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樵《通志·七音略》中的“胡僧”及其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邦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6,共7页
南宋郑樵的《通志·七音略》是研究中国古代音韵学史的重要资料。郑樵讲,他撰写《七音略》,"得《七音韵鉴》,一唱而三叹,胡僧有此妙义,而儒者未之闻"。后来的研究者因此认为,《七音韵鉴》的作者是"胡僧"。笔者... 南宋郑樵的《通志·七音略》是研究中国古代音韵学史的重要资料。郑樵讲,他撰写《七音略》,"得《七音韵鉴》,一唱而三叹,胡僧有此妙义,而儒者未之闻"。后来的研究者因此认为,《七音韵鉴》的作者是"胡僧"。笔者不同意这一说法,《七音韵鉴》的作者不大可能是"胡僧",但郑樵所说的"妙义",即唐末宋初出现的等韵学理论,却的确与印度的梵语语言学知识有关,后者正是通过"胡僧"传到中国来的。郑樵其他的一些说法是否正确也值得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樵 《通志·七音略》 胡僧 七音 音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