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4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论》中历史意识的叙事逻辑
1
作者 付文军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69,共9页
《资本论》是马克思应用历史意识考察资本主义的经典文本,它深刻地展示了马克思以唯物的立场、辩证的方法来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状况和解答人类历史之谜的全过程。历史观念论者总是期望依靠思辨之力为历史正名,力图“逻辑地”呈现历史,继... 《资本论》是马克思应用历史意识考察资本主义的经典文本,它深刻地展示了马克思以唯物的立场、辩证的方法来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状况和解答人类历史之谜的全过程。历史观念论者总是期望依靠思辨之力为历史正名,力图“逻辑地”呈现历史,继而达到为“永恒论”作辩护的目的。这种忽视“作为既定的主体的人的现实历史”的观念论至多只能“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马克思则掀起了历史意识领域中的一场全新革命,他根据唯物主义立场和辩证方法推出了一种基于现实的、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的、发展着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带有强烈的阶级性和革命性。马克思的历史意识是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资本论》除了要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还要唤醒无产阶级沉睡已久的历史意识和斗争精神。马克思的历史意识不仅实质性地支撑了他的革命理论,还引导了一场全新的社会革命和历史更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我们必须在坚定历史自信的基础上,保持历史耐心、加强历史自觉、承担历史责任、体现历史担当和增强历史主动,以历史意识来审视并解决当代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在回应时代之问中推动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历史意识 辩证批判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资本论》到新时代: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胡博成 朱忆天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资本论》中蕴含的以资本和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空间生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 《资本论》中蕴含的以资本和空间为轴心的空间生产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理论,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围绕空间生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新时代城乡、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空间生产,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经验滋养。立足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和中国空间生产实践,审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深入挖掘国内市场消费空间,重视生态、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从而不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经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资本论 空间生产 双循环 发展格局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中的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耿步健 许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6,共6页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颇有思想建树的、旨在促进人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当代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了颇有思想建树的、旨在促进人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当代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梳理《资本论》中的绿色发展思想,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思想,从而使绿色发展不仅成为一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更成为一种价值遵循和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科技发展二重性理论新探——兼论科学发展观下的科技研究与政策转向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新刚 吴倬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66,共3页
马克思《资本论》对现代社会的研究与西方其他理论对现代社会的研究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本论》考察现代社会时具有二重性视野,而西方其他理论考察现代社会时只具有一重性视野。科技作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成为《资本论》... 马克思《资本论》对现代社会的研究与西方其他理论对现代社会的研究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本论》考察现代社会时具有二重性视野,而西方其他理论考察现代社会时只具有一重性视野。科技作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成为《资本论》研究的内容之一。与《资本论》考察其它问题一样,其在考察科技发展时,也持二重性的视野,认为科技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紧张,并给予我们分析科技发展双重性问题的辩证视角。领悟这一本质内涵和辩证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同国度或同一国度不同时期关于科技发展战略的不同选择的争议,并看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们对科技的社会研究的转向和政策引导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科技发展 二重性 科学发展 科技社会研究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资本论》研究——寻求理性与价值的现实整合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新刚 李林英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155,共5页
理性与价值的分裂是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学界从基础理论层面对这一难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并给出了令人较为信服的理论解说。然而,对于理性与价值如何在现实层面进行整合的研究却不多见,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深... 理性与价值的分裂是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学界从基础理论层面对这一难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并给出了令人较为信服的理论解说。然而,对于理性与价值如何在现实层面进行整合的研究却不多见,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资本论》的语境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考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从"发展理论"的视角,几乎整部《资本论》都在从现实层面寻求现代社会发展中理性和价值的整合。这一研究对于发展理论向现实层面拓展进而能够真正指导现实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研究 发展理论 理性 价值 现实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至圣经典——纪念《资本论》诞辰150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屈炳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53,共11页
《资本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50年。这150年间的人类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乃至根本的变化。如此重大的变化,并没有否定《资本论》及马克思的全部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其特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仅考察与研... 《资本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50年。这150年间的人类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乃至根本的变化。如此重大的变化,并没有否定《资本论》及马克思的全部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其特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仅考察与研究过资本主义社会,而且还考察与研究了人类社会的其它发展阶段;不仅科学揭示了其个别本质与具体特征,而且还探索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与总趋势;并且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也作了种种科学预测。它是一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至圣经典。只要人和人类社会还存在,《资本论》所阐述的一系列科学原理就必然起作用。它可与人类同呼吸、与社会共命运,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世代相传,具有永恒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社会有机体 人的解放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的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炳炎 《经济问题》 1986年第9期16-20,共5页
近年来,就如何坚持和发展《资本论》的基本原理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鸣,这是件大好事。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对如何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的方法问题讨论不够。要真正做到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关键在于... 近年来,就如何坚持和发展《资本论》的基本原理问题,我国经济学界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鸣,这是件大好事。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对如何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的方法问题讨论不够。要真正做到坚持和发展《资本论》基本原理,关键在于重视方法论研究,从方法论上找出路。具体来说,应坚持以下三个方法:(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二)唯物主义辩证法,(三)抽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和发展 《资本论 方法论问题 本原理 唯物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认识论 方法论研究 抽象法 方法问题 不同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科学发展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8
作者 孙祈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3-25,共3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发展。《资本论》虽然没有对科学发展观作过系统全面的论述,但其中不乏科学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不仅为后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发展。《资本论》虽然没有对科学发展观作过系统全面的论述,但其中不乏科学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不仅为后人构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资本论》中科学发展的思想仍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科学发展思想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论与全面发展人才观
9
作者 张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79,共2页
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既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存在着与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要通过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念,强化教育的终极目标,来防止和矫正片面的人力教育倾向,实现人力教育与全面发展两种教... 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拓展,既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存在着与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要通过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念,强化教育的终极目标,来防止和矫正片面的人力教育倾向,实现人力教育与全面发展两种教育理念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人力资本论 全面发展 冲突 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征对《资本论》的研究与发展创新
10
作者 李建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175,共8页
陈征是当代中国以研究《资本论》著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始就一直辛勤耕耘在《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阵地上,研究、传播、运用和发展《资本论》构成了他的学术人生轨迹,代表作——《〈资本论〉解说》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 陈征是当代中国以研究《资本论》著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始就一直辛勤耕耘在《资本论》的教学与研究阵地上,研究、传播、运用和发展《资本论》构成了他的学术人生轨迹,代表作——《〈资本论〉解说》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在现代科学劳动理论、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纲领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征 资本论研究 城市地租 现代科学劳动 发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力作——《〈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评介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兴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7-197,199,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研究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年会暨第六次代表大会综述——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
12
作者 董小麟 朱富强 +2 位作者 李亚平 李克勉 刘克祥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5-117,共3页
关键词 《资本论》研究 第六次代表大会 科学发展 广东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年会 东莞理工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演进历程
13
作者 陈始发 袁芳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3,共10页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余年奋斗中开辟出来的道路,其演进历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扫清了根本性障碍,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余年奋斗中开辟出来的道路,其演进历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扫清了根本性障碍,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经历了制度奠基、创新开拓、全面跃升三个重要阶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奠定人权发展的政治制度基础和经济制度基础,奠定了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提出一系列人权新理念,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人权发展,制定并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推进了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创新开拓;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人权法治化建设,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包容的全球人权治理,实现了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全面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演进历程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的学习、继承和发展——高校讲台肩负的一个重任
14
作者 谭志惠 何春德 《重庆商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5-7,共3页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对研究资本主义有导向意义,而且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或启示意义。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面对西方经济学思潮的挑战,高等院校的讲台仍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肩负《资本论》的...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对研究资本主义有导向意义,而且对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或启示意义。在当前的新形势下,面对西方经济学思潮的挑战,高等院校的讲台仍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肩负《资本论》的学习、继承和发展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学习 继承 发展 高等教育 中国 高校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15
作者 韩强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论 马克思 经济发展 生产关系 劳动生产率 发展商品经济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经济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发展观研究《资本论》
16
作者 熊映梧 《江苏社会科学》 1981年第8期14-27,共14页
经济科学迄今大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经过了初创、成长的若干阶段,现已发展成为包括许多分支学科的庞大的经济学体系。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中,《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经济科学的主要依据。... 经济科学迄今大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经过了初创、成长的若干阶段,现已发展成为包括许多分支学科的庞大的经济学体系。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中,《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成为我们进一步发展经济科学的主要依据。经济科学最初是以“混合形态”出现的。例如,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兼·配第的代表作《政治算术》——马克思称做“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涉及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问题,尤以统计学的特色吸引着人们。南方有的学者说《政治算术》是经济计量学的最初尝试。一个世纪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经济科学 资本主义社会 政治经济学批判 剩余价值 生产关系 发展 生产力 生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中人的发展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俊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资本论 发展 资本主义 货币需要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视域中的城乡不平衡发展及其超越——以《资本论》为中心的再考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密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42,共9页
城乡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当代化的重要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告别早期泛分工论视域下的城乡对立观,从产业分工、劳动力空间流动、社会关系与社会基础服务体系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等视域,迈向了一种以生产方式同质化运动... 城乡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当代化的重要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告别早期泛分工论视域下的城乡对立观,从产业分工、劳动力空间流动、社会关系与社会基础服务体系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等视域,迈向了一种以生产方式同质化运动为基础的城乡不平衡发展观。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了主客体辩证统一的视角,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源与矛盾运动机制的历史科学分析,从大工业发展与城乡"对立"现象的内在关系、工农业实现更高阶段的融合以及土地国有化的历史必然性等角度,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告别城乡不平衡发展状态迈向城乡有机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城乡不平衡发展 《资本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资本论》逻辑基础与拓展分析——基于包容性绿色增长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洋宏 周小亮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23,共7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贫穷与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试图解释经济的表面现象的西方经济理论框架已无法解释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许多发展问题,因此,对《资本论》的重新审视有助于理解“包容”与“绿色”缺失的根源,为新发展理念与模式提供必要的逻辑... 随着世界范围内贫穷与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试图解释经济的表面现象的西方经济理论框架已无法解释当今时代背景下的许多发展问题,因此,对《资本论》的重新审视有助于理解“包容”与“绿色”缺失的根源,为新发展理念与模式提供必要的逻辑基础,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论》从演绎的角度,以资本与劳动的对立统一规律为逻辑,分析人与社会矛盾的产生,而已有的文献致力于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观与自然力的存在性,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自然矛盾的产生原理。鉴于此,依据《资本论》中相关论述,首先从生产资料中剥离出自然环境因素,将其纳入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分析框架中进行重新考量;其次以“包容”与“绿色”缺失的结果为逻辑起点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现其结果将会导致生产资料供给减少,阻碍生产力进步;最后探讨了《资本论》中对包容性绿色发展思想的相关理论探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借鉴。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相应的结论与启示:其一,包容性绿色增长需要企业更多地承担环保责任;其二,包容性绿色增长需要充足的生产要素供给;其三,包容性绿色增长需要健全社会主义所有制与分配制度;其四,包容性绿色增长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包容性绿色增长 《资本论 价值理论 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论》第二卷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发展国民经济要走内含型、集约型、效益型的路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占恒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5-40,46,共7页
目前,经济效益差已成为严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造成经济效益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说,这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外延轻内含,重粗放轻集约,重速度轻效益不无关系。因此,根本解决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须... 目前,经济效益差已成为严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问题。造成经济效益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理论上和指导思想上说,这与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外延轻内含,重粗放轻集约,重速度轻效益不无关系。因此,根本解决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整社会经济机理,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使国民经济走上内含型、集约型、效益型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国民经济 集约型 效益型 《资本论 第二卷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