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空间革命”的三重建构 |
解丽霞
王丹丹
|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小农“小”在哪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小农道德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
王露璐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
|
|
3
|
改造和提升小农伦理——再读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
陈瑛
|
《伦理学研究》
|
2006 |
13
|
|
4
|
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元批判——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新释 |
周石峰
冉凌宇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5
|
在“活的历史”中凸显真正的主体——基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文本解读与当代阐释 |
潘诗扬
石路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意识形态的魔力与主体的祛魅--哲学视域中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雾月十八日》 |
孙乐强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7
|
马克思《雾月十八日》的当代解读 |
白云真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
2012 |
2
|
|
8
|
倭仁与晚清理学 |
史革新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7 |
6
|
|
9
|
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
金重远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
1996 |
5
|
|
10
|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观念 |
姚文放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11
|
人文主义理性的锋利之剑——哈姆莱特形象再析 |
陈伯通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2
|
|
12
|
笑傲江湖──“杀手” |
许纪霖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
13
|
忌“虚无”而戒“盲从”─—对鲁迅“不读或少读中国书”的认识与阐释 |
艾斐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6 |
1
|
|
14
|
旧制度悲剧性辨 |
蒋今武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5
|
百科全书读稿拾零(3) |
黄鸿森
|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6
|
关于拿破仑的评价及其方法论问题 |
张芝联
|
《文史哲》
|
198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