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哲学基础——行动中的唯物辩证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吕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7-71,共5页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的运用。《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逻辑 (关于客观对象自身发展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和主观逻辑 (关于思维自身的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的运用。《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逻辑 (关于客观对象自身发展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和主观逻辑 (关于思维自身的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的统一 ,马克思将辩证法作为其逻辑和认识论的灵魂 ,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对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和一门具体科学 (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 ,不仅使辩证法哲学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研究方法
体系
客观逻辑
主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唯物史观何以被遮蔽——基于经济学视阈的考量
2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1-38,共8页
晚近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深度嵌入我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之中,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地位已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从唯物史观去认识市场经济,不从"存在决定意识"的逻辑去把握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才是导致对市场经济"剑走偏锋&...
晚近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深度嵌入我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之中,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地位已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从唯物史观去认识市场经济,不从"存在决定意识"的逻辑去把握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才是导致对市场经济"剑走偏锋"的认识论根源;用抽象的"公平""正义"和"道义"来把握分配关系,这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分配观,不如说是庸俗经济学的分配观。不能撇开"劳资双方的矛盾"来剖析"社会排斥"和"数字穷人",只有最终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才是解决智能社会"新异化"问题的根本路径。马克思不会把生产力从生产关系中剥离出来单独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动力以及技术创新只能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得到说明,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实践范畴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如果说《资本论》的研究结论仅仅是靠抽象思辨演绎出来的,那么,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在《资本论》中也就无从立足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资本论》研究方法
市场经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哲学基础——行动中的唯物辩证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吕卫东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7-71,共5页
文摘
《资本论》之所以能够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的运用。《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逻辑 (关于客观对象自身发展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和主观逻辑 (关于思维自身的辩证法的思想形式 )的统一 ,马克思将辩证法作为其逻辑和认识论的灵魂 ,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对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和一门具体科学 (政治经济学 )的研究 ,不仅使辩证法哲学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 。
关键词
《资本论》研究方法
体系
客观逻辑
主观逻辑
Keywords
the research method system of 'Das Kapital'
objective logic
subjective logic
分类号
B024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唯物史观何以被遮蔽——基于经济学视阈的考量
2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1-38,共8页
文摘
晚近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深度嵌入我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之中,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地位已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从唯物史观去认识市场经济,不从"存在决定意识"的逻辑去把握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才是导致对市场经济"剑走偏锋"的认识论根源;用抽象的"公平""正义"和"道义"来把握分配关系,这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分配观,不如说是庸俗经济学的分配观。不能撇开"劳资双方的矛盾"来剖析"社会排斥"和"数字穷人",只有最终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才是解决智能社会"新异化"问题的根本路径。马克思不会把生产力从生产关系中剥离出来单独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动力以及技术创新只能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得到说明,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实践范畴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如果说《资本论》的研究结论仅仅是靠抽象思辨演绎出来的,那么,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在《资本论》中也就无从立足了。
关键词
唯物史观
《资本论》研究方法
市场经济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分类号
F01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哲学基础——行动中的唯物辩证法
吕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唯物史观何以被遮蔽——基于经济学视阈的考量
赵磊
赵晓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