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走出非洲》中女性探索的悖论 被引量:3
1
作者 秦治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大的命题,女性解放这一主题历来为艺术家所青睐。丹麦小说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走出非洲》便是其中卓越的一曲。1985年,导演西德尼·波拉克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虽然电影屡获大奖,但却被人认为相对原著... 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重大的命题,女性解放这一主题历来为艺术家所青睐。丹麦小说家伊萨克·迪内森的《走出非洲》便是其中卓越的一曲。1985年,导演西德尼·波拉克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虽然电影屡获大奖,但却被人认为相对原著,改编极为失败。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有失公平,因为电影以直观形象的表现方式重新演绎了一支希望与失落的女性探索之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误评,是因为这些评论家是立足于小说的角度来审视电影。基于此,本文立足电影,拟从希望与失落出发,从电影本身的特性展示来剖析女性探索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非洲》 希望 失落 女性探索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非洲》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4
2
作者 万雪梅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80-82,116,共4页
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并被改编成同名美国电影。它以古朴壮丽的异国画面和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打动了亿万读者和观众的心。迪内森在这部作品中,以殖民者的身份,17年的亲身经历与体验,... 自传体小说《走出非洲》是丹麦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最著名的一部作品,并被改编成同名美国电影。它以古朴壮丽的异国画面和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打动了亿万读者和观众的心。迪内森在这部作品中,以殖民者的身份,17年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向世人揭露了昔日殖民帝国无可奈何的衰落,并显示了一个处于特殊地位的女性确立主体意识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非洲》 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 女性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说与电影《走出非洲》看布里克森的生态叙事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志红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42,共5页
凯伦·布里克森的散文体自传小说《走出非洲》因其高超的艺术性、电影可拍摄性和思想深度而被拍摄成同名电影。不论是小说文本还是电影作品,都流露出了布里克森对生态的描绘及其生态观。论文从小说与电影入手,分析作家作品中的生态... 凯伦·布里克森的散文体自传小说《走出非洲》因其高超的艺术性、电影可拍摄性和思想深度而被拍摄成同名电影。不论是小说文本还是电影作品,都流露出了布里克森对生态的描绘及其生态观。论文从小说与电影入手,分析作家作品中的生态观,阐释了小说作品中的生态叙事、电影文本中的生态叙事以及电影对生态叙事的视觉化等问题,旨在进一步解释作家的生态思想,并以此来驳斥将布里克森视为反生态主义的观点,该研究也为进一步研究凯伦.布里克森的创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克森 《走出非洲》 小说 电影 生态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走出非洲》看伊萨克·迪内森的女性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强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10-112,160,共4页
《走出非洲》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被认为是西方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书写了自己在非洲17年的真实生活经历,抒写了一个处于特殊地位的女性确立主体意识的心路历程,集中体现... 《走出非洲》是丹麦著名女作家伊萨克·迪内森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被认为是西方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在小说中,作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书写了自己在非洲17年的真实生活经历,抒写了一个处于特殊地位的女性确立主体意识的心路历程,集中体现了这位女性作家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怀,显示了其富有远见的女性主义思想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萨克·迪内森 《走出非洲》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的元小说叙事策略
5
作者 范云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6,共4页
在《走出非洲》中,凯伦·布里克森与人物进行了关于小说叙事的对话,表现了她对小说创作的关注。她在小说中所采用的叙事结构具有强烈的元小说性质,小说文本中还体现出了小说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因此,布里克森在这部小说中采用的... 在《走出非洲》中,凯伦·布里克森与人物进行了关于小说叙事的对话,表现了她对小说创作的关注。她在小说中所采用的叙事结构具有强烈的元小说性质,小说文本中还体现出了小说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因此,布里克森在这部小说中采用的叙事方法是一中元小说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伦·布里克森 《走出非洲》 元小说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与《走出非洲》中卡伦的觉醒
6
作者 甘绪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19-120,共2页
电影《走出非洲》讲述了来自丹麦的女主人公卡伦在非洲的交易婚姻失败、庄园丰收又破产、重获爱情又痛失情人、两度走进非洲又最终被迫离开非洲且终身未再踏入非洲的曲折故事。1986年该片获第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 电影《走出非洲》讲述了来自丹麦的女主人公卡伦在非洲的交易婚姻失败、庄园丰收又破产、重获爱情又痛失情人、两度走进非洲又最终被迫离开非洲且终身未再踏入非洲的曲折故事。1986年该片获第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乐等七项大奖。多数人对其场景、编导、演技、音乐等加以评论,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阈评论该片女主人公卡伦的成长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非洲》 生态女性主义 卡伦 成长与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非洲》的叙事、情感和音乐的旋律
7
作者 何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6-137,共2页
我们不敢说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毕竟绝大多数电影音乐依附于电影而存在。但音乐的好坏对于电影的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是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电影评选都设置电影音乐奖项。除了早期的默片,人们几乎找不到一... 我们不敢说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毕竟绝大多数电影音乐依附于电影而存在。但音乐的好坏对于电影的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是电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各地的电影评选都设置电影音乐奖项。除了早期的默片,人们几乎找不到一部没有音乐的电影。许多成功的电影离开音乐都会大为逊色。甚至有些人说不清他们是因为电影而喜欢音乐还是因为音乐而喜欢电影。影片《走出非洲》忠实地再现了原小说中描绘的肯尼亚原野广阔壮丽的风光,是一部艺术性与观赏性融为一体的优秀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电影 《走出非洲》 音乐旋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非洲》:一部生态自传体小说的典范
8
作者 曾建湘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56,共4页
凯伦.布里克森的英文小说《走出非洲》以作家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经历为原型,对肯尼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作了细致描述,是一种自然写作,体现了作家与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为当下生态批评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最好的文学文本。因此,《走出非洲... 凯伦.布里克森的英文小说《走出非洲》以作家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经历为原型,对肯尼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作了细致描述,是一种自然写作,体现了作家与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为当下生态批评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最好的文学文本。因此,《走出非洲》是一部生态自传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非洲》 生态自传 生态系统 自然写作 共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走出非洲》看后殖民时代非洲宗教的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郑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06,共3页
《走出非洲》是丹麦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作者以一个殖民者和基督徒的身份走进了1914年到1931年间的非洲大陆,观察和描绘了自己身边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和同情。本文分析了小说中... 《走出非洲》是丹麦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的作者以一个殖民者和基督徒的身份走进了1914年到1931年间的非洲大陆,观察和描绘了自己身边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非洲人民的热爱和同情。本文分析了小说中各种土著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认为非洲的传统宗教由于西方宗教的强行侵入已逐渐边缘化,非洲的各种宗教呈现出相互交流融合的趋势,后殖民主义特征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非洲》 非洲宗教 后殖民 交融 边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大学之旅:走进非洲与《走出非洲》 被引量:1
10
作者 邬大光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在厦门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支持下,先后4次造访非洲,横跨6个国家,纵穿11所大学。6个国家的11所大学是非洲百年高等教育的缩影,每所大学的不同境遇和现实状况则将非洲国家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形态进行了串联。在见多了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 在厦门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支持下,先后4次造访非洲,横跨6个国家,纵穿11所大学。6个国家的11所大学是非洲百年高等教育的缩影,每所大学的不同境遇和现实状况则将非洲国家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形态进行了串联。在见多了西方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景象之后,深入非洲看大学,刻在脑海中的既有与众不同的大学环境和大学建筑,也有独树一帜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欧美与非洲大学两种不同印象的对比及鲜明的视觉和精神冲击,不仅令人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而且也是研究高等教育的宝贵财富,有助于以一种整体性的视角看待国际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大学 大学文化 《走出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生命的探询与追问——读《走出非洲》有感
11
作者 戴佳圆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走出非洲》 布里克森 人与自然 女性 爱情 友谊 思想感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明亮的和最温暖的……
12
作者 陆绍阳 《电影评介》 2002年第4期42-42,共1页
40年代后期,丹麦女作家丹森生活拮据,急需用钱。她想给美国第一流的杂志投稿,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一个朋友给她出主意,说你就写食物吧,因为美国人一向对食物很感兴趣,于是,丹森就写了小说《巴比特圣宴》。这似乎是一个日常生活一样真实... 40年代后期,丹麦女作家丹森生活拮据,急需用钱。她想给美国第一流的杂志投稿,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一个朋友给她出主意,说你就写食物吧,因为美国人一向对食物很感兴趣,于是,丹森就写了小说《巴比特圣宴》。这似乎是一个日常生活一样真实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比特 《走出非洲》 日常生活 巴黎公社起义 克尔凯郭尔 女作家 电影 40年代 宗教信仰 温润如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奏黄钟大吕——《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读后
13
作者 阎纲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9-60,共2页
诗人周钢,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得不乏诗意。近年来,他在纪事文学中成绩斐然,但不满足。年届花甲,他毅然离家赴非进行采访,得大型报告文学《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凡40万字。 一本大书。 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 从古丝绸之路终... 诗人周钢,什么都写,什么都写得不乏诗意。近年来,他在纪事文学中成绩斐然,但不满足。年届花甲,他毅然离家赴非进行采访,得大型报告文学《东非,半个月亮和半个太阳》,凡40万字。 一本大书。 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 从古丝绸之路终端——拉塔基亚、阿勒颇,越过红海,沿东非大裂谷,走向花团锦簇的内罗毕——三宝太监当年到达西洋的落脚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肯尼亚 太阳 报告文学 东非大裂谷 黄钟 古丝绸之路 海明威 资本主义 《老人与海》 《走出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女星谁最有实力?
14
作者 周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15,共2页
斯琴高娃是较早的演技派明星,她在《归心似箭》中成功地扮演了玉贞这一典型的温柔妇女形象后,又一改戏路演活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此后在影片《月牙儿》中,三十多岁的高娃把一个饱受人间沧桑的母亲从形象到内心都表现得极富感染力,... 斯琴高娃是较早的演技派明星,她在《归心似箭》中成功地扮演了玉贞这一典型的温柔妇女形象后,又一改戏路演活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此后在影片《月牙儿》中,三十多岁的高娃把一个饱受人间沧桑的母亲从形象到内心都表现得极富感染力,即使在《高山下的花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片 妇女形象 女配角 《骆驼祥子》 女星 大陆 《月牙儿》 演技 女主角 《走出非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骊歌
15
作者 约翰.白瑞 林志豪 薛范 《电影评介》 2001年第3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骊歌 《走出非洲》 凯伦 影片 克劳斯 奥地利 奥斯卡 星期五 1985年 罗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