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函山房辑佚书·连山》佚文还原及文献价值举隅
1
作者 杨柳青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4,共6页
《连山》原书已散佚,清代马国翰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录其佚文数量最多,共计15条。对这些佚文逐条考证可知,其中6条佚文来源明晰无争议,另有2条争议颇多但经考证应无误,其余7条佚文均存在讹误。讹误分三类情况:一是来源模糊有臆测... 《连山》原书已散佚,清代马国翰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录其佚文数量最多,共计15条。对这些佚文逐条考证可知,其中6条佚文来源明晰无争议,另有2条争议颇多但经考证应无误,其余7条佚文均存在讹误。讹误分三类情况:一是来源模糊有臆测之嫌者;二是辑自伪《连山易》者;三是误署佚文来源者。还原后的《连山》佚文颇具文献价值,既可为夏代时已有典籍产生的观点增添实证,也可将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起源从《归藏》向前推进至《连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函山房辑佚书》 《连山》 佚文还原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炎黄时代之易卦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善刚 赵金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8-163,共6页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母体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根。“身在异国,根在河洛”,表达了全球华人对河洛文化的思慕、向往和倾心。为此,深入研究河洛文化,探寻中华民族的根,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母体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炎黄子孙的根。“身在异国,根在河洛”,表达了全球华人对河洛文化的思慕、向往和倾心。为此,深入研究河洛文化,探寻中华民族的根,追溯中华文明的起源,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聚全球华人的向心力,促进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无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此,“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这一课题便应运而生。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而言,其主要之点有:(1)探讨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客家文化的关系问题;(2)探讨河洛文化的交往、影响及其向海外的传播问题;(3)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中的渊源问题;(4)探讨河洛易学文化的渊源及其易学史上的分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黄时代 易卦 《周易》 《归藏》 《连山》 伏羲易 《易》 黄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奴隶社会诞生和上升时期的思想(续完)——夏商和西周的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景芳 《史学集刊》 1982年第2期13-29,共17页
三、《周易》 《周易》在《周礼》里与《连山》、《归藏》并称“三易”。《连山》易早亡,我们对它知道很少。《归藏》亦亡。但我们知道它在思想上反映殷道亲亲与《周易》思想反映周道尊尊相对立。《周易》今存于世,并有所谓“十翼”,对... 三、《周易》 《周易》在《周礼》里与《连山》、《归藏》并称“三易”。《连山》易早亡,我们对它知道很少。《归藏》亦亡。但我们知道它在思想上反映殷道亲亲与《周易》思想反映周道尊尊相对立。《周易》今存于世,并有所谓“十翼”,对它作了全面的深入的阐释。我们了解周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易》 辩证法思想 系辞 《左传》 《归藏》 《连山》 天之道 六十四卦 《洪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C打造沉浸式教学体验
4
作者 杨秀森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圣加伦修道院图书馆内珍藏着许多名人的宝贵手迹,但是在这个世界名著历史最为深远的地方,却始终不能收录《易经》的全部内容。《连山》、《归藏》的失传,使得《周易》这本《易经》中的经典更加一枝独秀。
关键词 教学体验 沉浸式 NEC 院图书馆 世界名著 《易经》 《连山》 《归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序
5
作者 吕绍纲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9,共3页
金师景芳先生治《易》,七十余年孜孜求索,继继深入,解决一个个难题,走出一个个迷宫。今九十六高龄,头脑犹健,思考不少歇,最近完成的《〈系辞传〉新编详解》这部新作,文不足十万,学术含量却有千斤重。我敢断言,人们不久会发现... 金师景芳先生治《易》,七十余年孜孜求索,继继深入,解决一个个难题,走出一个个迷宫。今九十六高龄,头脑犹健,思考不少歇,最近完成的《〈系辞传〉新编详解》这部新作,文不足十万,学术含量却有千斤重。我敢断言,人们不久会发现,这部书在易学研究史上将有似一块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辩证法的核心 《归藏》 《易》 金景芳 《连山》 系辞 对立统一 乾坤 说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易》管见
6
作者 罗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27-133,共7页
年来读《易》,多有不通者,辄问之于今人注本.然诸家所云,似亦有不合者,益生疑窦.转而求诸类书,并征旧注,反复玩索,颇感不无所得.先理出几则,向方家讨教.一、释“周易”《周易古经》是我国古代卜筮之官用以决疑、预贞吉凶的经典.它的整... 年来读《易》,多有不通者,辄问之于今人注本.然诸家所云,似亦有不合者,益生疑窦.转而求诸类书,并征旧注,反复玩索,颇感不无所得.先理出几则,向方家讨教.一、释“周易”《周易古经》是我国古代卜筮之官用以决疑、预贞吉凶的经典.它的整理、编纂成书,约在春秋中叶.关于《周易》一名的意义,从手头的几种本子看,有三种意见:一主“易道周普”说.如郑玄曰:“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藏》 《连山》 《周易》 《易》 “易” 易道 《说文》 真气 本交 卦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辽东八站”经略与朝鲜使臣印象演变
7
作者 赵宇 刘晓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101,共13页
辽东八站作为中朝间交通要道,也是明、鲜、女真活动的边疆区,在明前期并未得到有效控御而未被纳入辽东防御体系。事实上,明初太祖皇帝对辽东八站“空其处”的措置方式源于洪武年间对外政策调整和经略辽东的具体实践,进而影响至整个明前... 辽东八站作为中朝间交通要道,也是明、鲜、女真活动的边疆区,在明前期并未得到有效控御而未被纳入辽东防御体系。事实上,明初太祖皇帝对辽东八站“空其处”的措置方式源于洪武年间对外政策调整和经略辽东的具体实践,进而影响至整个明前期。朝鲜使臣在此使行情境中,衍生出了以辽东八站为“华夷大界”的印象元素,即便是成化以后该区域逐渐建立起完整的边疆防御体系和地方治理系统,并有大量中、朝人口流入,这一印象在思想层面上的影响依然深远,进而塑造了朝鲜使臣在文化认知上的“由夷进华”之路。万历时期镇江城设立后,在明朝对朝鲜“再造之恩”意识的影响下,辽东八站域内人、物在朝鲜使臣印象中“华”“礼”的形象才最终得以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八站 连山 朝鲜(高丽)使臣 镇东堡 镇江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人“芈”姓由来再论
8
作者 李世佳 张睿霖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披读楚史,不难发现楚人芈姓系当时社会的共识。通过对《史记·楚世家》《世本·氏姓篇》《大戴礼记·帝系》等相关传世文献的细致考辨,并据最新考古资料,推论楚人芈姓宜源于清华简《楚居》篇所载楚人嫡系先公季连之始居地隈... 披读楚史,不难发现楚人芈姓系当时社会的共识。通过对《史记·楚世家》《世本·氏姓篇》《大戴礼记·帝系》等相关传世文献的细致考辨,并据最新考古资料,推论楚人芈姓宜源于清华简《楚居》篇所载楚人嫡系先公季连之始居地隈(騩、隗、媿)山,借地名而获,且与季连之母女嬇(隤、溃)有密切联系。又作为后世楚君专用的熊(酓)字,当是以职为氏,与楚人绝地天通的巫祝缩酒等活动有关,楚人能够沟通天地、神人,有大巫之性质的本领,亦可向上追溯至楚嫡系先公季连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芈姓 季连 隈山 熊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