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悲剧是怎样造成的?——读余秋雨的《道士塔》
- 1
-
-
作者
吴三冬
-
机构
首都师大文学院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7期32-34,共3页
-
-
关键词
《道士塔》
余秋雨
悲剧
敦煌文书
莫高窟
感悟
历史
文章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道士塔》实录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程瑞芬
-
机构
北京拔萃双语学校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2期26-28,共3页
-
文摘
【导入】
师: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众多贪婪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用短短的10年,就成了中国人永久的痛……这,就是敦煌文化。为什么敦煌文化会成为我们永久的痛?今天,让我们一起踏上《文化苦旅》,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道士塔》去寻找答案。
-
关键词
《道士塔》
敦煌文化
实录
《文化苦旅》
中国人
余秋雨
永久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讲述故事 探究笔法——《道士塔》教学实录
- 3
-
-
作者
徐雪莉
-
机构
浙江湖州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9期20-22,共3页
-
-
关键词
《道士塔》
教学实录
《中国现代文学史》
浙江籍作家
故事
讲述
笔法
当代文坛
文化名人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道士塔》新教
- 4
-
-
作者
唐家龙
-
机构
重庆市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0期55-56,共2页
-
文摘
余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中,不厌其详地列举了许多年代,如:20世纪初年、1900年5月26日、1905年10月、1907年5月、1908年7月、1911年10月、1914年等。作者大写特写这些年代在敦煌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除了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发现及被掠夺这些事实,感受一下作者的愤慨之情外,是否还能够有更深的思考,进而承担更重的责任呢?于是,我先于学生们开始了苦苦的思考。
-
关键词
《道士塔》
敦煌莫高窟
敦煌历史
余秋雨
学生
作者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着一“恨”字,境界全出——《道士塔》教学实录片段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袁湛江
-
机构
浙江省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1期20-21,共2页
-
文摘
师:读了《道士塔》,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一个贯穿全文感情的词语。生:“恨”。师:哦,“恨”。作者都恨哪些人?
-
关键词
《道士塔》
“恨”
教学实录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道士塔》分层教学设计
- 6
-
-
作者
靳义堂
-
机构
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9,共2页
-
文摘
语文版高中选修教材课程《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旨在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散文代表性作品的介绍与鉴赏,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兴趣,丰富情感世界,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感情含蓄蕴藉,语言典丽精工,描写雍容、典雅而灵动,理与情融为一体,是实现课程目标的理想载体。
-
关键词
《道士塔》
教学设计
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
文学作品
选修教材
文学修养
情感世界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道士塔》:书写者的三重角色
- 7
-
-
作者
孙永久
-
机构
湖北监利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2-33,共2页
-
-
关键词
《道士塔》
余秋雨
《文化苦旅》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指导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我们一起来学《道士塔》
- 8
-
-
作者
周永孝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8期60-60,67,共2页
-
-
关键词
《道士塔》
高中
语文
第三册
文化散文
自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诗化语言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道士塔》质疑两则
- 9
-
-
作者
曲宏伟
-
机构
浙江桐乡一中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期61-61,共1页
-
文摘
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作为一篇学者散文。受到了很多文学爱好者乃至作家朋友的推崇,现在已被选人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于此文的赞美已有很多,无须笔者再画蛇添足。这里,只想谈谈对文中两处说法的质疑。
-
关键词
《道士塔》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文学爱好者
学者散文
余秋雨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读余秋雨散文
被引量:6
- 10
-
-
作者
生民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4-48,共5页
-
文摘
读余秋雨散文●生民大哉斯文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已经面世,第三部散文集行将出版的时候,对自己这些作品的既定的“散文”定义,仍不免有些踌躇犹豫。而评论家们则在最初的震动之后,一致将它们指为“新潮散文”的第一个成果,以及散文长河中兀然崛...
-
关键词
余秋雨散文
散文创作
《文化苦旅》
《道士塔》
张承志
文化学
中国散文
《文明的碎片》
大散文
王道士
-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委曲”还是“委屈”?
- 11
-
-
作者
缪惠丽
-
机构
湖北孝感市第一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7期40-40,共1页
-
-
关键词
中学教科书
《道士塔》
第三单元
《语文》
敦煌石窟
第三册
全日制
人教版
余秋雨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我们读的是散文
- 12
-
-
作者
陈顺秋
-
机构
浙江永康市二中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9期61-62,共2页
-
-
关键词
《道士塔》
散文
余秋雨
文章
老师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1-12期总目录
- 13
-
-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2期74-80,共7页
-
-
关键词
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
语文教学
高考语文试题
高考作文命题
高中语文
语文课堂教学
综合性学习
现代文
余映潮
中考语文
《道士塔》
《我的叔叔于勒》
诗歌教学
文言文
-
分类号
Z88
[文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