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天塔》:文化中的家、国与天下 |
谢新华
李思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2
|
“东方主义”的出路——《通天塔》解读 |
周华
|
《当代文坛》
CSSCI
|
2008 |
2
|
|
3
|
论电影《通天塔》的时空结构 |
张黎
|
《电影评介》
|
2012 |
3
|
|
4
|
解读《通天塔》的镜头语言 |
王智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5
|
《通天塔》:一种身体修辞学的解读 |
苏文健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通天塔》的叙事学解读 |
童美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7
|
《通天塔》中文化霸权的经济解读 |
熊欣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0 |
|
8
|
电影《通天塔》视听语言研究 |
马利利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9
|
建造一座心中的通天塔——议《通天塔》折射出的问题 |
季贝妮
|
《电影评介》
|
2010 |
3
|
|
10
|
天堂总在云雾缥缈间——对电影《通天塔》的原型批评分析 |
李洁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从电影《通天塔》看文化冲突对社会建构的意义 |
岳莹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2
|
交流的困境——从电影《通天塔》说起 |
董军锋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浅析《通天塔》的分裂主题 |
刘庆莲
|
《电影评介》
|
2012 |
0 |
|
14
|
时空交错式剧作结构创作特征研究 |
潘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5
|
亚利桑德罗·伊纳里图:世界与民族的影像叙事 |
张洁清
杨希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6
|
对人类生存境遇和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恒定电影主题 |
李萌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7
|
电影《荒野猎人》中的辩证法 |
殷昭玖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