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龙录》一卷
- 1
-
-
作者
乔敏
-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
文摘
《谈龙录》一卷,(清)赵执信撰,(清)李文藻抄本。书高25.5厘米,广12.8厘米。书经两次装订:外封题“谈龙录南涧先生抄本”,钤印“古风堂”;内封题“谈龙录近思斋主人抄藏”,钤印“近思斋”。书前有康熙四十八年(1709)赵执信序,后有1956年西山跋。书中有校订浮签。是书为赵执信批驳王士禛“神韵说”而作,开篇记与洪升、王士禛讨论诗法,以龙喻诗,故名“谈龙录”。
-
关键词
谈龙录
赵执信
王士禛
洪升
诗法
《谈龙录》
李文藻
钤印
-
分类号
I207.2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赵执信《谈龙录》管窥
- 2
-
-
作者
王英志
-
出处
《江海学刊》
1984年第6期145-148,共4页
-
文摘
赵执信(1662~1744)字仲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其《谈龙录》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价值,兹陈管窥之见,以求正于专家学者。
-
关键词
《谈龙录》
赵执信
文艺理论
专家学者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王士禛、赵执信交恶真相考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陈汝洁
刘聿鑫
-
机构
山东省桓台县地方税务局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79,共7页
-
文摘
王士禛是清初诗坛领袖,其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影响巨大,被奉为康熙诗坛的"一代正宗"。赵执信是王士禛甥婿,他著《谈龙录》攻讦王士禛,遂使"王、赵之争"演为清代诗学一大公案。前人对"王、赵交恶"多有探讨,但歧说纷纭,莫衷一是。依据新发现的《赵执信与王渔洋信札》,可以考知"王、赵交恶"真相,结合这封信读《谈龙录》,能够使人更准确地理解赵执信的诗学主张。
-
关键词
王士禛
赵执信
神韵说
《谈龙录》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王士祯、赵执信关系考辨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彭玉平
-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5-58,共4页
-
文摘
王士祯、赵执信关系考辨彭玉平考察文人间的关系,不啻为了解当时的文学实际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清代的王士祯和赵执信就为我们的这种考察提供了一个机会。王渔洋和赵执信之间的关系,因赵著《谈龙录》一书而由若隐若现渐趋明朗。赵执信在序中曾直言不讳地说:他与王...
-
关键词
交谊关系
《谈龙录》
清代
《带经堂集》
文学研究
《观海集》
王士祯
赵执信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赵执信的诗学理论及创作实践
- 5
-
-
作者
王淙
-
机构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出处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0期126-128,共3页
-
文摘
赵执信是清初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王渔洋的“神韵说”持着不同的见解。提出:诗之中要有人在;诗之外要有事在;文以意为主,以语言为役;艺术风格应“从其所近”,自由选择;奖掖后进,必须选拔真才,不能借此结成宗派。赵执信在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实施这些独树一帜的诗学理论、成为崇尚真意、骨力铮铮的清朝诗坛“守门人”。
-
关键词
赵执信
王渔洋
《谈龙录》
“神韵说”
诗学理论
-
Keywords
Zhao Zhixin
Wang Yuyang
Record of Dragon Talks
Romantic Charm Theory
poetic theor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