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空间革命”的三重建构
1
作者 解丽霞 王丹丹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90,197,198,共15页
空间作为社会历史的构造物,是以特定革命历史为内容的社会秩序的承载体。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将空间作为革命历史书写的基本场域,阐释了奠基于唯物史观的“空间革命”谱系。马克思在物质空间中确证了实践的存... 空间作为社会历史的构造物,是以特定革命历史为内容的社会秩序的承载体。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将空间作为革命历史书写的基本场域,阐释了奠基于唯物史观的“空间革命”谱系。马克思在物质空间中确证了实践的存在论根基,开辟了空间重构、空间联合、空间正义的实践进路;以实践的能动反映论观照了革命进程中精神空间的生产;基于对空间“物质—精神”双重向度的开掘,建构了融合物的实存和精神生产的社会空间。物质空间的实践和精神空间的构想融入社会空间的重构,促成了社会空间的意义重写,生成了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三重“空间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物质空间 精神空间 社会空间 唯物史观 空间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小”在哪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小农道德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露璐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8,共10页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将“小块土地”视为理解法国小农的出发点,以“耕种的小块土地→交往的狭小空间→利益的极小重叠”为基本思路,指出小农之“小”不仅在于其耕种的土地面积之“小”,更在于其生活世界、交往...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将“小块土地”视为理解法国小农的出发点,以“耕种的小块土地→交往的狭小空间→利益的极小重叠”为基本思路,指出小农之“小”不仅在于其耕种的土地面积之“小”,更在于其生活世界、交往空间的窄小,眼光视野、社会关系的狭小,以及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的弱小,并由此阐释了小农道德观必然表现出的落后、保守、迷信和偏见。马克思对小农及其道德观的分析,既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经典运用,又是这一方法论的鲜活呈现,为理解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发展中的农民道德观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小农 小块土地 农民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和提升小农伦理——再读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瑛 《伦理学研究》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农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成绩是不容否定的,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农民还存在先天缺陷和局限性,这在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有精深的论述。重读马克思的这部伟大作品,可以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造农民和传统... 农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伟大成绩是不容否定的,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农民还存在先天缺陷和局限性,这在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有精深的论述。重读马克思的这部伟大作品,可以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造农民和传统伦理中存在的落后的小农意识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伦理 改造和提升《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元批判——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新释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石峰 冉凌宇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2,共11页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多个学科公认的经典名著。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解读却往往囿于各自的学科意识,忽视了其作为一篇时事政治评论的创作初衷。基于政治事件史的视角,以马克思《资本论》中成熟的思想作为分析的出发点,能...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多个学科公认的经典名著。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解读却往往囿于各自的学科意识,忽视了其作为一篇时事政治评论的创作初衷。基于政治事件史的视角,以马克思《资本论》中成熟的思想作为分析的出发点,能发现马克思在对阶级斗争和国家原理的分析过程中还揭示出了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性缺陷,即"代表"的分裂问题;制度本身无法避免成为保守势力倒转历史车轮的工具;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无休止的斗争。这些缺陷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一直无法摆脱政治困境的周期性反复。当代随着经济危机的反复爆发与萧条的普遍蔓延,各种"煽动者"又开始普遍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坛上崭露头角,并导致了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此时重温《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更应别有一番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代议制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活的历史”中凸显真正的主体——基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文本解读与当代阐释
5
作者 潘诗扬 石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共7页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生动描述和精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典范,承载着马克思对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期许。马克思透过"活的历史",揭示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内在结构和特质,将历史中的主...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用唯物史观生动描述和精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典范,承载着马克思对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期许。马克思透过"活的历史",揭示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内在结构和特质,将历史中的主体和影响主体发展的历史有机结合,阐释了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只有在历史发展中找到真正的主体,才能深刻分析影响主体行为的社会历史情境,从而为理解和分析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规律,为解读新时代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理念,实现人民主体性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性的统一,提供重要的唯物史观方法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十八 “活的历史” 历史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的魔力与主体的祛魅--哲学视域中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雾月十八日》 被引量:4
6
作者 孙乐强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50,共5页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两个文本中,马克思打破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单向模式,详细分析了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反作用,进一步完善...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两个文本中,马克思打破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单向模式,详细分析了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反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看到,无产阶级并不像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预言的那样,彻底摆脱了资产阶级国家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共产主义革命的真正代言人,相反,他们却陷入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金钱拜物教的漩涡之中。但马克思认为,这种束缚是暂时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工人必然会冲破意识形态和拜物教的牢笼,上升为自为的革命阶级。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这两个文本无疑在主体向度上深化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意识形态 经济危机 国家 市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雾月十八日》的当代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白云真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12-19,共8页
2012年是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发表160周年。《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最深邃与富有才气的专论,被视为历史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佳作。笔者围绕着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中所提出的核心问题,从唯物史观、结构与能动、领... 2012年是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发表160周年。《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最深邃与富有才气的专论,被视为历史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佳作。笔者围绕着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中所提出的核心问题,从唯物史观、结构与能动、领导权或霸权、国家权力与市民社会、历史传统与观念、社会变革与行动策略等主题的思想命题角度解读《雾月十八日》所蕴含的政治思想与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十八日》 当代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倭仁与晚清理学 被引量:6
8
作者 史革新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4期153-158,共6页
倭仁与晚清理学史革新倭仁(1804—1871),字艮峰,又字艮斋,乌齐格里氏,蒙古正红旗人。道光朝进士。曾任大理寺卿、叶尔羌帮办大臣、蒙古都统等职。北京政变后,他以讲程朱理学受到清廷重用,擢为工部尚书、大学士,兼同治... 倭仁与晚清理学史革新倭仁(1804—1871),字艮峰,又字艮斋,乌齐格里氏,蒙古正红旗人。道光朝进士。曾任大理寺卿、叶尔羌帮办大臣、蒙古都统等职。北京政变后,他以讲程朱理学受到清廷重用,擢为工部尚书、大学士,兼同治皇帝师傅职,作为“理学名臣”、“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倭仁 洋务运动 同文馆 曾国藩 道德论 理学主敬派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中国近代史 近代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被引量:5
9
作者 金重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1996年第4期22-24,共3页
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金重远学位论文的写作在研究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每个研究生必须在毕业前交出一份有质量的论文,而且还因为论文最能体现该生整体水平,即理论修养、思辨能力、基础知... 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金重远学位论文的写作在研究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每个研究生必须在毕业前交出一份有质量的论文,而且还因为论文最能体现该生整体水平,即理论修养、思辨能力、基础知识、外文水平,以及研究的视野是否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 历史唯物主义 世界近现代史 外文资料 如何提高 博士生 论文写作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学位论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文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0-97,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姚文放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不仅是其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的一个出发点,而且是其文学史观念的一个出发点。总的说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传统是从两面去看的,一是肯定传统总是为现实的发展提供了一种...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姚文放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不仅是其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的一个出发点,而且是其文学史观念的一个出发点。总的说来,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传统是从两面去看的,一是肯定传统总是为现实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无可回避的既定条件,一是指出现实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文学史观 古代民间文学 传统观 艺术生产 法国革命 雷蒙·阿隆 浪漫主义运动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现实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主义理性的锋利之剑——哈姆莱特形象再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伯通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92-96,共5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旧势力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几乎全部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剑,一些人用舌与笔,一些人则两者并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 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旧势力的斗争是十分激烈的,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几乎全部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站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进行斗争,一些人用剑,一些人用舌与笔,一些人则两者并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603页)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莎士比亚未必意识到“诗言志”这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理想 义理性 克劳狄斯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文艺复兴时期 新兴资产阶级 人文主义者 精神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笑傲江湖──“杀手”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纪霖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文学批评家 江湖派 学院派批评 艺术精神 罗兰·巴尔特 温柔敦厚 费厄泼赖 文字风格 深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忌“虚无”而戒“盲从”─—对鲁迅“不读或少读中国书”的认识与阐释 被引量:1
13
作者 艾斐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6年第7期11-15,共5页
忌“虚无”而戒“盲从”─—对鲁迅“不读或少读中国书”的认识与阐释艾斐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随着多维文化意识的广泛辐射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急遽转变,使一部分浅薄的知识层虽然对鲁迅逐渐产生了某种隔膜,但同时却又特别欣赏鲁迅... 忌“虚无”而戒“盲从”─—对鲁迅“不读或少读中国书”的认识与阐释艾斐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随着多维文化意识的广泛辐射和社会文化心理的急遽转变,使一部分浅薄的知识层虽然对鲁迅逐渐产生了某种隔膜,但同时却又特别欣赏鲁迅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即“不读或少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中国民族文化 域外文化 民族文化虚无主义 中国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 辩证关系 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制度悲剧性辨
14
作者 蒋今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5-50,共6页
本文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悲剧性、喜剧性与悲剧性的比较以及悲剧的审美效应三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旧制度悲剧性的论断。文中着重联系了马克思对拉萨尔《济金根》的评论,认为马克思评《济金根》所体现的... 本文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悲剧性、喜剧性与悲剧性的比较以及悲剧的审美效应三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旧制度悲剧性的论断。文中着重联系了马克思对拉萨尔《济金根》的评论,认为马克思评《济金根》所体现的观点与《导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旧制度 历史合理性 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 审美效应 喜剧性 《济金根》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科全书读稿拾零(3)
15
作者 黄鸿森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59-61,共3页
五四运动和“五四运动”有些事情在“抓大事”者看来是无关宏旨的,但到了编辑手里就成了讨论对象。“五四运动”该不该加引号即为一例。理由很简单,总不能让两种以至多种表达形式出现在一卷书里。历史事件有以年定名的,如“甲午战争”... 五四运动和“五四运动”有些事情在“抓大事”者看来是无关宏旨的,但到了编辑手里就成了讨论对象。“五四运动”该不该加引号即为一例。理由很简单,总不能让两种以至多种表达形式出现在一卷书里。历史事件有以年定名的,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有以月定名的,如“十月革命”、“十二月党人起义”;有以月和日定名的,如“五卅惨案”、“雾月十八日政变”。这些名称往往是后人起的,因为事件的发动者当时还不能估量到或不能完全估量到事态的历史意义,不能预先起名,或者起了名未为后人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 历史事件 表达形式 十八政变 戊戌变法 十二党人起义 条目释文 甲午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拿破仑的评价及其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芝联 《文史哲》 1988年第3期47-51,共5页
拿破仑的历史地位问题是人们颇感兴趣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首先,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其次,他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人物;第三,研究拿破仑的著作汗牛充栋,认真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各种历史理论或历史方法的科学价值。近年来,我国历史... 拿破仑的历史地位问题是人们颇感兴趣的问题,其原因在于:首先,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其次,他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人物;第三,研究拿破仑的著作汗牛充栋,认真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检验各种历史理论或历史方法的科学价值。近年来,我国历史学家在讨论拿破仑的历史地位时,把重点放在下列四个问题上: 一、雾月十八日政变的性质。这次政变历来被看作波拿巴建立军事专政的一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资产阶级 历史人物 反革命 拿破仑 反复辟斗争 军事独裁 十八政变 法国革命 中央集权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