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边区群众报》: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毕耕
冯桂萍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3-75,共3页
-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XW016)
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2RW013)的研究成果
-
文摘
《边区群众报》作为一份创办于革命年代的大众化报纸,以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始终坚持"为边区人民服务"的办报宗旨,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值得当代媒体认真学习和借鉴。
-
关键词
《边区群众报》
群众路线
典范
-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抗战时期《边区群众报》的女性报道及其意义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郭小良
-
机构
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1,共3页
-
文摘
《边区群众报》作为一份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运动历史语境下的大众化传播媒介,该报女性报道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文章分析了《边区群众报》女性报道的内容、特点,旨在对该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作用和媒介功能实现做出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的理性认知与评判。
-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边区群众报》
女性报道
-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延安时期《边区群众报》女性报道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田颂云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系
-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0,共5页
-
文摘
《边区群众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重点关注农村妇女的报纸,在中国新闻史上具有独特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理论依据,对《边区群众报》女性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并审视其历史与现实意义。研究发现,《边区群众报》展现的最重要的妇女形象是劳动者形象,继而关注妇女日常生活中的买卖婚姻、家庭暴力等问题。这些女性报道呈现了妇女社会空间不断扩展的现实,她们参政议政,接受教育,参与抗战。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在新媒体时代,大众媒介应继承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真正为基层妇女服务。
-
关键词
《边区群众报》
女性报道
农村妇女
-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延安时期抗日根据地党报群众化报道模式探索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国贞
-
机构
山东政法学院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66,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媒介记忆视角下的沂蒙精神建构研究”(23CYMJ12)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重大项目创新成果
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审美教育的路径研究”(2023JXZ008)研究成果。
-
文摘
延安时期,《晋察冀日报》《边区群众报》《大众日报》等各抗日根据地党报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同时,着力将群众性原则落到实处,在新闻实践中结合地方历史与文化特点,探索使用群众化的报道模式,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
关键词
根据地党报
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日报》
《边区群众报》
《大众日报》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毛主席给报纸的题词、题字
- 5
-
-
作者
杨宝华
-
出处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78年第2期15-16,共2页
-
文摘
今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在这个举国隆重纪念的日子里,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深切怀念。 1918年10月,毛主席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担任报刊登记和管理第二阅览室(也叫日报阅览室)的工作。在这期间,毛主席利用在图书馆搞阅览工作的机会,考察社会,结识名人志士。
-
关键词
毛主席
报头
《新华日报》
《边区群众报》
《新中华报》
报纸
报刊
-
分类号
G258.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