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读写结合与读写分离——基于《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课例分析 |
张心科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魏巍的政论性文艺通讯述略——纪念魏巍百年诞辰暨《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70周年 |
曾镇南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1 |
1
|
|
3
|
谈《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头 |
广进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1 |
0 |
|
4
|
《谁是最可爱的人》应重新入选语文教材 |
陈丽莉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5
|
谈“人称”的运用——重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想到的 |
胡德明
|
《高校教育管理》
|
1979 |
0 |
|
6
|
理性审视教材对于鲁迅作品的编选 |
顾之川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7
|
抓一个比喻 串一线明珠 |
蒋祖霞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8
|
“耙”字读音辨析 |
唐书杰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9
|
承接严密 文气贯通──谈新闻精品的过渡技法 |
陈金松
|
《当代传播》
|
1999 |
0 |
|
10
|
传统播音的品味和格调不应摒弃 |
王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4 |
0 |
|
11
|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统读字 |
范茂成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2
|
遵循感知规律 培养阅读感知品质 |
马笑霞
|
《教育学报》
|
1997 |
0 |
|
13
|
论中学语文课文的代词修辞艺术 |
曹津源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4
|
实施“双轨”教学的几点做法 |
张秀凤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5
|
让体态成为教育艺术 |
魏耀煌
潘盛林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6
|
中学语文教研员素质与能力研讨会在泰安召开 |
张蕾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7
|
初五册基本篇目教学卡片 |
莫家泉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