楚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7,239,共8页
长期以来,学界对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贡献已有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认识,而在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对“生”与“死”的深度反思和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与世界视野,还没有得到全面地关注与探讨。鲁迅创作中弥漫的死亡气息与荒原之... 长期以来,学界对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历史贡献已有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认识,而在鲁迅及其影响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对“生”与“死”的深度反思和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与世界视野,还没有得到全面地关注与探讨。鲁迅创作中弥漫的死亡气息与荒原之感,冷峻肃穆之下暗涌着丰沛的人文激情,这本质上源于他对无数个体生命的极度关切,其贯穿一生的生死追问具有“向死而生”的哲学底蕴。鲁迅所开创的生死传统在萧红、曹禺、孙犁的创作中得以接续,艺术风格与感知方式的差异铸就了不同的情感温度,但最终都回归到对人之生存的眷顾与反思。余华、史铁生等当代作家的痛苦体验连通并呼应了鲁迅的人生体悟,既坚忍地承担着黑暗的沉重,又以一种近乎纯粹与本真的热情超越幽暗,这种理性与诗性交织的丰饶与张力构成了鲁迅生命美学的哲思意味。鲁迅“生死追问”的文脉奠定了现当代文学对终极命题持续探赜的重要方向,形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敢于搏击命运的精神底气与生命底色。“生”与“死”作为关涉生命与文学的根本问题,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容量,见证了个体与民族充满艰辛与荣光的精神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生死追问 精神传承 文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道家对唐前文学的影响
5
作者 汤漳平 《中州学刊》 CSSCI 2002年第1期60-69,共10页
道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概括一点说,则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道家代表人物的品格及思想所给予中国历代作家的影响;其二,道家经典作品的文学特质对历代作家产生的影响;其三,道家的审美观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一个... 道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概括一点说,则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其一,道家代表人物的品格及思想所给予中国历代作家的影响;其二,道家经典作品的文学特质对历代作家产生的影响;其三,道家的审美观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一个作家,当他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之后,这种影响必然会有意无意在作品中流露出来,在言行中表现出来,在审美情趣中反映出来。当然,由于各个时代有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这种影响有时突出表现在这一方面,有时突出表现在那一方面,这也是很正常的。本文以唐代之前中国文学为观照对象,将这种影响作一简略的回顾。先秦文学中,真正受到道家影响的作品主要是诸子散文与楚国文学。两汉至南北朝,时间长达八百年之久,其间,道家思想时起时伏,在不同阶段,对文学的影响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道家 诸子散文 楚国文学 文学创作 唐代以前 先秦文学 文学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播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淑婷 《福建茶叶》 202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汉语言不仅是连接中华各民族的桥梁载体,也是传承、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汉语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形式之一,其发展状况是一个倍受人们重视的问题。同时,在汉语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学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汉语言不仅是连接中华各民族的桥梁载体,也是传承、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汉语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形式之一,其发展状况是一个倍受人们重视的问题。同时,在汉语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学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具体包括文学史、文论、语言学等相关内容。传统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具体结合了贵州茶文化结合汉语言文学与传统茶文化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探讨。从传播作用,载体作用,继承作用,创新作用几方面分析汉语言文学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播影响,并结合贵州茶文化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希望更好的发挥介入汉语言文学的文学魅力,使其在推动传统茶文化传播方面更大的作用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汉语言文学 传统茶文化 传播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简文学史:俄国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管窥
7
作者 冯玉芝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国别文学史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文学的进化,其价值与标准从历史中产生,也由历史来判断。俄国和中国文学的渊源与影响是学术史的重要课题,其历史分期和术语庞杂,研究模式、方法和类别相当多元。对比和审视俄国和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揭示... 国别文学史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文学的进化,其价值与标准从历史中产生,也由历史来判断。俄国和中国文学的渊源与影响是学术史的重要课题,其历史分期和术语庞杂,研究模式、方法和类别相当多元。对比和审视俄国和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揭示俄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发展及影响的发生学机制,界说和阐释中俄文学史的相互比照关系,透视中国文学受俄国文学影响的历史环境制约点,有助于厘清中俄文学关系演变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学史疑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 中国文学 对比研究 影响与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思想对美国生态文学的影响--以厄苏拉·勒奎恩《黑暗的左手》为例
8
作者 李学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8-141,100,共5页
继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以及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问世之后,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运动的蓬勃发展,一部分美国文学也在自然文学传统的基础上逐渐朝着生态文学方向发展,成为美国生态思想与实践建构的一部分。然而,正如... 继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以及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问世之后,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运动的蓬勃发展,一部分美国文学也在自然文学传统的基础上逐渐朝着生态文学方向发展,成为美国生态思想与实践建构的一部分。然而,正如澳大利亚生态哲学家薇尔·普拉姆德指出的那样,西方主流文化中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性别主义、种族主义以及任何其他类型的二元论思想都会成为生态思想建构的陷阱,而这一问题,也是生态文学所面临的挑战。那么,对于美国生态文学而言,其思想建构任务就不仅包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性别关系等自我与他者关系的重新书写,还要能够跳出西方二元论的思想框架,以一种非西方二元论思维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平等、依存关系,以满足生态思想建构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寂静的春天》 思想建构 利奥波德 生态文学 大地伦理 道家思想 普拉姆 思想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思想对中国体育文化影响管窥 被引量:19
9
作者 毕业 童莹娟 李秀梅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5,共2页
本文总结了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结合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认为道家思想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依然有借鉴之处,探讨了道家思想在现代体育领域中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 道家思想 文化影响 中国体育 传统体育 中国古代 体育发展 体育文化 现代价值 体育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测雨在水文学中的应用——影响预报精度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魏林宏 郝振纯 邱绍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雷达测雨的误差以及水文模型自身的结构和尺度问题等的复杂性,导致了水文预报的精度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文中在回顾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学中已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着重对预报精度影响较大的若干... 雷达测雨的误差以及水文模型自身的结构和尺度问题等的复杂性,导致了水文预报的精度不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学中的应用.文中在回顾雷达测雨技术在水文学中已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着重对预报精度影响较大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就将来雷达测雨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文学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测雨 文学 预报精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图书的海外影响力研究——以近五年(2012—2016年)获国际文学奖的作家作品为视角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岩 梁耀丹 何珊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3,共7页
对2012—2016年间,莫言、阎连科、刘慈欣、曹文轩、郝景芳五位获奖作家的作品在美国亚马逊的销售情况、世界图书馆联机数据(OCLC)的海外馆藏情况以及谷歌趋势角度进行统计调查,考察中国文学图书的海外影响力,并从降低文化折扣、兼容多... 对2012—2016年间,莫言、阎连科、刘慈欣、曹文轩、郝景芳五位获奖作家的作品在美国亚马逊的销售情况、世界图书馆联机数据(OCLC)的海外馆藏情况以及谷歌趋势角度进行统计调查,考察中国文学图书的海外影响力,并从降低文化折扣、兼容多层次传播渠道,建构互惠性理解的跨文化交流实践等角度为中国文学图书海外传播提出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图书 海外影响 国际文学 美国亚马逊 世界馆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4年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宪章 邓三鸿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基于CSSCI的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是对2 0 0 0-2 0 0 4年间该学科发文、引文和期刊影响力的数据化描述。报告显示,此间中国文学研究总体呈现较好发展趋势;相对而言,中国文学专业期刊却在本学科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报告主要从中国文学... 基于CSSCI的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是对2 0 0 0-2 0 0 4年间该学科发文、引文和期刊影响力的数据化描述。报告显示,此间中国文学研究总体呈现较好发展趋势;相对而言,中国文学专业期刊却在本学科的影响力有所下降。报告主要从中国文学研究论文被引数量和被引广度、影响因子和半衰期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此间中国文学期刊的影响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期刊影响 分析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文化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观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保昌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在中国本土思想资源中 ,道家文化与浪漫主义文学观最有契合性 ,由此决定了作为异质性存在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观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对本土道家文化资源的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利用”路径 ,也就是说 ,原生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在... 在中国本土思想资源中 ,道家文化与浪漫主义文学观最有契合性 ,由此决定了作为异质性存在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观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对本土道家文化资源的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之上的“利用”路径 ,也就是说 ,原生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观在传入过程中多有道家文化式的“改写” ,并由此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身份”。而道家文化的深潜影响某种程度上也纠正了原生形态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之于中国本土现代时段的时空性“隔膜” ,从而使得浪漫主义文学观能够在现代文学史上生根、滋长 ,并形成为蔚为大观的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参天大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文化 浪漫主义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文学影响渊源的典型个案——拉封丹《乌龟和两只野鸭》里的部派佛教文学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顺庆 陈开勇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4期69-72,共4页
关键词 文学渊源 文学影响 拉封丹 文学因素 个案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石刻对宋代文学传播的作用与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星 王兆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宋代石刻与文学传播关系十分密切,对宋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石刻众多、分布广泛,激发了传播者(文人)对石刻作品的阅读与传播兴趣;石刻对所传播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选择性,强化了宋代文学重理明道的文学基调;石刻还直接影... 宋代石刻与文学传播关系十分密切,对宋代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石刻众多、分布广泛,激发了传播者(文人)对石刻作品的阅读与传播兴趣;石刻对所传播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具有选择性,强化了宋代文学重理明道的文学基调;石刻还直接影响到作品的传播效果:石刻作品的词翰双美,提升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传播力。而作品的反复刻石,更强化了名篇的典范性与影响力。石刻还提供了一个互动对话的长效交流空间,增强了作品影响的持久性,进而促进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刻 宋代文学传播 作用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经》译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东升 温秀颖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1-25,共5页
20世纪之交的《圣经》译介主要是出于宗教宣传的需要,但是在客观上使中国现代作家接触到了基督教文化和圣经翻译文学。他们出于精神的渴求、知识的兴趣和艺术的追求,主动汲取圣经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在语言形式、艺术风格和美学内涵上都... 20世纪之交的《圣经》译介主要是出于宗教宣传的需要,但是在客观上使中国现代作家接触到了基督教文化和圣经翻译文学。他们出于精神的渴求、知识的兴趣和艺术的追求,主动汲取圣经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在语言形式、艺术风格和美学内涵上都受到圣经翻译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译介 圣经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红茶文化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灿 向敏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62-363,共2页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确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随着茶文化远涉重洋,西方很多国家中拥有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其中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这两个国家对茶的热衷,使得茶文化在国内迅速普及,并且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英...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确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随着茶文化远涉重洋,西方很多国家中拥有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其中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这两个国家对茶的热衷,使得茶文化在国内迅速普及,并且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英美茶文化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也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红茶文化。红茶文化不仅对英国人的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对美国人也同样如此。正是因为这样,红茶文化对英美文学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以红茶文化为切入点,对英美文学中的茶文化进行几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文化 英美文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保亮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2-94,108,共3页
探讨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的内在关联,发现其发生机制都有"原乡"的召唤,精神契合于充满"怀旧"情绪的"乡愁"。遍布乡村大地的民间道教信仰,以内在的生活观念或外在的巫风民俗构成乡土文学的一道风景线。农... 探讨道家文化与乡土文学的内在关联,发现其发生机制都有"原乡"的召唤,精神契合于充满"怀旧"情绪的"乡愁"。遍布乡村大地的民间道教信仰,以内在的生活观念或外在的巫风民俗构成乡土文学的一道风景线。农民既是乡土文学的舞台主角,同时也是道家文化的主要承载者,这使乡土文学书写不能不深具道家文化意蕴。乡土文学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必须放在整个中国文化与文学传统的语境中来理解和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文化 乡土文学 文化乡愁 民间信仰 传统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文学期刊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小曼 曹敏 孙颖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1-198,288,共8页
本文从我国翻译文学期刊的发展及其译介活动与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内在关系分析入手,采用引用、例证等方法,从译介主体、译介手段、译介客体、(内容、重点、特点及译介作用)等方面,历史辩证地论证了我国翻译文学期刊对我国新时期文学... 本文从我国翻译文学期刊的发展及其译介活动与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内在关系分析入手,采用引用、例证等方法,从译介主体、译介手段、译介客体、(内容、重点、特点及译介作用)等方面,历史辩证地论证了我国翻译文学期刊对我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文学期刊 新时期文学创作 关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反异化精神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保昌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反异化精神汲取了老庄道家思想的有利资源,或者从反面批判了都会生活的异化与人性的扭曲;或者从正面建构了一种优雅从容、闲静自适的日常生活图式;或者从乡野田间寻找到了原始雄强的人性理想模型。老庄道家是中国现代... 中国现代文学的反异化精神汲取了老庄道家思想的有利资源,或者从反面批判了都会生活的异化与人性的扭曲;或者从正面建构了一种优雅从容、闲静自适的日常生活图式;或者从乡野田间寻找到了原始雄强的人性理想模型。老庄道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反异化精神的传统思想资源,它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 反异化精神 庄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