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斐伏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辩证法的逻辑学、认识论与存在论追问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63,共10页
列斐伏尔以马克思对辩证逻辑的接纳标记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然而他所理解的这种辩证逻辑并不显现为黑格尔“抽象自我展开为具体”或马克思“抽象延续深化至具体”的范畴演进,而可以说是一种“抽象差异性生成具体”的开放过程。逻辑学... 列斐伏尔以马克思对辩证逻辑的接纳标记辩证唯物主义的诞生。然而他所理解的这种辩证逻辑并不显现为黑格尔“抽象自我展开为具体”或马克思“抽象延续深化至具体”的范畴演进,而可以说是一种“抽象差异性生成具体”的开放过程。逻辑学意义上抽象与具体之转化过程的变革与作为科学认识起点的“抽象”及作为认识目标的“具体”的转移密切相关,又更根本地奠基于实践具有创造性与开放性的存在论内涵。列斐伏尔的辩证唯物主义由此最终指向一种不断从知性上升到理性以破除拜物教的客观性幻象的理论任务,以及一种不断以日常生活艺术身体力行突破现实异化,回归总体内容的实践任务。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论题切入列斐伏尔早期重要理论著作《辩证唯物主义》,有利于辨明列斐伏尔辩证唯物主义观的独特意旨,并由此深入理解列斐伏尔本人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辩证唯物主义》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异化 实践 拜物教 总体人 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与《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编写 被引量:2
2
作者 胡为雄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74,共9页
1961年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工作者集体编写的第一本全国党校和高校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它的问世与毛泽东有密切关系,毛泽东曾批示同意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亲阅书... 1961年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哲学工作者集体编写的第一本全国党校和高校通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它的问世与毛泽东有密切关系,毛泽东曾批示同意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亲阅书稿。毛泽东同时以哲学家名世,他对怎样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曾深思熟虑,素来强调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出版后,毛泽东是怎样评价的少有文字记载,但毛泽东对它的内容可能不满意。该书1961年夏修改完成之时,毛泽东嘱李达另编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1964年毛泽东在约艾思奇谈话时也不谈及这本书,而是抒发自己的哲学见解,强调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可视为对该书的一种隐喻式评价。同年8月毛泽东召集康生、陈伯达等谈哲学问题时,"我是土哲学,你们是洋哲学"一语是一种婉转的批评,分量其实很重。他在阐明自己的哲学观点时以轻松口吻当面批评了康生、陈伯达等人,因为是他们领导艾思奇主编了这本洋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编写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但毛泽东对它确实是不满意的,这种不满意和批评不像对李达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批评那样直截了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