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国主义电影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以《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郭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2-153,共2页
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是受政治和市场双重制约而形成具有独立艺术范式和运营范式的电影类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彰显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彰显民族精神的珍贵,尤其是《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三部近代史诗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在社... 爱国主义题材电影是受政治和市场双重制约而形成具有独立艺术范式和运营范式的电影类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彰显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彰显民族精神的珍贵,尤其是《辛亥革命》《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三部近代史诗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好评,尤其在高校,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高校要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需要爱国主义题材电影用一种科学的方式进入校园,改善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单一、枯燥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高校 电影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主旋律影片的华丽转身——浅析电影《辛亥革命》 被引量:1
2
作者 袁丽 严鹤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90,共3页
相当长时间里,中国"主旋律"电影因标签化、刻板化的表达方式陷入官方叫好、观众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主旋律革命题材的电影《辛亥革命》遵循史实铺陈剧情,以史诗追求、艺术品格为底质;辅以商业运作模式讲故事,人物带动历史事件;影片多... 相当长时间里,中国"主旋律"电影因标签化、刻板化的表达方式陷入官方叫好、观众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主旋律革命题材的电影《辛亥革命》遵循史实铺陈剧情,以史诗追求、艺术品格为底质;辅以商业运作模式讲故事,人物带动历史事件;影片多次出现的战争场面表现出了极佳的视觉冲击力,为观众打造了"片中有画"的唯美效果、视觉奇观。影片宣传营销手段上,以明星的市场号召力为主要模式,宣传海报各地都凸显不同主题,大大增强了影片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 《辛亥革命》 史诗追求 商业模式 故事叙述 明星号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辛亥革命》中的音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钰莹 高艳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149,共2页
长影集团领衔出品的史诗巨片《辛亥革命》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剧本在尊重史实前提下有了重大突破,全景式地展开辛亥革命史诗般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等历史人物。该片由王兴东、陈宝光编剧,成龙任总导演,张黎... 长影集团领衔出品的史诗巨片《辛亥革命》是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筹拍的献礼片。剧本在尊重史实前提下有了重大突破,全景式地展开辛亥革命史诗般场面,生动刻画了孙中山、黄兴等历史人物。该片由王兴东、陈宝光编剧,成龙任总导演,张黎任导演,配乐由林朝阳、丁薇担任。片中的小提琴演奏部分均由林朝阳亲自操刀,亚洲爱乐乐团做背景音乐的演奏。主题曲《辛亥颂》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影片的配乐大气磅礴,抒发了一个大时代的革命情怀以及全球华人对中山精神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孙中山 《辛亥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的表述、想象及其政治诉求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丹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28,共2页
张黎导演的《辛亥革命》围绕着"推翻君主,建立民主"这一核心主题和意义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再现。本文所要勘察的一方面是《辛亥革命》所再现的辛亥革命历史事实和历史史诗,另一方面是《辛亥革命》是如何来"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 张黎导演的《辛亥革命》围绕着"推翻君主,建立民主"这一核心主题和意义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再现。本文所要勘察的一方面是《辛亥革命》所再现的辛亥革命历史事实和历史史诗,另一方面是《辛亥革命》是如何来"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辛亥革命》在对辛亥革命的表述内容、革命英雄塑造方式和革命女性的身份认同方面展现了国家意识形态对革命的表述机制、对革命英雄的想象图式以及在当下社会语境中政治诉求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意识形态 国家认同 国家神话 国家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因革命之名
5
作者 杨丽君 陈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0-91,共2页
长影集团出品的史诗巨制影片《辛亥革命》在中国影坛掀起一股吸金狂潮,该片于2012年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精神文明工程奖,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既有深度也有票房"的主流影片。本文从剧情、主题、人物、结构方面对影片进行... 长影集团出品的史诗巨制影片《辛亥革命》在中国影坛掀起一股吸金狂潮,该片于2012年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精神文明工程奖,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既有深度也有票房"的主流影片。本文从剧情、主题、人物、结构方面对影片进行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剧情 主题 人物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主旋律电影的奇观化叙述浅析——以《辛亥革命》为例
6
作者 王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72-73,共2页
尽管“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正式提出,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资源。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到近几年来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由于电影自身... 尽管“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正式提出,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是中国电影的重要资源。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渡江侦察记》《上甘岭》等到近几年来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由于电影自身表现语言的发展以及国内意识形态一元化绝对性的减弱,主旋律电影呈现出一系列由强调其意识形态主导作用向商业化体制妥协的发展轨迹,表现在其文本内部便是平面化的历史叙述向奇观化叙述的转向,这些电影可概括为“新主旋律电影”。本文试图通过对《辛亥革命》奇观化叙述的分析,厘清当下中国新主旋律电影生产的意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旋律电影 奇观化 叙事策略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的历史表达方式
7
作者 陈理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95,共2页
由张黎导演的主旋律影片《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很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主旋律大片。本文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在于它理想化、生活化、诗意化的历史表达方式。影片用理想主义阐释英雄人物,激起人们的共鸣... 由张黎导演的主旋律影片《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很高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主旋律大片。本文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在于它理想化、生活化、诗意化的历史表达方式。影片用理想主义阐释英雄人物,激起人们的共鸣,实现了让年轻人了解中国历史的思想性要求;对历史进行生活化处理,缓解了主题的沉重,让观众在轻松中了解了历史;对历史进行诗意化处理,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性,使人们在了解历史时受到美的陶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黎 成龙 《辛亥革命》 历史表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的色彩基调探究
8
作者 许正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6-147,共2页
《辛亥革命》是2011年导演张黎为辛亥革命百年献礼的一部历史纪录片,主要展示辛亥革命前后一年里,一大批革命烈士为推翻大清帝制舍生取义的动人故事。影片通过刻画孙中山、黄兴等人物的性格、行为来展示特殊历史年代的人的精神和历史的... 《辛亥革命》是2011年导演张黎为辛亥革命百年献礼的一部历史纪录片,主要展示辛亥革命前后一年里,一大批革命烈士为推翻大清帝制舍生取义的动人故事。影片通过刻画孙中山、黄兴等人物的性格、行为来展示特殊历史年代的人的精神和历史的精神。深刻的战争主题和场面、动人的人物性格与行为以及凄美而悲壮的历史画面使得《辛亥革命》成为2011年最具影响力的影片之一。本文从色彩角度分析《辛亥革命》中所展现的动人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色彩基调 色调对比 影片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百年 史诗情怀——评电影《辛亥革命》
9
作者 孔朝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5,共2页
作为史诗巨片《辛亥革命》呈现出厚重的历史画卷与革命理想主义、青春激情的交融,影片结构严整、情节生动,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历史人物群像展示与个性化雕琢相互映衬,画面震撼、气势恢弘,富有视觉冲击力,成为主旋律大片艺术性与通俗性紧... 作为史诗巨片《辛亥革命》呈现出厚重的历史画卷与革命理想主义、青春激情的交融,影片结构严整、情节生动,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历史人物群像展示与个性化雕琢相互映衬,画面震撼、气势恢弘,富有视觉冲击力,成为主旋律大片艺术性与通俗性紧密结合,产业化、市场化合理运作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史诗情怀 产业化市场化运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辛亥革命》的市场运营
10
作者 刘彦臣 谭成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6,共2页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由长影集团领衔出品的大型史诗献礼片《辛亥革命》于2011年9月23日在全国公映。影片《辛亥革命》实现了主旋律影片与现代营销模式对接,利用多种宣传媒介的整合在最大限度上拓展了影片的营销效果,是中国主旋...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由长影集团领衔出品的大型史诗献礼片《辛亥革命》于2011年9月23日在全国公映。影片《辛亥革命》实现了主旋律影片与现代营销模式对接,利用多种宣传媒介的整合在最大限度上拓展了影片的营销效果,是中国主旋律影片同商业营销模式的一次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主旋律影片 多媒介整合 市场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历史 激励后人——评电影《辛亥革命》
11
作者 冯婉 《电影评介》 2011年第24期39-40,共2页
《辛亥革命》是一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献礼片,这部电影力求延续《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那样的主旋律的基调,想要在主旋律和敏感话题之间把握住一个平衡点,相当不易,从这个角度讲,《辛亥革命》的表现中规中距。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主旋律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道具运用研究
12
作者 何新星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民族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在以人物为中心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道具在影片叙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1921》《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等经典革命历...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为民族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在以人物为中心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道具在影片叙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1921》《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等经典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道具运用,根据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道具类型,探究道具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具体呈现。道具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可以作为人物思想、情感的外在呈现,亦可以作为情节的内涵发挥构建情节、推动情节与丰富情节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 《建党伟业》 《辛亥革命》 道具运用 视听语言 影片叙事 中国近现代 视觉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长沙》出版
13
作者 锺兴永 《云梦学刊》 2012年第1期79-79,共1页
由薛其林主编的《辛亥革命与长沙》丛书,2011年10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编撰者从长沙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制高点俯瞰下来,追本溯源,立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大背景,凸显了长沙在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由薛其林主编的《辛亥革命与长沙》丛书,2011年10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编撰者从长沙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制高点俯瞰下来,追本溯源,立足“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大背景,凸显了长沙在100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认为素有改革进取精神和革命斗争传统的长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也是武昌起义的“首应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教育出版社 《辛亥革命与长沙》 进取精神 文化发展 革命斗争 武昌起义 薛其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族想象:作为行动场域的观影身份认同
14
作者 郑睿 《电影评介》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主旋律电影通过影像进行一种历史想象的记忆,以期完成关于民族、国家、国族整体感想象,从而获得民族身份认同。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实践,不单从政治宣教的角度,同时还从行动的场域中获得一定的认识。也就是说不再把主旋律电影置于一种官... 主旋律电影通过影像进行一种历史想象的记忆,以期完成关于民族、国家、国族整体感想象,从而获得民族身份认同。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实践,不单从政治宣教的角度,同时还从行动的场域中获得一定的认识。也就是说不再把主旋律电影置于一种官方的、应景的、政治宣传的功能性文化产品,而是在行动场域中探寻其得以重构历史记忆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 国族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