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书杂志》与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 被引量:3
1
作者 金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78,共4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是由《读书杂志》发起,并主要以《读书杂志》为平台展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论战。本文关注的是《读书杂志》及其编辑者王礼锡和胡秋原为代表的《读书杂志》群体,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以及其...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是由《读书杂志》发起,并主要以《读书杂志》为平台展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论战。本文关注的是《读书杂志》及其编辑者王礼锡和胡秋原为代表的《读书杂志》群体,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以及其与《读书杂志》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杂志》 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杂志》“意疑”析
2
作者 黑维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6-56,共1页
《读书杂志》“意疑”析《史记》卷75《孟尝君列传》:“居数年,人或毁孟尝君于齐王曰:‘孟尝君将为乱。’及田甲劫王,王·意·疑孟尝君,孟尝君乃奔。”(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七册,页2357)王念孙《读书杂志·史... 《读书杂志》“意疑”析《史记》卷75《孟尝君列传》:“居数年,人或毁孟尝君于齐王曰:‘孟尝君将为乱。’及田甲劫王,王·意·疑孟尝君,孟尝君乃奔。”(中华书局标点本,第七册,页2357)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第二》“意疑”条说:“‘意’下本无‘疑’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杂志》 《史记》 孟尝君 “意” 《汉语大词典》 世说新语 《春秋》 陶弘景 标点本 刘义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中的同义词语连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正坚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75-80,共6页
《史记》的虚词同义连用,已经有人论及,本文着重说说实词的同义连用。古今汉语里特别是现代汉语里两个字同义并列连用比较常用,故本文拟着重探讨三个字以上同义连用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同义词语 《史记》 同义连用 司马迁 《说文》 《读书杂志》 王念孙 《诗经》 《汉书》 语言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书篇题增字及学者称引失误
4
作者 冯浩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7,共4页
关键词 《淮南子》 训诂体式 《孟子正义》 《孟子》 “解” 高诱注 梁惠王 《逸周书》 《原道》 《读书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问讯”
5
作者 谢政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桃花源记》 《读书杂志》 同义连用 望文生义 语文建设 古文献 王念孙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骚》“喟凭”正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大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8-88,共1页
《离骚》云;“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喟凭”为楚语,连读为词,乃慷慨愤懑之义。《淮南子·修务》云:“发愤而成仁,(忄胃)凭而为义”(“(忄胃)”原讹作“帽”,下引高注同;此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忄胃)凭”即“... 《离骚》云;“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喟凭”为楚语,连读为词,乃慷慨愤懑之义。《淮南子·修务》云:“发愤而成仁,(忄胃)凭而为义”(“(忄胃)”原讹作“帽”,下引高注同;此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忄胃)凭”即“喟凭”,与“发愤”对文,义亦相同,故高诱注云:“(忄胃)凭,盈满积思之貌。”又作“(忄胃)恲”,音同之异文,《广雅·释训》释为“忼慨”,“忼慨”,即不得志之貌(《说文·心部》)。“(忄胃)”字不见先秦他书,经传多作“喟”。《说文》无“(忄胃)”字,而《口部》云:“喟,大息也,从口、胃声。嘳,喟或从贵。”《方言》十云:“沅澧之原凡言相伶哀谓之嘳。”知其为楚语。又,“凭(憑)”亦楚语,见《方言》二。连词作“喟凭”,以状愤懑不平之意;此正《离骚》所用。又,从屈赋辞例看,“喟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正解 楚语 《方言》 盈满 舒愤懑 愤懑不平 辞例 屈赋 《读书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书校读法略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子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2-99,共8页
读古书有法,古今论说者很多;至于“校读”一法,历代学者运用的很多,但研究者甚少。因此,校读成果,灿然于世,运者如郑玄注《周礼》、笺《毛诗》,近者如蒋礼鸿解释敦煌变文字义;小者如子夏校正“三豕涉河”,大者如王念孙所撰《读书杂志》... 读古书有法,古今论说者很多;至于“校读”一法,历代学者运用的很多,但研究者甚少。因此,校读成果,灿然于世,运者如郑玄注《周礼》、笺《毛诗》,近者如蒋礼鸿解释敦煌变文字义;小者如子夏校正“三豕涉河”,大者如王念孙所撰《读书杂志》。然前人有校读之举,但未归纳校读之法。后人但知其成果,不知其何以成其果,现代以来,虽然有几种关于校读法的论著问世,也有不少人推崇这种读书方法,但就其界说与内容而言,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含混的,也就是说,“古书校读”作为一种读书方法,至今还没有完全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书校读 王念孙 《读书杂志》 读书方法 校勘学 注文 古籍整理 校书 理校 王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人关于句法结构规则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孙良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85-89,93,共6页
说明清代四部著名的训诂考据著作《读书杂志》《经义述闻》《诸子平议》《群经平议》蕴存有大量关于语词组合次序、组合层次、组合功能力以及句法成分构成和复句构成等句法结构规则的分析材料。
关键词 句法结构 “之” “于” 《经义述闻》 晏子春秋 王念孙 《读书杂志》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语法分析 王引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被引量:1
9
作者 饶良伦 《求是学刊》 1983年第4期90-97,共8页
关键词 帝国主义 中国社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经济 社会科学工作者 资本主义社会 “新思潮” 《读书杂志》 中国资本主义 中国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整理研究的入门之作简评胡渐逵著《古籍整理释例》
10
作者 华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110-110,共1页
古籍整理研究的入门之作简评胡渐逵著《古籍整理释例》华唐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研究的勃兴,古代典籍的整理和出版再次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古籍在出版界的意外受宠,一方面固然是“国学热”的社会现实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出版商基... 古籍整理研究的入门之作简评胡渐逵著《古籍整理释例》华唐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研究的勃兴,古代典籍的整理和出版再次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古籍在出版界的意外受宠,一方面固然是“国学热”的社会现实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出版商基于市场导向的推波助澜所致。因此,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研究 整理古籍 释例 古代典籍 古典文献 《古书疑义举例》 今注今译 出版商 《读书杂志》 同义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文言文的注释
11
作者 李建国 《课程.教材.教法》 1987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言文的注释,特别是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注释,是个要求高,难度大的题目。以笔者的浅陋来谈这个题目,近乎班门弄斧。只是因为工作关系,这几年多多少少接触过这个问题,感受颇深,所以不揣冒昧,写出来请方家指教。 一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 文言文的注释,特别是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注释,是个要求高,难度大的题目。以笔者的浅陋来谈这个题目,近乎班门弄斧。只是因为工作关系,这几年多多少少接触过这个问题,感受颇深,所以不揣冒昧,写出来请方家指教。 一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经历了好几千年的时间。由于语言的不断变化,此地对于彼地,后人对于前人的语言,总有一些弄不大懂的地方,这就需要研究解决,于是注释之学应运而兴。又因为古籍流布中,口传手抄,官刻私印,版本不同,文字歧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 《五柳先生传》 语文教材 古代汉语 《史记》 王念孙 《读书杂志》 四海之内 《鸿门宴》 华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文注释应吸取学术成果
12
作者 张志达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29,共1页
课文注释应吸取学术成果张志达现在有不少语文课本,跟不上学术界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文言课文的注释,甚至连清代训诂大家的研究成果也被置若罔闻。这是必须引起教材编者重视并努力改变的。下面结合《鸿门宴》一文的两条注释来说。一、... 课文注释应吸取学术成果张志达现在有不少语文课本,跟不上学术界的研究进展。尤其是文言课文的注释,甚至连清代训诂大家的研究成果也被置若罔闻。这是必须引起教材编者重视并努力改变的。下面结合《鸿门宴》一文的两条注释来说。一、“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注释 《语文》 名词状语 学术成果 《汉语大字典》 《史记·项羽本纪》 《汉语大词典》 人民教育出版社 聊斋志异 《读书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